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量构成重要因子 油菜产量是由单位面积上的角果数、每果粒数和粒重三个因素所构成 , 在 这 三因素中,一般的趋势是 单位面积 角果数变化最大,多在 50%左右,高者可相差 15 倍;千粒重变化最小,多在 5%左右,每角粒数多在 10%左右,因此,单 位角果数的变化是左右产量的主要因素。 一、 单位面积 角果数 单位面积角果数的增加,依赖于单位面积株 数 和单株角果数的提高。 一般来说,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的株 数 (即密度)来提高产量,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但增加密度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一定密度,特别是在肥沃的土壤上,产量不仅不能提高,甚至适得其反。 单 株角果数主要由主花序角果数、一次分枝角果数和二次分枝角果数构成。 其中一次分枝角果数是主要的,约占全株角果数的 70%左右。 因此, 增加单株角果数应以增加一次分枝数及一次分枝的角果数为主。 适时早播、培育壮苗、合理密植与合理施肥都可提高一次分枝成枝率。 而提高一次分枝的角果数,除了上述措施外,还应防止蕾、花、角果的脱落。 二、每 角 粒数 油菜的每角粒数与每角胚珠数多少、胚珠受精率和合子发育率有关。 每角胚珠数的多少,除与品种特性有关外,还受胚珠分化期间的植株长势和栽培条件的影响,整株花的胚珠数约在现蕾前至开花期就决定了。 天气晴朗(适于昆虫活动)、养蜂传粉、人工辅助授粉都有利于提高胚珠受精率。 每果合子发育率与油菜后期长势和栽培条件好坏有关。 三 、 粒重 油菜籽养分来源于三个方面:苔枝叶绿色部分的光合产物、绿色角果光合产物和植株体内贮藏的物质。 因此, 要增加粒重,必须保证油菜开花后叶片、茎枝和角果皮有较旺盛的光合能力,并保持根系的活力, 使籽粒获得充足的营养。 为了探讨高产油菜产量构成之间的关系,中油所对高产油菜亩产 200 公斤、每亩密度 万株的产量构成性状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其结果表明,油菜单产量同单株角果数、一次分枝角果数与 全株角果数、一次分枝角果数与一次分枝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 ,充分说明 高产油菜必须主攻单株角果数、一次分枝角果数和一次分枝。 据大量调查研究数据表明,一般亩产 150 公斤油菜籽的产量结构是:中熟或中晚熟品种每亩角果数为 300350 万个,每角粒数为 1719 粒,千粒重为 3 克左右,每产 1 公斤菜籽约需 万个角果数,早中熟品种每亩角果数为 250300 万个,每角粒数为 1618 粒,千粒重 克,每产 1 公斤菜籽需 万个角果。 在中低产田,应主攻角果数;在高产和更高水平 田块 , 则应主攻果粒数和粒重。 第二节 油菜的需肥特点及重要时期肥水管理 一、油菜的需肥特点 油菜苗期到蕾苔期是油菜需肥重要时期;蕾苔 期 到始花期是需肥最多时期;终花以后吸收肥料较少。 根据中油所测算,每生产 100 公斤菜籽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 — 公斤; 8 磷酸 — 公斤;氯化钾 — 公斤,其氮磷钾比例为 1: :。 氮肥能够促进油菜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长,达到枝多株高和提高产量的目的。 如果油菜缺少氮肥,其生长会缓慢,植株矮小、瘦弱僵硬,叶色发黄,边缘成枯焦状,严重时会造成脱落,其 分枝、角果数、种子数将减少,千粒重会降低。 磷肥能够促进油菜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和开花结实,还能够提高种子含 油 量。 如果油菜缺磷,根系生长受阴,发育不良,根细稀少,叶片变成暗紫红色,甚至枯萎,严重时油菜不能抽苔开花,还会使角果数、种子千粒重及含油量下降。 钾肥俗称果肥,能够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和提高植物的抗寒、抗病、抗倒能力,同时还能增加种子的饱满度,从而达到丰产的目的。 如果油菜缺少钾肥,叶片叶缘枯焦、卷曲、绉缩,质地松脆易折,叶色变紫发红、僵硬,从而严重影响产量。 