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底
证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的准确位置。 浇注混凝土时指定专人看管钢筋。 , 锚固长度和加强筋应符合规范要求。 四、混凝土浇筑 , 各种连接件及支撑是否牢固。 2. 墙体钢筋应有可靠的定位与混凝土保护层措施。 3. 应保护好预留洞、预埋件及预埋套管等 : 混凝土浇筑前 , 先均匀浇筑 10cm 水泥砂浆 , 混凝土坍落度要严格控制 , 防止混凝土离析 , 下部振捣应认真操作。 : 振捣时应全部排出气泡 ,
分内容在工艺技术方面的合理性。 Ⅲ、设备材料部审图重点 ① 结合设备采购、技术交流,审查施工图设计中设备的选型是否合理; ② 审查初步设计中材料选型是否合理。 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程序 ①工程 技术 部、设备材料部、 计财部、 监理 单位 、施工单位在收到施工图后要组织有关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的预审,并在七天内将图纸预审中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提交工程 技术部专业工程师 整理汇总。 ②监理单位、工程
沿侧面(含梁及梯步,不含梯脚)漆 15号大红色饰带,其余部位全漆为 1号珍珠白一道 50μ m厚。 钢桥内侧钢板除锈后,涂防锈沥青漆两道,每道厚度为 70μ m。 现场 焊接两侧 50mm范围内不得刷漆,待现场焊接完毕后按规定涂刷。 二 .制作技术措施 为便于运输,本钢桥分三段制作,据来料情况中间节长度为 2023米,制作时桥上底板放在用水平仪超出拱度的平台上进行组装。 放样、下料 :
在输电线路一侧工作时,不论何种情况,机械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应符合安全操作规程要求。 ⑼ 机械应停在坚实 的地基上,如基础承载力不够,应采取走道板等加固措施,不得将挖土机履带与基坑平行 2m停、驶。 运土汽车也不能靠近基坑平行行驶,防止塌方翻车。 ⑽ 电缆两侧 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挖掘。 ⑾ 配合拉铲清坡、清底的工人,不准在机械回转半径下工作。 ⑿ 向汽车上卸土应在车子停稳后进行
,横向每 68米一道,缝宜设置在梁顶上。 铺贴面伸缩缝与水 泥砂伸缩缝宜相互错开,缝可用沥青或汕膏填塞。 屋面基层与突出屋面的结构 (如女儿墙、 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管道等 ) 的连接处和在基层的转角处 (檐口、天沟、斜沟、水落口、屋脊 )均应做成半径为 10 0毫米的半圆弧形。 具体做法见《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 屋面铺架空或坐砌隔热板 (包括粘土大阶砖,砼预制块
)、砖浇水 砌体用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进入砖四边 为宜,含水率为 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 (二)、砂浆搅拌 砂浆配合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 177。 2% ,砂、灰膏控制在 177。 5% 以内,机械搅拌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 2min。 (三)、砌砖墙 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砌法。 排砖摞底:一般外墙第一层砖摞底时
合下列规定: 不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应小于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的一半; 槽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开挖土方时应为177。 20mm;开挖石方时应为 +20mm、 200mm。 管道基础 按设计要求沟底夯实后做 300*100 的细砂垫层。 管道的交叉处理 ①给水管道施工时若与其他管道交叉,应按设计规定进行处理;当设计无规定时
须将每块面砖上口的砂浆刮清,如上口产平,应在面砖下口垫塞小木楔,使上口保持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然后放上灰缝木嵌缝条,进行第二皮面砖粘贴。 贴完一行,把嵌缝条起出刮干净,垫放在面砖上口,依此逐皮向上进行。 粘贴时,应经常用托 线扳通过标准点,检查垂直平整。 起嵌缝条时,动作应轻缓,以防带动面砖。 另一种是逐皮由上向下进行, 按面砖和粘结层厚度,在墙两面挂垂线,先贴一行竖向控制面砖
OM PS29F 分局+热点地区名称+ AP 编号-楼层数 F 12 设备安装工艺检验 设备安装及施工工艺验收按照下表进行: 综合覆盖工程安装检查表 安装要求 符合 不符合 备注 一、设备安装检测 1 设备安装位置、设备型号符合设计方案 2 安装位置应便于调测、维护和散热 3 安装位置附近确保无强电、强磁、强腐蚀性设备 4 安装时用相应安装件牢固固定 5 所有设备单元应安装正确、牢固、无损伤
动灵活。 活动蓖板式风口组装后应能达到安全开召和闭合。 百叶风口的叶片间距应均匀,两端轴的中心应在同一直线上。 手动式风口叶片与边框铆接应松紧适当。 散流器的扩散环和调节环应同轴,轴向间距分布应均匀。 孔板式风口,孔口不得有毛刺,孔径和孔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旋转式风口,活动件应轻便灵活。 球形风口内外球面间的配合应松紧适度,转动自如,风量调节片应能有效地调节风量。 风口活动部分,如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