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
的消毒剂如复合季铵盐消毒液、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或采用合法、有效的床单元消毒器进行清洗和(或)消毒,消毒剂或消毒器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更换;患者住院时间长时,应每周更换;遇污染应及时更换。 更换后的用品应及时清洗与消毒。 消毒方法应合法、有效。 、枕芯、褥子、病床隔帘、床垫等,应定期清洗与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更换、清洗与消毒。
擦拭,作用 30min,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地面或采用 1000mg/L~2020mg/L 季铵盐类消毒液擦拭。 注意事项 地面和物体表面应保持 清洁,当遇到明显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所用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14 .清洁用品的消毒 手工清洗与消毒 擦拭布巾 清洗干净,在 250mg/L 有效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中浸泡 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地巾 清洗干净,在
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 , 一般以不锈钢圆片为载体。 ( 4)对不宜用悬液定量法评价的消毒剂,如粘稠的消毒剂和冲洗消毒的消毒剂等的实验室试验用载体定量 法,试验应重复 3 次。 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 , 以布片为载体。 ( 5)评价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实验室试验,试验浓度要用产品说明书规定的该消毒剂对某一有代表性消毒对象的最低使用浓度。 试验设 3 个不同作用时间,原则上第一时间为说明书 — 13—
说明书规定的该消毒剂对某一有代表性消毒对象的最低使用浓度。 试验设 3 个不同作用时间,原则上第一时间为说明书规定的最短作用时间的 倍,第二时间为最短作用时间,第三时间为最短作用时间的 倍。 对多用途的消毒剂,消毒对象所涉及的微生物相同时,若使用浓度相同 ,选择各种用途中最短的作用时间。 若使用时间相同,选择各种用途中最低的使用浓度。 使用浓度低,作用时间短者与使用浓度高和作用时间长者同时存在时
11 消毒供应中心一般工作制度 工作人员必须熟悉 各类器械与物品的性能 、 用途 、 清洗 、 消毒 、 保养 、包装和灭菌方法 , 严格执行各类物品的处理流程 , 保证各类器 械 、 物品完整 、 性能良好。 各区人员相对固定 , 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遵守标准防护原则 , 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流程 , 有效防范工作缺陷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分工明确 , 相互协作 , 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
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 2 小时不得使用;启封的各种溶媒超过 24 小时不得使用,最还采用小包装。 五、 治疗车上物品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 入病区的治疗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六、 弯盘、止血带、湿化瓶、螺纹管等用后以 500mg/L 含氯消毒 液浸泡消毒,浸泡物全部置于液面下,干燥保存备用。 七、 每日以 500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物 体表面
水冲洗干净泡沫后用消毒毛巾擦干。 取消毒液适量按洗手顺序均匀涂抹手部、手腕、前臂、肘部及上臂下 1/3,然后再取少许涂抹手部,待消毒液自行挥发至干燥。 消毒后的手、臂、肘部不可接触他物,如果误触
消毒效果的可靠性;同时为了防止消毒剂 题目 无菌室清洁消毒 验证方案 编 号 页 数 第 2 页共 4 页 产生耐受性,要求使用两种消毒剂轮换使用。 以一个房间连续消毒检测,确定轮 换周期。 (微生物检验室、阳性对照室同无菌室) 取样点设置如下: 取样点设置 检测:取样后样品 要立即检查微生物限度,使用的培养基为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温度 30— 35℃,培养时间为 48 小时记数并计算
导及监督检查工 , 科内每月对工作人员进行“三基”知识考试,定期学习院内感染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严格各项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因人为因素造成的院内感染流行。 各种医疗用品的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都有严格的质控标准,由护士长及质检员在工作中随时随机检查,确保医疗用品消毒灭菌效果。 细菌、微生物学 检测标准 环境微生物检测室内卫生每日湿式清扫,紫外线照射每日不少于 1h,消毒液擦拭每日
括( B C D ) 1应分区使用的物品包括( ABE ) 1快速蒸汽灭菌程序适用于( A D ) D .卡式盒 714天 1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适用于下列哪些物品的灭菌( A C D ) 、不耐湿 1下列哪些物品采用中、低效消毒( AB ) 1床单元应( ABCDE ) (或)消毒 1气性坏疽病原体终末消毒可采用( AC E ) %过氧乙酸熏蒸 %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 %过氧化氢气溶胶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