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
特点进行分拣;机械手则迅速返回,等待下一轮分拣抓取。 整个系统的 工作流程如图 所示,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 1)按启动按扭后,启动送料电机驱动放料盘旋转,物料由送料槽滑到物料提升位置,物料检测光电传感器开始检测; ( 2)如果送料电机运行一定时间后,并且 物料检测光电传感器仍未检测到物料,则说明送料机构已经无物料,这时要停机并报警; ( 3)当物料检测光电传感 器检测到有物料,将发出信号
机界面,用户程序三级口令保护,极强的计算性能,完善的指令集, MPI 接口和通过工业现场总线 PROFD3US 以及以太网联网的网络能力,强劲的内部 集成功能,全面的故障诊断功能;模块式结构可用于各处性能的扩展,脉冲输出晶闸管步进电机和直流电机;快速的指令处理大大缩短了循环周期,并采用了高速计 数 器,高速中断处理可以分别响应过程事件,大幅度降低了成本。
440 系列变频器。 在本课题中 的作用 是对流量进行控制调节。 在本课题中,变频器参数的调试方法如下: 由于本课题中变频器有模拟量的输入输出,因此需要调试的参数有:参数复位 P0010= P0970=1 进行重置; P0003=2; P0010=1;使用的是欧洲地区的变频器所以 P0100=0;水泵额定电压是 220V,额定电流是 ,额定功率是 260W,P0304=220, P0305=,
位置。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阀体两端各装有一个电磁铁,当两端电磁铁都断电时, 阀芯处于中间位置。 此时 P、 A、 B、 T各油腔互不相通;当左端电磁铁通电时,该电磁铁吸合,并推动阀芯向右移动,使 P 和 B连通, A 和 T 连通,形成图 31 右方框所示的交叉油路。 当其断电后,右端复位弹簧的作用力可使阀芯回到中间位置,恢复原来四个油腔相互封闭的状态
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 1)充分发挥 PLC 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 象的控制要求。 ( 2)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使用及维修方便。 ( 3)保证控制系统安全可靠。 ( 4)应考虑生产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在选择 PLC 的型号、 I/O 点数和存储器容量等内容时,应留有适量的余量,以利于系统的调整和扩充。 基于 PLC 的摇臂钻床控制系统设计 6 随着 PLC
用机床、结构简单的特点,又有万能机床能够重新调整,以适应新工件加工的特点。 组合机床的 通用部件有如下积累:动力部件 —— 动力头,动力箱和动力滑台。 支承部件 —— 侧底座、中间底座、支架、可调支架、立柱和立柱底座等。 输送部件 —— 分度回转工作台、环形分度回转工作台分度鼓轮和往复移动工作台等。 控制部件 —— 液压站、电气柜和操纵台等。 与万能机床和 专用机床相比,有如下特点: (
调速系统的研制和开发,使交流电梯的调速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通过控制电动机定子供电电压与频率电梯运行速度的调压调频技术研制成功,出现了交流变压变频( VVVF)调速电梯,开拓了电梯拖动的新领域。 1993 年,日本生产了 交流变压变频调速电梯,结束了直流电梯独占高速领域的历史。 12 电梯发展的今天,在使用需求和新技术应用方面都进入到全面发展时期 ,随着智能化
17 附录 18 基于 PLC 的电梯控制装置 1 1. 绪论 电梯的 最新 发展趋势 自进入 90 年代以来,中国整体经济持续发展,电梯市场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从 1990 年整体市场的 1 万余台发展到 1995 年的 3 万余台,增加了近 2 倍。 电梯市场良好的趋势衍生出了许多电梯厂商,中国电梯协会的会员单位发展到目前的 450 余家。 而近 3 年来由于受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
六、电力拖动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由拽引电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调速装置等组成,它的 作用是对电梯进行速度控制。 拽引电机是电梯的动力源,根据电梯配置可采用交流电机或者直流电机。 供电系统是为电机提供电源的装置。 速度反馈系统是为调速系统提供电梯运行速度信号。 一般采用测速发电机或速度脉冲发生器与电机相连。 调速装置对拽引电机进行速度控制。 七、电气控制系统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由控制装置
)手臂的动作要灵活。 (4)位置精度要高。 (5)通用性要强。 3 手臂的结构 手臂的伸缩和升降 运动一般采用直线油(气)缸驱动。 手臂作直线运动的结构,基本上是由驱动机构和导向装置所组成。 驱动机构一般用油缸、油马达加齿轮、齿条来实现直线运动。 往复直线油(气)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双作用单活塞杆油缸 :液压机械手中实现手臂的往复运动用得最多的是双作用单活塞杆油缸。 活塞在油压下作双向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