油菜对其它微量元素也很敏 感,如硼肥、硅肥等,特别是硼肥,它是油菜栽培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如果油菜缺少硼肥,其最显著的特点是生长点死亡 , 从而影响到油菜分枝结角和受精结实。 二、油菜重要时期肥水管理 (一)苗期 早施提苗肥,重施开盘 肥。 提苗肥施用以早为好,有利于在 11 月较高温度下,促其多长叶快发根。 苗期追肥,一般应追施 2 次。 第一次在移栽成活后立即追肥,约在移栽后7~ 10 天,以速效肥为主,每亩施粪肥水 1000~ 1500 公斤加速效氮素 5 公斤左右。 移栽后20~ 30 天内第二次追肥,亩用肥量与第一次相同。 开盘肥也叫腊肥,是油菜越冬期的一 次重要施肥,由于越冬期是油菜根系生长、叶片绿叶面积制造和积累有机养分的时期,也是花芽开始分化、腋芽开始萌动和发育的重要时期,必须保证充足的养分供应。 施肥量一般占总肥量的 40%左右。 可亩 用尿素 10 公斤,粪肥水 15~ 20 挑 兑水穴施。 清沟排水。 丘陵冬油菜区,主要以稻田为主,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湿度较大,特别是秋雨多的年份,土壤胀水严重不利于油菜根系生长,形成湿害,应经常清沟排水,降低土壤湿度,减轻湿害。 稻田油菜土壤比较 粘 重,失水后容易板结,加上 10~ 12 月份气温较高,容易滋生杂草,不利于油菜根系发育和幼苗生长 ,因此应在油菜移栽成活后结合追肥进行一次深中耕,可起到疏松土壤,改良土壤通气状况,提高土壤温度,调节土壤湿度,有利养分分解的作用 , 有利油菜根系良好发育。 增施硼肥。 对含硼量在 毫克 /公 斤以下的缺硼土壤,苗期和 苔 期增施硼肥的效果最好。 以硼砂溶液浓度 %喷施 效果最佳。 (二)蕾 苔 期 油菜蕾 苔 期是从油菜现蕾开始 (肉眼可见植株心叶部位的幼小花蕾 )到初花 (25%植株开始开花 )为止所经历的一段时间 ,由于气温回升,植株处于旺盛的营养生长与旺盛的生殖生长同进阶 段。 植株的营养器官根、茎、枝、叶均在这一时期最后长成。 生殖器官花蕾也在这一时期大量分化和发育完成,而且是有效性较高的时期,也是需要和吸收养分量最多的时期和形成有效分枝与有效角果的重要时期。 因地制宜看苗施好蕾 苔 肥。 据中油所 的 研究 结果 表明:在蕾 苔 期仅 30 天左右的时间内,油菜吸收氮素占全育期总吸收氮量的 %,磷素 %,钾素 %,是氮、磷、钾日平均积累的高峰。 蕾 苔 期是油菜一生中吸收肥料最多的时期 , 蕾 苔 肥在施用时应根据 不同产区气候特点和植株生育规律,因地制宜,看 苗 合理施用,以掌握既保证养分供应 ,促春发稳长,又不早衰、不贪青晚熟为原则。 现蕾时植株长势差的宜早施重施,如前期施肥足、 9 植株长势旺的应少施和不施。 蕾苔肥施用应喷施叶面肥为佳。 硼肥施用。 根据朱洪勋等 (1989~ 1993 年 )的 研究结果,在油菜苗期和 苔 期施硼效果最好,用 %的硼砂水溶液叶面喷射,效果最佳,比对照增产 %,还可使菌核病发病率降低 %~ %。 (三)花果期 油菜花果期是指油菜始花至成熟所经历的一段时期,包括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期两个生育时期,即边开花、边结果。 花果期之前以营养生长为主,进入花果期之后,开始了以生 殖生长为主导的生育时期,只有少量的营养生长。 到角 果 发育期,则进入完全生殖生长的时期,也是直接形成产量的时期。 巧施花果肥。 油菜蕾 苔 肥的施用基本上满足了油菜蕾 苔 期营养器官迅速生长需要。 初花以后至成熟大约还需经历 60 天左右,主要是生殖器官即花、角、种子的发育。 除气候因素影响外,养分供应不足是造成油菜结实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特别是长势弱 的 优质油菜,后期容易出现早衰现象。 因此应在初花期或终花期增施叶面肥。 若 前中期施肥足,植株生育正常的,可不施花果肥。 花果肥主要以速效氮 、 磷肥进行叶面喷施,如苗、 苔 期未施硼肥的,可 在初花期氮、磷、硼肥一起施用。 西南农学院在油菜开花期和结果期喷施 1%过磷酸钙,油菜籽千粒重分别比对照增加 克和 克,含油量提高 %和 %。 灌溉与排水。 油菜生育期长,植株高大,枝叶繁茂,是一个需水较多的作物,而油菜 苔 期和花期是需水最多的时期。 春旱的地区需要进行灌溉,春雨多的地区应清沟排水,降低水位,减轻土壤湿度,防止渍害。 