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路层
基于packettracer的数据链路层数据格式的分析网络通信基础课程设计
内部计算机可以相互连接。 可以却不能与其它公司连接。 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 计算机之间相互传输的信息对方不能理解。 所以不能互联。 ISO为了更好的使网络应用更为普及,就推出了OSI参考模型。 其含义就是推荐所有公司使用这个规范来控制网络。 这样所有公司都有相同的规范,就能互联了。 其内容如下:第7层应用层—直接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应用程序可以变化,但要包括电子消息传输。
实验2链路层协议分析
络实验 12 实验说明 注 1: 查看在本地连接属性中配置添加协议: NWLINK IPX/SPX/NETBIOS… . 注 2:如何避免多余报文的干扰 将本地连接属性中的协议减少为最必要的: Microsoft网络客户端 Microsoft网络文件和打印机共享 TCP/IP 北航计算机网络实验 13 网络协议分析 以太网链路层报文格式 VLAN的基本配置 VLAN间通信
第二章数据链路层21介绍
P模块发送和接收 IP数据报; 为 ARP模块发送 ARP请求和接收 ARP应答; 为 RARP发送 RARP请求和接收 RARP应答。 TCP/IP支持多种不同的链路层协议,取决于网络所使用的硬件。 例:以太网、令牌环网、 FDDI、 RS_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