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
该《专项施工方案》 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 根据编制依据相关文件法规要求所形成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脚手架构配件的出厂合格证或质量分类合格标志。 脚手架工程的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 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及处理记录。 脚手架工程的施工验收报告。 3kN/ m2 考虑,因此架子上不准堆放成批材料,零星材料可适当堆放。 ,未经安全科同意,不得改动,不得任意解掉架子与柱连接的拉杆和扣件。 ,
合格,连接和挂扣是否紧固可靠。 (2) 安全网的张挂及扶手的设置是否齐全。 (3) 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4)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5) 垂直度、水平度及立杆的沉降是否合格。 (6) 扣件螺栓是否松动,是否超载。 19 第五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一、组织保障 安全保证体系 20 环境保护体 系 21 二、技术措施
脚手架工程的验收,除查验有关文件外,还应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应着重以下各项,并记入施工验收报告。 (1) 构配件和加固件是否齐全,质量是否合格,连接和挂扣是否紧固可靠。 (2) 安全网的张挂及扶手的设置是否齐全。 (3) 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4)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5) 垂直度、水平度及立杆的沉降是否合格。 (6)
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q(lb+a1)2/(2lb)=179。 (+)2/(2179。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39。 =q39。 (lb+a1)2/(2lb)=179。 (+)2/(2179。 )= 四、纵 向水平杆验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由上节可知 F1=Rmax= q=179。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由上节可知 F139。 =Rmax39。 = q39。 =
= ( ) + = = 106/=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 ,满足要求 ! 最大挠度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第 17 页 共 56 页 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 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 度 V1= (100 105)= 集中荷载标准值 P=++=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V1= (100 105)=
Mmax/(γ x 179。 Wx)< [f]=215N/mm2 179。 106/( 179。 108179。 103) =< [f] 满足抗弯要求 抗剪验算 Vmax=12035179。 2=24070N 最大剪应力 τ =Vmax/As=24070/=< [fv]=125N/mm 满足抗弯要求 环锚固抗拔力验算 砼的握裹力: N=π179。 d179。 l179。 τ w≥ kF3/2
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 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 3跨; ( 每侧外伸长度不应小于100mm,但不大于 200mm)。 ⑵ 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⑶ 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
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照下式计算: Nl = Nlw + N0 风荷载标准值 Wk = kN/m2; 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 Aw = m2; 按《规范》 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 (kN), N0= kN;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kN),按照下式计算: Nlw = Wk Aw = kN; 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 Nl = Nlw + N0= kN;
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双扣件;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 kN/m2;脚手架用途 :结构脚手架; 同时施工层数 :1 层; 18 本工程地处辽宁省大连市,基本风压为 kN/m2;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 μz 为 ,风荷载体型系数 μs 为 ; 脚手架计算中考虑风荷载作用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kN/m2):;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kN/m2):;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 (kN/m):;
除脚手架用的垂直运输设备,可结合工程具体情况使用塔吊。 拆除脚手架应一步步进行,由上而下,一步一清地进行拆除,不可两步或两步以上同时拆除。 分段拆除时,高差不应大于两步。 如高差大于两步时,应按脚手架开口进行 加固处理。 登高设施和脚手架与建筑物结构的连接应与脚手架同步进行拆除,不可在脚手架拆除前先行拆除。 剪刀撑的拆除,应先拆中间扣件,再拆两端扣件,由中间人员往下递送或送至垂直运输设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