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下
墓者而哀。 夫子 式 ① 而听之,使子路 ② 问之,曰:“子之哭也, 壹似 重有忧者 ③。 ”而曰:“然。 昔者吾舅 ④ 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曰:“何为不去也。 ”曰:“无苛政。 ”夫子曰:“ 小子 ⑤ 识 之,。 ” (选自《礼记檀弓》) 注释:① [式 ]同“轼”,这里作动词用。 ② [子路 ]孔子的学生。 ③ [壹似 重有忧者 ]意思是好像有很悲伤的事情。 ④ [吾舅
( 2)河曲智叟亡以应 3.说明下列句中“之”的用法。 (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 2)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3)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4.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且焉置土石。 B.何陋之有。 C.何以为计
是什么。 答: 6.选文第一段写了蒋氏血泪陈述,通过哪几方面的对比,表明了蒋氏对于捕蛇的差役怎样的看法。 作者通过蒋氏的悲痛的哭诉,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对比: ① 以他 “ 捕蛇独存 ” 和乡邻 “ 十室九空 ”“ 非死则徙 ” ② 以他 “ 弛然而卧 ”“ 熙熙而乐 ” 和 “ 乡邻们被悍吏袭扰得鸡犬不宁 ③ 以他 “ 一岁犯死者二焉 ” 和乡邻们 “ 旦旦有是 ” 蒋氏的看法:
很难移走。 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山不加增”,终究会成功的哲理。 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 8 愚公移山困难有(1)山高而且大;(2)运土石的工具很小;(3)运土石的距离远 、时间长。 这可以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这句话中得知,也从侧面写出了移山的艰难。 9 文中写的这些,都有利于愚公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 具体来说
) [注释 ]①赵简子:春秋末年晋国的六卿之一。 襄子:简子的庶子,庶子是指古时妾所生 的儿子。 后:继承者。 ②无恤:就是襄子。 贱:卑贱,这里系指襄子与简子的长子比,地位低下。 ③以为:即“以之为”,把他立为。 ④社稷:古时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这里指国家。 ⑤异日:有一天。 ⑥知伯:晋国的大贵族。 ⑦批襄子之首:打了襄子一耳光。 ⑧大夫:左右侍臣。 ⑨刺人:杀人。 ⑩处:经过。
) A. 34 B. 274 C. 234 D. 134 3.用边长为 1的正方形纸板 ,制成一副七巧板 (如图 2① ).将它拼成“小天鹅”图案(如图2②),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34 B. 12 C. 5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段中蒋氏大戚,是因 ________________,闻赋而“大戚”
2. 故人不独亲其亲 , 不独子其子 . 3. 使老有所终 , 壮有所用 , 幼有所长 . 4. 男有分 , 女有归 . 5. 货恶其弃于地也 , 不必藏于己 .
亲在那个午后的阳光下所流的汗水。 8.母亲为什么要在毒烈的阳光下卖韭菜。 (用原文回答) 9.文中对母亲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10.文中第( 2)段的画线语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11.文中第( 3)段的画线语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12.文章最后说“我沉默了、奋发了、考学了”,原因是什么。 13.读了这篇短文,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唐代诗人孟郊的诗《 》,这首诗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