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
们来进行练习。 二、进行练习 练习十一第 1 题。 ( 1)课件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在书上的方框中填写思考过程。 ( 2)小组交流汇报思考过程。 ( 3)全班交流反馈。 引导学生对“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进行整理。 ( 4)小结:我们在算 9 加几时,可以先把 9 凑成 10,再算 10 加几比较容易。 2
)课件出示主题图,看图说说图中的条件和问题。 追问:你是怎样知道这些信息的。 ( 2)在书上列式计算。 ( 3)说说解题的思考过程。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7+ 5= 12 第 7 题 ( 1)课件出示主题图,直接让学生在书上列式计算。 ( 2)汇报交流,说说自己写的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8+ 6= 14 ( 3)追问:加的 6 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看的。 这题你这什么要用加法算。 第
) =10 ( ) +2=9 5+( ) =9 7+( ) =9 二、进行练习 练习十一第 5题。 ( 1)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计算,填写在书上。 ( 2)全班交流反馈,说说计算时的思路和计算顺序。 ( 4)小结:结合一道题板书小结。 练习十一第 6题。 ( 1)课件分别出示题目。 ( 2)
?怎样算 5+ 8。 ( 6)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5+ 8 的思考过程。 板书凑十法的过程,可以凑 5,也 可以凑 8,还可以由 8+ 5 想到 5+ 8。 凑 5 时问,把 5 凑成十要想到几。 师:小朋友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些办法都不错,我们大伙再议一议。 你最喜欢用什么方法来算 ?为什么 ?(学生回答。 ) 师:做题时,用自己会做的和喜欢的方法做就行。 试一试。
) =9 上课我们做了一些练习,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进行练习 练习十二第 6题。 ( 1)课件依次出示图和问题。 ( 2)引导学生观察后说一说:从图中已经知道什么。 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 3)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算出得数。 ( 4)全班汇报交流,说一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 练习十二第 7题。 ( 1)课件先
+ 4= 11 ( 4)小结:像计算 9+ 5 这样的题目时,得数超过 10,我们可以用“凑十法”凑满 10 后再算。 像第二幅图,在用加法算一共有多少个时,我们可以交换一下位置,列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 加法表 ( 1)课件出示加法表图。 ( 2)竖着读一读第一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你能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斜着看呢。 ( 3)小组讨论、找
拿出 13 根小棒摆在桌子上,再拿出 2 根小棒摆在桌子上(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那合起来是多少根呢。 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先思考,然后和同桌互相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教学中让学生同桌间互相说一下的做法比较容易开展,而且时间效益高。 抽学生上讲台交流算法,学生可能有以下算法 学生曱: 13+2=15,因为 13 再往后数两个数,就是 15。 教师:对,我们在计算加法时
什么发现。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 5)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这种规律。 学生在各自的练习本上表示规律后,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 6)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明确:如果用字母 a、 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b=b+a 教师指出: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板书:加法交换律)。 ( 1)课件出示问题
跟)(课件也出现 27 跟 小棒) 再摆多少根呢。 ( 8 跟)(课件再出现 8 跟小棒) 师追问: 7 跟和 8 跟合起来等于 15 跟,满十了,怎么办呢。 生说(课件演示)把其中 10 跟捆成一捆, ( 新的一捆放在那儿。 )和原来的 2 捆放在一起就是 3 坤, 3 捆就是 3 个十,也就是 30,然后加上剩下的 5 跟就是 35,所以 27+8=35 师: 竖式上怎么写呢。 生
装的,也就是不知道的这个数用括号括起来,表示不知道的意思。 ( 4)这个算式就读做: 8加几等于 10。 ( 5)通过图我们知道了还有 2个没有装,也就是 8 加 2 等于 10。 (教师在黑板上填写。 )如果没有图,你该怎么想 8加几等于 10 呢。 小组讨论。 ( 6)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发表意见。 ( 7)学生说的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分成回答。 ( 8)思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