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
之仗。 以已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来指导、督促、规范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效率。 变“人管理人”、“人盯人”为“制度管理人”,做到项目管理“有章可循、执法必严、违章必 纠”,这样形成赏罚分明的先进管理模式。 在劳动力调配上,由项目经理部会同公司劳动力调配部门,组织优秀施工班组,具有丰 富检查经验和施工技术水平的操作人员。 在物力上,公司将合理供应 现场需要的各种材料,在起重机械、 搅拌机
该矿开采煤层为赋存于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的五 2煤和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的六 4煤层,根据二○○九年十二月《吕沟煤矿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资料,目前矿中探明储量为 1669 万吨,止 20xx 年底保有储量为 万吨,其中五 2煤层 万吨,六 4 煤层 万吨;基础储量为 万吨。 ( 1)主要可采煤层情况,煤层赋存条件、煤层层数、厚度 矿区主要可采煤层为五 六 4 煤层。 五 2煤煤层厚度稳定
该报告基本上反映了矿井的实际情况,是矿山开发利用的依据,也是本次生产勘探的基础。 20xx 年 1 月长春煤炭设计研究院为该矿做了生产能力为60kt/a 的 开发利用方案,开拓方式为斜立井混合开拓,开采方法为从上至下走向长臂后退式开采,顶板管理为全部陷落法。 现采矿登记和发证机关为吉林省国土资源厅 ,采矿许可证编号为C220xx020xx071120xx2597,生产规模 60kt/a,矿区面积
观测资料的矿区,可结合本区域上覆岩层岩性的综合评价系数 P、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等确定所需参数。 其中系数 P 取决于覆岩岩性及其厚度,可用下式表示: ni11inimQPm 式中 mi—覆岩 i 分层的法线厚度, m; Qi—覆岩 i 分层岩性评价系数 ,可由表 41 查得;当无实测强度值时, Q0 值可从表 42 查得。 移动观测站设计说明书 13 表 41 分层岩性评价系数 岩 性
2S) 第一段( P2S1):本段主要岩性以灰、灰绿色带紫斑状粉砂岩夹有数层灰、灰绿色中细粒砂岩。 下部有一层灰色带紫斑泥岩,俗称 “桃花泥岩 ”,底部为层厚 5~12m灰绿色中细粒砂岩,分布稳定,本段厚 ~ ,平均 163m。 第二段( P2S2):以灰白色长石石英细粒砂岩为主,层 间夹暗紫、灰绿及紫红色粉砂岩和泥岩。 砂岩 3~ 5 层以上,粒度韵律较明显,时有黄铁矿结晶,钙质或泥质胶结。
机电硐室需要风量应根据不同硐室内设备的降温要求进行配风。 选取硐室风量,须保证机电硐室温度不超过 30℃,其它硐室温度不超过 26℃。 1.生产矿井需要风量按各采煤、掘进工作面,硐室及其它巷道等用风地点分别进行计算。 现有通风系统必须保证各用风地点稳定可靠供风。 Q 矿 ≥(∑ Q 采 +∑ Q 掘 +∑ Q 硐 +∑ Q 备 +∑ Q 其它 ) K 矿通 ( m3/min) ≥(
…………………… ..…… .11 二、矿井主要生产系统……………………………… .11 第二 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14 第一节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方法和过程 …………… .14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方法………………… ..14 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过程………………… ..14 三、影响煤矿生产的危险、有害因素…………… ..15 第二节 主要危险
坚固件、引入装置及电气安全等均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规定的要求。 系统功能 本系统建成后可提供下列业务: 矿用无线系统具有下列无线 PBX 功能: 1) 统一编号方案 2) 外线直接拨入( DDI) 3) 缩位拨号 4) 免打扰 5) 语音通知 6) 呼叫等待 7) 遇忙提示重拨 /前转 /转话务员 8) 紧急呼叫业务 9) 呼叫无条件 /遇忙 /无应答前转 10) 呼叫转移 11) 三方通话
积极救治伤员,救护时遵循“三先三后” 原则。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 1) 现场火势 无法控制时 ,带班 队长 立即汇报调度室 , 组织现场人员 撤离到安全区域等待救援。 ( 2)现有自救器使用时间为 45min,灭火时应充分考虑灭火时间及撤离时间,只有在自救器能满足灭火时间或逃跑时间时,方可实施灭火行动,在无法满足时应及时撤离到安全区域等待救援。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 37 带区生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