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
方案二:止水带垂直弯曲,一端垂直挡头模板,一端紧贴挡头模板(涂抹上脱模剂),6 待第一节衬砌完后将紧贴模板止水带弯入第二节衬砌。 钢筋混凝土中采用特殊箍筋让止水带垂直安设在混凝土中,其余止水带的固定同素砼。 浇筑仰拱砼前进行隐蔽工程 及模板安装尺寸 检查, 应将隧底虚碴、杂物、泥浆、积水等清除干净,并用高压风将隧底吹洗干净 , 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浇筑。 浇筑 砼采用集中拌合,砼罐车运输
用水平仪、水准尺抄平测量。 尽可能和地面相应位置点同时进行。 拱顶设一测点, 沿纵布点见表3,如图 2所示 ,测点布置位置尽可能与地面观测点相一致。 洞口及浅埋段、洞顶地表 沉降 量测 采用精密水准仪,混凝土桩及水准基点要求按“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办理。 沉陷抄平应按以下几个阶段进行:⑴进洞前应将所有 纵、横断面方向桩全部抄平一次。 ⑵开挖至量测断面 20m、 10m 、 5m 时
在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现场测试。 为提高测试精度,测试时要求个工作面暂停工作,为了尽量少占用施工时间和减少进行现场测试时的干扰,现场测试时间一般选取在喷锚结束和钻爆开始之间的交接班时间。 爆破采用逐个爆破,在爆破孔注满水后立刻进行爆破,接收器接收到的数据保存在电脑里。 3)预报分析 采集的数据采用 TSPwin 专用软件进行处理。 处理时,首先正确输入隧道及炮点和接收点的几何参数。
法进行。 单孔注浆时,首先以初压注浆,然后在终压下进行注浆并保持 1~ 2min 终压再卸荷,保证注浆量及扩散半径达到设计要求,达到超前加固的目的。 注浆过程中,对浆液应不停搅动,避免沉淀分层,影响浆液浓度。 二、 锚杆施工 中空注浆锚杆施工 按设计要求,拱部 要求使用 φ 22 中空注浆锚杆,环纵间距为 ,长度为 ,在开挖面上准确画出需施设的锚杆孔位。 钻孔方式同砂浆锚杆施工。
资料时,可先按预留变形量作为 Uo控制值,在施工中加以调整。 u(mm) u(mm) t(d) t(d) 正常曲线 反常曲线 a b 10 根据位移控制基准,位移管理按表 8分为三个等级。 表 8 变形管理等级 管理等级 距开挖面 1B 距开挖面 2B 应对措施 Ⅲ U U1B /3 U U2B /3 正常施工 Ⅱ U1B /3≤ U≤ 2 U1B /3 U2B /3≤ U≤ 2 U2B /3
和 修补 结 束 排水盲管及止水条材料检验和试验 11 结构防排水施工流程图 3.环向、纵向排水管安装 4.防水板安装 环向、纵向 排水盲管施工流程图 钻定位孔 安装锚栓 捆扎盲管 环、纵向盲管连接 铺设盲管 材料检验 1 . 缓冲层及防水板材料检查、检验; 2 . 缓冲层及防水板截取。 1 . 工作平台就位; 2 . 接通电路线; 3 . 画出隧道中线横断面。 铺设准备 防水板固定 防水板焊接
预报 方法选择 地质复杂隧道的预测预报应坚持隧道洞内探测与洞外地质勘探相结合、地质方法与物探方法相结合,开展多层次、多手段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不同地质灾害的预报方式可采用: A 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声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测、超前水平钻探等手段进行综合预报。 B 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辅以红外探测、地质雷达
○ 密度 ○ 粒径分布 ○ 液限、塑限 ○ 含水比、吸水比 ○ 矿物化 学性质 粘土矿物 ○ 浸水崩解度 ○ 吸水率、膨胀率 ○ ○ :有效的调查方法 △ :视条件,有效的方法 1- 9 2- 2- 3 洞内调查 洞内调查是以隧道主体为对象的调查。 在尽可能早期发现变异徵兆的同时,要采用适当调查方法对其规模、发展性进行监视。 表 表示不同变异现象时的调查项目及方法。 调查时
阶段,为了保证空气能够顺利排除,在堵头的最上端预留 两个圆孔,安装排气管(采用φ 50mm 焊管),要避免其沉入混凝土之中。 将排气管一端伸入仓内,且尽量靠上。 随着浇筑继续进行,当发现有水(实为混凝土表层的离析水、稀浆)自排气管中流出时,即说明仓内已完全充满了混凝土,停止浇筑混凝土,疏通排气管和撤出泵送软管,并将挡板的圆孔堵死。 ③浇筑过程中派专人负责振捣,保证砼的密实
m厚混凝土,钻设径向锚杆,挂钢 筋网,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3⑴ 浇筑Ⅴ部仰拱混凝土;⑵ 仰拱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浇筑Ⅵ部仰拱填充混凝土。 4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稳定后,一次性灌注Ⅶ部拱 墙二次衬砌。 横洞进正洞挑顶方案 横洞与正洞交叉口处正洞围岩为 Ⅲ级围岩, 设计采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施工( DK225+675DK225+715段),按 Ⅳ a型衬砌 进行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