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
1、粳 5 号”品种来源:丹粳 5 号原名旱 555,是丹东农科院以矮秆的 5057 为母本,抗病大穗的 丰 R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旱作水稻新品种。 1994 年经辽宁省审定推广。 特征特性:旱田种植从出苗到成熟生育日数 140 天左右,属中晚熟品种。 米,茎杆粗壮,叶片较宽短、上冲,叶色浓绿,株型较理想,根系发达,分蘖力较强。 半紧穗型,成熟时穗半垂,穗长 米,码密,粒椭圆形,千粒重
2、韧,抗倒性好,较耐渍,成熟落黄好。 该品种穗较大,纺锤形,小穗 2224 个,护颖白色船形,白粒,穗粒数 3238 粒,千粒重 3843g。 性与品质 20002001 年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漯麦 4 号中感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高感叶锈病和纹枯病。 19992000 年经农业部谷物品种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哈尔滨)测定,漯麦 4
2、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对照减产 平均亩产油量 斤,比对照增产 2008度续试,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增产 平均亩产油量 对照增产 两年区试平均亩产 斤,19 个试点,9 个点增产,10 个点减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油量 斤,比对照增产 19 个试点,16 个点增产,3 个点减产。 2008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中旬育苗,10 月中、下旬移栽。 播每亩留苗
2、育单位:山东金秋种业有限公司等。 该品种为转基因抗虫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 124 天。 20042005 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每 667 平方米产量分别为 克、克和 克,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41 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天津、山东南部,陕西关中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 号:国审棉 2006003。
2、 962秆较软,株型略散,分蘖力强,千粒重246g,米质较优。 中抗稻瘟病。 (3)特优 5 号:系象州县多胚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感温中迟熟组合。 19971998年参加自治区区试,6 个试点平均单产分别为 440 和 40967 优63 分别增产 1067和 233。 1997 年象州县试种 2924中:早稻1567稻 1357早、晚稻平均单产分别为 587 和52867生育期 125 天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黄 13 号 冀黄 13 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高油大豆新品种。 2001年通过河北省审定,2003 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受理,2004 年通过国家审定,并获国家“十五”第一个一等后补助。 该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0110 厘米,夏播生育期 100 天。 根系发达,抗病抗倒,高产稳产。 该品种1999 年河北省区试亩产 斤,居参试品种第一位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双 758” “浙双 758”株高 米,有效分枝位 米,一次有效分枝数 ,单株有效角果数 357 个,每角粒数 ,千粒重 ,与“浙油 758”相比,株高降低 米,每角粒数增加 ,千粒重增加。 据浙江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品质测定,含油量达 该品种表现分枝节位低,分枝数多,含油量较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是一个高产、稳产的双低油菜新品种,适宜于全省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科新 3 号 一、特征特性。 春播株高 100 厘米左右,夏播 80 厘米左右,亚有限无限结荚习性,有效分枝 35 个,株形收敛,椭圆形叶,紫色花、灰茸毛、浅黄色荚,3 粒荚居多,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浅褐色,百粒重 2024 克,单株荚数 3555 个。 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丰产性好,一般亩产 200 公斤左右。 春播生育期 125 天左右,夏播生育期 95 天左右
1、盘锦五号盘锦五号是我所利用具有籼稻(36)盘缘系 27 与黄金 300 粒杂交选育而成的超高产水稻新品种,并兼具多抗、优质、株形理想等特点。 稳定后于 93 年进行鉴定试验,9496 年进行所内品种比较试验,同步开展生产试种。 96 年盘锦、营口、辽阳、新民等市县试种面积达 3000 余亩,充分表现出其高产、稳产、抗倒、抗病等特点。 现简介如下: 一、特征特性 1、秧苗:种子发芽势强,出苗快
1、 优 512 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E 优 512 系 1997 年用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的同源三倍体 母本,混合花粉作父本育成的籼型高产糯稻。 其杂种 出现分离,部分 株系稳定一致,选择优良株系于 育成。 2002 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现已在四川省大面积推广应用,亩产达 500上水平。 1 量表现该品种 1999 年参加四川省糯稻组区试,平均亩产 对照(荆糯 6 号)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