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
2、 年每 667 平方米土地承包利费由 2004 年的 332 元降低到2005 年的 180 元,籽棉合同单产由 2004 年的每 667 平方米 280 千克下降到2005 年的 252 千克,让职工有超合同单产的潜力空间,激发了职工承包土地的积极性。 二、们选择了新陆早 13 号作为主栽品种,新陆早 10 号、18陆早 24 号等作为搭配品种。 场处理及种子包衣,播前种子全部经处理后到位
2、,棉花整枝不能搁。 大部分棉区的棉花正要开花结铃,既要重施花铃期的追肥,又要及时整枝、打杈、去老叶,以协调棉花植株体内养分分配,增强通风透光,改善群体小气候,减少蕾铃脱落。 花铃期是棉花生育最旺盛的时期,需肥多,吸氮多,强度大,这时期的吸氮量占 60%。 从结铃到吐絮成熟期所需要的磷和钾也占一大半;同时,花铃期常出现群体生育和个体生育的矛盾,高产棉花要抓好水、氮管理,减少花、铃脱落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冬莴笋高效栽培 19982004 年,在江苏省射阳县陈洋、合德等镇成功示范了西瓜、棉花、冬莴笋高效栽培模式,2004 年示范面积达到 200 公顷左右。 一般亩产西瓜 3200 公斤、皮棉 90 公斤、莴笋 3300 公斤,总产值 5790 元,纯收入 3800 元。 一、种植方式畦宽。 4 月上旬在畦中间栽植 1 行西瓜,株距 ,每亩栽 550 株
2、方干土层过厚,点播器鸭嘴无法将种子点到墒上,造成不能出全苗。 该部分影响约减少出苗 3%左右。 2、长期地膜植棉造成土壤表层 3米残膜过多,一部分种子在播种时直接播到土壤中的地膜上无法出苗,还有部分种子出苗后根正好顶在残膜上造成死苗。 该部分影响约减少出苗 3%左右。 3、机械力量有限,不能真正做到适墒播种。 虽然我们在地块上有一部分茬灌地、一部分冬灌地
2、子排至种孔中央等。 风揭膜或长时间阴雨多湿,势必影响出苗。 膜上点播一周左右下雨会造成种孔表层土板结,若破板结和人工放苗不及时也会造成无法出苗。 二、大风、沙尘暴、干旱、冰雹及低温阴雨等,造成死苗。 外中耕、化调等机械作业在地头转弯时也要压掉一部分棉苗。 害较多,造成死苗。 成部分棉苗被淹死。 三、5厘米,翻垡均匀、不重不漏、不拉沟,残茬覆盖严密,到头到边,耕后地表平整。 入冬前全部翻完
2、80 至 90 厘米;亩株数,低肥水地 3000 棵左右,中肥水地 2500 株左右,高肥水地 2000 棵左右。 6、整枝:每年看雨量多少、墒情湿干、掌握化控轻重,等行免整枝,大小行可定向整枝,去小行的枝、留大行的枝。 整枝病重,免整枝病轻。 7、全程化控:棉花 7 至 10 个真叶可微量用缩节胺 化控,能促根壮苗,叶面厚减少虫害,初花期(每棵 3 个花)用高效缩节胺 1,盛花期(每棵3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6 棉花栽培要点苏棉 26 是盐城市育新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中熟常规棉新品种。 该品种全生育期135 天左右;平均株高 ,单株果枝 ,单株成铃 ,单铃籽棉重 6 克,衣分 籽指 ,霜前花率 耐枯萎病和黄萎病。 2005参加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籽棉 斤,比对照苏棉 9 号增产 亩产皮棉 斤,比对照苏棉 9 号增产 2007 年生产试验,亩产籽棉 斤,比对照泗抗 1 号增产 亩产皮棉
2、,但由于残效期较短,单独使用害虫往往死而复活。 马拉硫磷具有胃毒、触杀、熏蒸三种药效,是个广谱性杀虫剂,它的药效虽较长,但击倒能力不如辛硫磷。 而这两种药复配后得到优势互补;因此效果最佳,确实对盲椿象有“前边打后边掉”的防治效果。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复配药 25辛硫?马拉硫磷、20克铃蝽等效果理想,如买不到也可自己进行复配,在棉铃虫同时发生时,加入适量乙酞甲胺磷,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2、在 80%以上。 这三项指标中有一项达不到即为不合格棉花种子,不能入库贮藏。 2仓库的准备。 仓库使用前应该全面检查,确定仓库门窗关闭是否灵活,隔热和密封效果是否完好,监控仓库温、湿度的仪表是否能正常工作等。 清仓和消毒:清仓不仅将仓内不同品种的棉花种子、杂质、垃圾等全部清除,还要清理仓具、输送管道以及铲除仓外的杂草等;空仓消毒可用敌百虫或敌敌畏等处理。 二
2、也会脱落 60%左右,这是棉花的生育特点,叫作生理脱落。 棉株中下部的伏铃和伏前铃从开花到吐絮,一般需要 48 天,所以有“花见花48 天”之说。 棉铃在生长期有很强的抵抗力,没有虫子危害穿孔不会烂铃。 在接近成熟期,生长 40 天以后,棉铃停止生长,铃壳需要脱水、干皮、开裂,如果这期间遇到雨水高温高湿,停止生长的棉铃已无抵抗能力,各种铃疫菌会浸染铃壳,引发烂铃。 如果在新疆棉区,气候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