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选地整地覆膜棉花地块应选择土壤肥力较好,土层深厚,有水源条件的田块,涝洼地不宜覆膜种棉花。 中等肥力块可增施农肥补充地力。 进行秋翻地,早春顶凌耙压抢墒做垄。 未秋翻的地块采取三犁做垄,在 4 月 10 日前做完垄,避免作垄晚失墒。 2. 播前造墒最好冬灌,春灌可从地化冻一犁深时开始到播种前 7结束,春灌力争早灌,利于提高地温,亩灌水 40方米。 无灌水条件的棉田,播前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市气象台预报,2008 年春季(34 月)降水量正常略少,大别山区 200250 毫米,其它地区 240290 毫米。 春季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冷空气活动频繁,可能会出现倒春寒天气。 较有利于棉花叶螨、棉蓟马的发生,由于气温变化幅度较大,不利于棉苗生长,降低了棉苗抗性,也有利于棉苗病害的发生。 为确保一播全苗、壮苗早发,提出如下防治措施:一、棉苗病害的防治1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年来棉花品种繁多,有些品种老化、退化,有些品种本身抗病性和抗早衰性差,或不适合高密度种植,导致棉花早衰。 度中早熟棉花的适播期以 5 厘米地温稳定通过 12为宜,如果播种过早或苗期遇低温冷害,由于气温较低,根生长慢且病害严重,易导致棉花根系功能受损,从而引起棉花早衰。 棉花在花铃期长时间遇到低于 15低温冷害,棉花因生理失调,代谢紊乱,导致棉花生长功能减弱,易形成棉花早衰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地膜覆盖具有稳定产、高产、优质和经济效同的特点,亩产皮中达 100W 上,主要栽培措施是:土层深厚、保肥保水的地块,做成宽 60米,高 8米的床,用木滚反复镇压两次。 格选粒,硫酸脱绒,做发芽试验,播前种子要冷水闷种。 佳播期 4 月 25亩保苗 7500,边中边盖膜,以免水分损失。 000斤,硫酸铵 50斤,磷一 15 公斤,钾肥 5斤,施用方法以基肥为主,氮肥 1/3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种原因造成土地长期不固定,茬灌质量保证率低,墒情不匀,出苗不整齐。 量差,很难抓住最佳保墒时间,形成早播不早发的不利后果,造成产量不高。 年种植一种农作物,缺乏合理的轮作制度,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或某一种营养和土壤微生物降低减少,使土壤肥力下降,加重土壤板结,通透性差,暴雨或灌水后造成作物无氧呼吸时间过长,导致作物早衰和死亡。 于连年地膜覆盖植棉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仍然是姚北农业生产中的主栽作物,预计 2007 年棉花播种面积 万亩。 近年来棉花产量稳定上升,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2006 亩,平均籽棉产量 193 公斤(折合皮棉亩产 斤),每亩产值 1150元,扣除农业生产成本后每亩收入达 1000 元左右。 尤其是推广抗虫杂交棉后棉田使用农药的成本不断下降,对农田环境污染也在减轻,棉区的农业生产开始走上生态效益农业的新路子。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育苗移栽技术在 21 团已进行了两年的试验与示范,并有了重大的突破。 实施育苗移栽可有效地避开早春时节频繁的自然灾害,利用杂交棉品种,可使棉花生育进程提前,延长有效结铃,发挥单株的个体优势,增加产量。 一、掌握适宜的温度控制,如温度控制不当,会造成出苗不齐、出苗后大小苗差异显著等现象。 出苗期相对其它时期温度要高一些,夜间最低温度 17,白天最高温度不超过 35,棉花第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践证明,棉花要丰产,管理是关键。 在棉花的生长和管理中,喷药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棉花常发生的害虫:有蚜虫、红蜘蛛、盲椿象、红铃虫、棉铃虫、金钢钻等。 这些害虫的产卵及危害的部位各不相同,所以打药一定要注意部位。 棉花苗期,蚜虫、红蜘蛛等在棉叶背面危害,喷打农药时,药水要喷打在叶的背面。 棉花中后期发生的红铃虫产卵在嫩尖、嫩茎和嫩叶背面,结铃后多数卵产在幼龄的萼片与铃壳之间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种子贮藏前的准备工作一是棉花种子的准备首先选择饱满成熟的棉花种子。 饱满成熟的棉花种子种皮结构致密而坚硬,外有蜡质可防御外界温、湿度的影响,种皮内含有约 鞣酸物质,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贮藏性好,未成熟的棉花种子不耐贮藏。 所以应选择霜前花的棉子做种用贮藏。 其次是剔除破损粒、霉烂粒、病虫粒等不健康的棉花种子。 严格控制棉花种子入库指标。 棉花种子安全入库标准为:水分不超过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50 千克以上的栽培技术 近两年我团在棉花生产上大力推广高密度栽培及组装配套新技术,加强了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在遭受了自然灾害和病虫危害的情况下,仍获得了大丰收。 更可喜的是,连续两年单产皮棉 150180 千克的高产条田成批涌现。 在多灾年份的 2003 年我团棉花单产(皮棉)达 150 千克以上的面积为 2386 公顷,占棉花总播面积 单产(皮棉)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