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
设油水分离器,经常排放高压风管和风包中的积水、油污,保证供风质量。 隧道进、出口附近山顶各设置 100m3的蓄水池,利用管路供水至洞内。 蓄水池高度以距工作面高度差 H30m 为原则,确保施工水压,高压水管选用直径为φ 150mm无缝钢管,安装在高压风管上部。 蓄 水池内安装水位报警装置,采用限时抽水和水位报警两种方法确保工程用水不外溢。 隧道进出口各安装 1 台 800kVA
塌。 ②当通过各种堆积体时,由于结构松散,颗粒间无胶结或胶结差,开挖后引起坍塌。 ③在挤压破碎带,岩脉穿插 带、节理密集带等破裂结构地层中,岩块互相挤压钳制,一经开挖则失稳,常见围岩掉块、塌落。 在软弱结构面发育的情况下,或泥质充填物过多,均易产生较大的坍塌。 ④薄层岩体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形成的小褶曲、错动发育地段,施工中常常发生塌方。 ⑤岩层软硬相间或有软弱夹层的岩体,在地下水的作用下
~ 不变的情况下,采用理论计算法、工程类比法与现场试爆相结合,确定各部位炮眼钻爆参数、注水长度与封口炮泥之比,分 配各个炮眼装药量及装药结构,通过合理布孔、控制装药量和起爆爆炸力、起爆顺序等,得到设计要求的开挖轮廓面,从而减少超欠挖,减轻对围岩的破坏作用,达到爆后壁面圆顺、平整,缩短排查清除危岩的时间。 同时节省炸药,控制单循环进尺在 及以上,确保施工安全和加快施工进度
时喷射混凝土均匀、密实,无空洞。 三、 防水层 质量控制 1 喷射混凝土强度控制: ( 1)试块制取数量 喷射混凝土试块是在施工中抽样制取,由于首件工程是按一个施工循环,试块制取数量比照规范要求办理。 即在拱脚和边墙各取一组试样,每组至少取三个试块进行抗压试验。 ( 2)试块制取方法: 将喷射混凝土 切割制成 10cm 10cm 的立方体,将试块在标准条件下养护 28 天后
洞身开挖 工程质量实际情况 我部严格按施工技术方案和技术交底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过程控制,开挖后立即进行初喷砼,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下步施工, 洞身开挖 完毕后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现行评定标准和计划目标。 此段各项目检测结果如下: 开挖后进行了 断面检查, 共检查 10 点: ⑴ 拱部 超挖 检查 4 点 : 110mm、 140mm、 190mm、 230mm、 ⑵ 边墙 超挖 检查 4 点
长度不得短于设计长度的 95%( 400cm)。 超前锚杆材质、规格等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超前锚杆与隧道轴线外插角宜为 5176。 ~10176。 ,长度应大于循 环进尺宜为3~5m。 超前锚杆与钢架支撑配合使用时,应从钢架腹部穿过,尾端与钢架焊接。 二、隧道 锚杆支护 工程质量实际情况 我部严格按施工技术方案和技术交底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过程控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下步施工, 超前
、班长 1人、技术员 1人、工人 8 人、工区施工负责人 1人,共计 17 人,实合格 材料准备 工字钢或钢筋除锈、去污 格栅拱架 格栅拱架拼装检查 格栅拱架堆放或使用 合格 不合格 测量放线 格栅拱架安装 检查 不合格 下道工序施工 3 行二班作业制,全体人员在工区施工负责人的指挥下协调工作。 钢 架 支护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安装间距
L=450cm。 隧道锚杆支护工程质量计划目标 、锚杆数量不少于设计; 、锚杆拔力不小于设计值; 、孔位偏差< 177。 15mm; 、钻孔深度偏差控制在 50~+50mm 范围内; 、孔径符合设计要求。 隧道锚杆支护工程质量实际情况 我 驻点 严格按施工技术方案和技术交底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过程 的监 控,初喷混凝土完后立即进行锚杆施工,支护完毕后经 抽
3/d。 据武都县气 象站气象资料显示:隧道区内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雨量集中,蒸发量 大于降雨量,温差变化大,多风。 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温度 ℃,极端最低温度 ℃,最冷月平均 ℃;年平均降雨量 ,年平均蒸发量 ,平均相对湿度 58%,最大风速 19m/s,年平均八级以上大风日数 天 ,最大积雪厚度 11cm,最大季节冻土深度 13cm。 两水隧道 进口段全段为 Ⅴ级围岩 , 长 度。 隧道
分混凝土,对止水带进行纠偏。 二、隧道 止水带 工程质量实际情况 我部严格按施工技术方案和技术交底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过程控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下步施工, 止水带 施工完 毕后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现行评定标准和计划目标。 止水带 表面平顺,无折皱、 无破损。 衬砌脱模后无走模及偏离中心。 三、 止水带 质量控制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执行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 施工前认真校对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