第三节 油菜主要病虫草害的防治 一、主要病害 (一) 菌核病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常年发病率 在 10%~ 30%,严重的 年份可 达 80%以上;病株一般减产 10%~ 70%。 油菜菌核病主要是由核盘菌引起的 ,症状表现为: 茎、叶、花、荚各部都可受害,以茎部受害最重 , 病害多从植株下部的老叶开始发生 ,常从叶片蔓延至叶柄和茎杆。 病斑初为水渍状,淡黄褐色,扩展后为长椭圆形、长条形或成为绕茎的大斑,病健交界分明,湿度大时,病部软腐,表面生有白色絮状霉层,病斑迅速扩大,茎杆成段变白,皮层腐烂内部空心,杆腐。 干燥后表皮破裂,纤维外露,剥开病茎,内有许多鼠粪状的菌核。 农业防治:及时清沟理墒,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也可增施硼肥,提高植株抗 (耐) 病性。 化学 防治:在初花期(主茎开花株率达 90%左右)亩用 40%禾枯灵 100 克, 兑 水 30公斤机动弥雾或对水 50 公斤手动喷雾,做到开花一块防治一块。 第一次防治结束后,隔 5~7 天进行第二次防治。 如果防治适期遇连阴雨天气,要抢晴天钻雨隙突击用药,以保证防治效果。 (二) 病毒病 油菜病毒病又名花叶病,全国各产区均有发生,重病区流行年份产量损失 20%~30%, 芜菁花叶病毒是最主要的病原病毒。 主要症状为系统性黄斑和枯斑。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主 10 要由有翅蚜的迁飞传播,也可由枝叶摩擦汁液传染。 成株期病害的流行决定于油菜品种、播种期、传毒蚜 虫、苗期气候条件和毒源作物等综合因素。 综合防治: ( 1) 选用抗病品种:一般甘蓝型油菜比芥菜型、白菜型抗病性强,而且产量高。 因此,要尽。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要呈现网络化、开放性、虚拟现实、集成化、 空间多维性等发展趋势。 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推动着当代 gis 技术的快速更新和发展,使得在因特网上实现 gis 应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 inter gis)是当前 gis 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 gis 的建设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网上数据发布、网上数据互操作、网上数据采掘和网上数据管理及安全性。 与传统的 gis
化现场 (使用请双击 此处 删除页眉文字) 专业好文档为您倾心整理,谢谢使用 布置以来,基本上解决了现场脏乱差现象,我们的成绩也得到了大队及处领导的认可。 三、精心组织生产,力保生产持续进行 作为副队长,在抓好安全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组织生产,做好协调,合理的调配班组人员,做好每天车辆的计划安排,衔接每道施工工序,努力减少非生产时间,保证作业施工的连续性。 譬如瓦 728 井新井投产施工时
和“十一”期间分别对有偿解除劳动关系人员、离退休职工和患病员工进行了慰问和补助,使广大员工真切地感受到了企业的关怀和温暖,进 一步坚定了搞好本职工作、加快单位发展的信心。 近一年来,我们慰问离退休、内退、买断和生病职工 46 人次,发放困难救济金 XXX 元,慰问节日坚守岗位员工 235 人次,发放慰问金 XXX 元。 “ 5 12”地震灾情发生后,公司党工团组织积极行动
故的调查取证工作,但期间发生的一切费用由乙方承担。 第三条:乙方安全责任 ( 1)乙方负责人为安全责任人,负责该工程项目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严格遵守现场安全规章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监管安全施工作业。 ( 2)开工前必须对所属人员进行安全注意事项、措施交底的安全教育,不安排未经安全教育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 3)需使用甲方的机械电器等设 备设施必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