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
1、稻鲜食玉米/秋豌豆种植模式介绍 该模式重点是改晚稻为秋玉米套种秋豌豆,玉米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并采用地膜覆盖保湿,秋豌豆在 9 月上旬播种,有效避开旱期。 油菜一般亩产 125公斤,按 ,亩产值 225 元;早稻亩产 400 公斤,按 ,亩产值 336 元;玉米亩产值一般在 250 元左右;秋豌豆是该模式增效的重点,高的亩产鲜荚可在 600 公斤以上,一般在 500 公斤左右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能否高质量地移栽是争取早发壮苗的重要基础。 油菜栽后需要一周才能恢复正常生长。 要想使油菜早成活,必须想方设法提高移栽质量。 整地。 整地时,耕层厚度以 20 厘米左右最好,整地要匀要细,耙平耙碎,做到上虚下实。 控苗。 控苗时一定要细心,少伤根多带土,以使栽后油菜苗快速恢复生长。 控苗前,视土壤干湿度,确定是否提前 1浇一遍肥水。 控苗时弃小苗、弱苗、病苗,留大苗、壮苗。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育苗关按苗床与大田比例 1:6 备足苗床地,选择优质高产品种,结合整地,每 67 平方米苗床地施复合肥 5 公斤、硼砂 斤,同时开好排水沟。 其次是稀播精管,稀播精管是培育壮苗的关键。 每 67 平方米苗床地的播种量控制在 5075 克之间。 播后管理主要是在一叶期间苗,三叶期定苗,做到去弱留强,去杂留纯,每平方米均匀留苗 4550 株。 同时,在三叶期用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确保油菜移栽后早发的基础,这期间抓好以下4 点管理措施至关重要:施 1 次“送嫁肥”。 油菜苗的发根力与体内的氮素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油菜在起苗前要追施 1 次“送嫁肥”,以增强发根力。 此外,因“送嫁肥”从施用到移栽的间隔时间短,菜苗移栽到大田后可依靠其体内自身养分的积累维持生命活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强。 实践证明,施用“送嫁肥”的油菜,栽后活棵返青快,叶片枯萎脱落少。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光温室多采取育苗移栽的形式(也可直播)。 育苗的时间主要决定于上市日期。 目前,栽培较多的是果菜类作前补空,这更要求确定准确的育苗时间,避免同主作蔬菜的矛盾。 (1)品种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选择抗病、优质和高产的品种。 北方日光温室栽培多选用青帮类油菜品种。 如绿化 1 号、华王油菜、绿星青菜、青帮油菜、四月慢、五月慢、上海青等。 (2)育苗日光温室育苗时,气候较寒冷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油油量创国际新高 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的油菜新品系“中油近日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及检验测试中心测试报告显示,成为世界上含油量最高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系。 中科院油料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一高蓄能油菜是中油所王汉中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根据可再生能源市场需求,以高蓄能值为育种目标而“量身定做”,利用聚合育种、诱变技术和小孢子培养手段相结合选育出的特高含油量新品系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田杂草与油菜争光、争肥,是影响油菜高产稳产的重要因子,因此抓好油菜田化学除草是提高单产的关键措施。 针对我区油菜田的草相特点,特提出如下化学除草技术意见:一、油菜播种移栽前除草。 油菜播种移栽前,每亩用 20%百草枯 150200 毫升或 20%克芜踪 100150 毫升或 10%草甘磷水剂 500 毫升,兑水 35 公斤均匀喷雾,消灭老草。 二、芽前封杀。 亩用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要穴施肥料穴施易造成局部肥料浓度过大,导致根系不能均匀吸收,造成油菜中毒、烧根,影响生长,尤以穴施碳酸氢铵为甚。 所以油菜施肥最好是在油菜行间开沟施入,一般沟深 10 厘米、宽 20 厘米为宜。 不要苗肥迟施有些农民在油菜移栽活棵后 2 个月才施农家肥作苗肥。 其实,油菜移栽活棵后正需要从大田中吸取较多的营养,如果此时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油菜生长,形成“僵苗”。 为此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忌” 一、忌穴施肥料。 穴施肥料易造成局部肥料浓度过大,导致根系不能均匀吸收,甚至造成油菜中毒、烧根,影响生长,尤以穴施碳铵为甚。 所以油菜施肥最好是在油菜行间开沟施入,一般沟深 10 厘米、宽 20 厘米为宜。 二、忌苗肥迟施。 往往有些农民在油菜移栽活棵后 2 个月才施点农家肥作苗肥。 其实,此时油菜正需要从大田中吸收较多的营养,而此时如若营养跟不上,则会影响油菜生长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冬发栽培增产 35。 秋发栽培的指标为:11 月底发棵,主茎绿叶 910 片,叶面积系数 15 以上;到越冬前(12 月底)主茎绿叶 1213 片,叶面积系数 25 以上。 1 适期早播育壮苗9 月中旬是本地区秋发油菜播种的适宜时期。 品种可选“华杂 5 号”、“华杂6 号”、“浙双 758”、“浙双 72”、“华双 3 号”、“中油杂 2 号”、“中油杂 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