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96A 1 工或化学去雄授粉杂交制种此法技术简单,任何两个品种都可以互为父母本,花期去雄并人工授粉杂交即可,也有利用化学杀雄杂交制种。 优点是易充分利用现有品种资源,杂交种选配随意性强,配制组合自由,并且部分组合可以利用 点是劳动强度大,用工多,成本高,杂交优势较 有衰退。 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配套制种此法利用不育系、恢复系和保持系三系配套,不用人工去雄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整地与施肥在冬季耕翻、冻垡的基础上,春季撒施基肥,每亩撒施常效有机粪肥 3 立方米和速效三元复合肥 30 公斤,然后复耕、耙耱、整平。 雨后需复耙以纳墒保墒,足墒待种。 二、种子准备(一)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抗虫杂交棉品种,常用品种有豫杂35、中棉 47、中棉 48 等。 (二)种子选择。 选择纯度高、子粒饱满、成熟、发芽率高的种子。 (三)晒种。 播种前 7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山市丰润区新军屯镇东欢坨原种场 2004 年种植棉、蒜间作 顷,当年每667 平方米产大蒜 20800 头,收入 832 元,产籽棉之 75 千克,收入 1650 元,扣除生产成本 670 元,每 667 平方米获纯效益 1812 元。 该模式适于京津唐地区推广。 大蒜栽培技术选择高产、抗病性强的山东大蒜,播期为 3 月上旬,冬前深翻土地,施入基肥,每 667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一定的温度条件下,顶尖不断生长伸长,并不断分化出新的茎叶和果枝。 打顶就是用人工将顶尖打掉,使其不再生出新果枝,使绝大部分棉铃能在霜前吐絮。 所以这是项用人工调控棉花生长期的关键作业。 打顶以前棉株存在着顶端优势,水分和养分优先供应顶尖,而打顶以后则优先供应生长发育最快的器官。 由此可见,打顶关系到棉株养分的运输和分配,所以又是项对棉花生理活动产生深刻影响的作业。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前抓冬灌 棉田冬灌有利于蓄水增墒,改良土壤,消灭越冬害虫,是促进棉花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蓄墒棉田冬灌可使土壤深层积蓄较多的水分,起到冬水春用、冬水夏用的作用,保证播种时底墒充足,有利于棉花适时播种、提早出苗和苗期生长,同时还可以调节用水季节,缓和春季用水矛盾。 据陕西省试验观测,冬灌棉田在播种时,0米土层含水量较未冬灌的高 2棉花早出苗 2 天;5间,冬灌比未冬灌的棉田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心采摘收益高一、棉花采摘要适时 棉花采摘是棉花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能否保证丰产丰收高效的关键。 由于棉花是无限花序作物,陆续现蕾、开花、结铃、成熟,需要多次采收。 所以,根据棉铃成熟后在开裂过程中还要完成纤维发育的第三阶段,即纤维的脱水转曲期,约 7 天左右。 棉铃壳含水量由 80下降到 30,棉瓤含水由 57下降到 18,纤维进一步脱水成熟,形成转曲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要实现高产稳产,要求棉田必须有较高的肥力。 据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测定,当前全国大多数棉田肥力不足,且各种养分含量丰缺不一,很不平衡,尤其是黄河流域棉区,有机质含量偏低,氮素供应不足,速效钾含量下降迅速,微量元素锌、硼也处于缺乏或潜在性缺乏范围。 这些已成为制约棉花产量持续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 棉花是深根作物,生长期长,需肥量大。 棉花产量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早备好苗床要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的无病地块作苗床。 二、施足苗床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适量加施一定磷、钾肥,真正做到科学配方。 若用三元复合肥作苗床肥一定要适量。 施肥时要充分拌匀,真正达到既肥土又肥苗的目的。 同时应少施或不施尿素、碳铵,以防出苗时烧根死苗或棉苗徒长,导致抗病力减弱,根系不发达,移栽后缓苗期延长,形成僵苗不发。 搞好晒种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不育系制种技术是利用昆虫辅助传粉不育系杂交制种法,克服了目前广泛应用的棉花杂交种子生产方式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法存在的费时费工、工作强度大、制种田管理复杂、种子生产成本高等缺点,劳工用量可较之减少50以上,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杂交种子的纯度,是生产棉花杂交种子最为理想的途径。 棉花不育系制种技术是培育出带有隐性低酚标记性状的转基因抗虫核双隐性不育系而进行昆虫辅助传粉制种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情不足棉花播种后,要及时检查土壤墒情,对墒情差、有落干可能的棉田,可在种子沟边开沟浇小水;无水浇条件的棉田,可在幼苗出土前镇压提墒。 2、播后遇雨棉花播种后遇雨,地面易板结起壳,雨后应及时划锄松土,破除板结,以助苗出土。 若覆土过厚,则应扒土救苗;扒出的幼苗经不住太阳强光的照射,扒苗时要注意在幼苗上部保留少量湿土。 3、出苗不全棉花播种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一旦发现漏播或烂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