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3 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绥农 23 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丰产型大豆新品种,于 2006 年 2 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选育经过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室 1995 年以绥农 4 号为母本,以(绥 93林 27)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同年冬在海南种 ;1996 年在所内种 ,同年冬在海南种 ;1997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号 一、特征特性:桂春 8 号生育期春播 97 天左右,秋播 85 天左右,属中早熟春大豆品种。 有限结荚习性,株高 米,主茎 ,分枝 ,单株荚数 ,单株粒数 ,单株粒重 ,百粒重 ,粒中等大小、均匀、较圆,种皮黄色、有光泽,脐极淡。 荚灰褐色、中等大小,不裂荚,白花,茸毛灰色。 叶片大小中等,长卵圆形,茸毛紧贴,密度较稀,茎秆较粗壮,耐肥抗倒伏,成熟一致,耐旱性较强。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8 号特征特性:品种属中大茎,植株直立,蔗茎黄绿色,暴光部分呈紫色,节间圆筒形,蜡粉少,芽菱形平生长带,叶片绿色较宽,叶鞘青绿色,57 号毛群稀少易脱,易脱叶;萌芽率、分蘖率高,宿根性良好,耐旱、耐寒、耐肥性较强,适应性广。 抗甘蔗黑穗病,在自然条件下甘蔗花叶病的发病率为 产量表现:1997、1998 年参加国家甘蔗品种区域试验(抗黑穗病组),比对照 百分点,比当地对照高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6 号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高,较直立,前、中期生长快,中至中大茎,蔗茎较均匀,空心小,节间圆筒形,较长,蔗茎遮光部分青绿色,露光部分紫红色,有少量白色或黑色蜡粉。 无芽沟或不明显。 芽呈圆形,芽基平叶痕,芽尖未达或刚达生长带,芽翼着生于芽的中上部。 生长带明显,呈淡黄色。 叶鞘紫红色,有白色蜡粉,鞘背有少量 57 号毛群,无外叶耳,内叶耳三角形。 老叶易自然脱落。 宿根性较好。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果蔗(原名巴地拉)在近几年南蔗北移试验示范时在黄淮地区大面积获得成功,深受北方种植户与消费者的欢迎。 特征特性。 早熟、高产、优质。 生育期 210 天左右。 根系发达,抗旱、耐涝、抗倒伏性强,分蘖能力强。 株高 200米,成品蔗 120米,茎粗 4米,节长 10米。 麦皮紫黑色。 皮薄、肉脆、汁多,含糖量 17%左右,其甜度不亚于南方种植的甘蔗,口感好。 适宜于中高肥田种植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本蜜蔗又称黑果蔗。 系我院引进的一种黑果汁甘蔗,它既可作水果鲜食,又可深加工成蔗汁饮料、冰糖、味精、天然食品添加剂等,又是轻工业的好原料,发展种植,前景可观。 1 特征特性生育期约 210 天左右,抗旱,耐涝,抗倒性强,每株能分蘖 1015株(与肥水、栽培有关)。 成品蔗长 160180熟时茎粗 46间长1018皮紫黑色。 含糖量 18左右,口感好。 适宜在中高肥水的棕壤、砂壤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7 号简介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高且较直立,中至中大茎,节间圆筒形,较长,蔗茎遮光部分为淡青黄色,露光部分为淡紫红色,有黑白色蜡粉。 芽近似卵形,芽基平叶痕,芽翼较窄,芽尖达生长带,有 10 号毛群,内叶耳披针形,叶舌呈带形。 萌芽较慢但萌芽率高,分蘖力强,前中期生长快且整齐,成茎率高,亩有效茎数多,不孕穗开花,叶鞘易剥落,宿根蔗发根早且多,耐旱,适应性广。 送检样品蔗糖分
1、心王二号 我国著名甘薯专家尚春生在众多短蔓品系中系统选育而成的红心王二号,是我国目前特高产、特早熟、特抗病的甘薯新品种。 该品种茎叶均为绿色,叶近三角形,薯蔓短,节间 2厘米,基部分枝多,株形葡匐状。 薯块表皮红色,肉浅红色,纺锤形,表面光滑,萌芽性,薯块整齐,甘薯集中,春薯单株2块,夏薯单株 6块,生育期极短,亦可在我国东北、西北地区种植。 与其它甘薯品种比较,该品种具有六大突出特点
号简介鄂薯 2 号是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高淀粉含量甘薯新品种,系国家“八五”攻关课题产生的新成果,1996 年 3 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其主要特征、特性为:顶叶浅绿色,叶形浅复缺刻,叶色绿,叶脉紫色,茎绿间紫色,中蔓型匍匐生长,单株结薯 ,薯块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淡黄色。 萌芽性好,生长势强,苗质上等。 栽后返青快,结薯早;栽后 60d 平均单株薯重 公顷日增重 南薯
薯 24 号 普薯 24 号是普宁市农科所采用有性杂交方法育成的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于2001 年 3 月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1?特征特性:该品种薯皮黄色,薯肉桔红色,薯形长纺,株型蔓生,顶叶紫色,叶片浅缺,叶脉绿色,茎较细、呈绿色,单株结薯数多;后期长势好,薯块继续膨大,迟熟,库容量大。 薯块干物率为 食味佳,食味 ,胡萝卜素含量 克/100 克;维生素 C 含量 克/100 克;淀粉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