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
2、保护地栽培,应在播种当天覆盖,密封压紧,大、中、小拱棚覆盖,应在棚面加压膜线,并能随时通风、换气、追肥和浇水。 地膜覆盖,播种后培土起拢,将拢面搂平,喷施除草剂,然后盖地膜。 三、合理施肥。 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对肥料非常敏感。 施肥应以有机肥料(土杂粪肥)作基肥,既能改良土壤,又可源源不断地供马铃薯吸收利用。 一般每亩施 2500 公斤以上优质有机肥、三元复合肥 5070 公斤。
2、切片。 可采用木工用的刨子,要求厚薄均匀,使其成 右的薄片,薄片表面要光滑,可减少耗油量。 切好的马铃薯马上浸入冷水中,随切随放。 (4)煮片水煮沸后,将从冷水中捞出的马铃薯片放入沸水中煮片刻。 此工序较为关键,马铃薯片的放入量根据水量而定。 当马铃薯片浮起后,马上捞出,同时确保马铃薯片内无生心。 捞出的马铃薯片必须放入冷水中进行冲洗,洗掉马铃薯片表面上的淀粉
2、、少铲多趟:马铃薯能结块茎的肉质根在土壤里水平生长,往往由于深铲切断了肉质延生根,人为地造成减产,所以铲完头遍后要只趟不铲,以趟土压草与手工轮除相结防止草荒,能有效地提高产量。 六、补镁促产:专家研究证明在马铃薯的生长过程中,尤其是薯块膨大期,如镁肥充足,不仅产量高,而且淀粉积累多,品质好。 因此在植株 45 厘米高时,每株要以 50100 克硫酸镁对水溶化后追入。 七、叶面喷肥
2、营养钵中。 钵内的营养土按 3 份园田土加 1 份腐熟的农家肥(过筛)混匀。 栽后浇少量的水并用地膜覆盖,保持土壤温度 1622。 幼苗长到 2 叶 1 心时即可定植。 定植前 1 周降温练苗,最低温度可短时间降至 2。 苗期如有徒长现象,可以喷 矮壮素。 大棚内 10 厘米地温稳定在 2以上时定植。 定植后小拱棚内温度控制在 525范围内,达到 28时应及时放风。 般在定植时浇 1 次水
5%干悬浮剂。 每亩用杜邦宝成 25%干悬浮剂5兑水 3040 公斤,在马铃薯苗后,杂草 24 叶期,进行田间茎叶喷雾施药,可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对马铃薯安全无残留。 配药时先将所需用量的杜邦宝成配置成母液,加入喷桶中,然后按 比例加入中性洗衣粉或洗洁精并补够水量,充分搅拌。 药为选择性触杀型土壤处理兼有苗后茎叶处理作用的除草剂。 亩用24%果尔乳油 4050 毫升对水 60
2、下可能是易患空心的因素之一;三,水分供应不合理时,前期水分缺乏,其后突然变为适于快速生长的环境条件,也会诱使块茎产生空心。 这些情况,在生长季节或栽培管理适于薯块迅速膨大时,空心最为严重。 很显然,迅速生长的块茎其空心率比生长较缓慢的高。 相对的,栽培中缩小株间距离、增加钾肥用量,合理肥水管理等,可降低空心的发生率。 不同的品种间发病率不同。 防治措施(1)栽植发病率低的抗性品种。
2、收获,秋播 7 月下旬插种,5 日收获。 选地整地一般不用前茬种菜的土地。 土地要求平整,深翻 20 厘米以上。 每I15 公顷(亩)撒施 50 千克复合肥,适量施用辛硫磷及地菌净杀灭地下害虫。 种薯准备切块:一般 1 个芽切 1 块。 浸种切好种的当天,用杀毒矾 1000 倍濒浸种 23 分钟,然后摊晾开,第 2 天必须全部种完。 播种 4 月 5 口即可播种。 采用起垄种植垄宽 120
2、薯渣和污水任意排放,也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教授杨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从 2004 年开始带领课题组开展薯渣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的前期研究工作。 他们以马铃薯淀粉加工时废弃薯渣为主要原料,利用酵母等配制菌剂,通过生产单细胞蛋白菌株筛选组合方案,先后得到 8 株适用生产单细胞蛋白的高效菌株,通过中试试验确定生产单细胞蛋白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
2、 200 倍液浸种 5 分钟或将种薯浸湿,再用塑料布盖严闷 2 小时,晾干播种(防治粉痂病、痉痂病)。 播种后覆土前,可沟喷 1 次 1:1:200 倍的波尔多液,或 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喷洒一次熟石灰粉,每公顷 450750 千克(防治晚疫病、立枯丝、核菌病)。 2播种后病虫害综合防治马铃薯病虫害种类多,其中北方的晚疫病和南方的病毒病,以及马铃薯瓢虫、块茎蛾等为害最为严重
2、肥水,生长势强,抗性较强。 商品率 80%以上,红皮黄肉,薯块椭圆形,商品性好,食味佳,干物质含量 还原糖 适宜油炸加工马铃薯片,属优质食用加工兼用品种。 广东种植面积累计 2333 公顷以上。 1995 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栽培要点:以上两个品种宜在较肥沃排灌便利的沙质壤土种植。 要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 1500 公斤,磷肥、复合肥各 20 公斤,播种后覆盖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