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
1、第八讲 清朝时期 【 中考考点 】 赖; 5. 红楼梦。 清朝 (1)建立者 :皇太极 (清太宗 ) ( 2)建立时间 :1636年 ( 4)入关时间 :1644年 ,定都北京 (5)结束时间 :1912年 ,由于辛亥革命 ,宣统皇帝退位 . ( 3)建立民族: 满族 一、君主专制制度(皇权)的强化 1、军机处的设立 A、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B、 雍正帝 时设立 乾隆帝 时,彻底取代
1、第六讲 经济重心的南移 和 民族关系 的发展 【 复习要点 】 1民族政权的并立 2.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 经济重心南移 ) 3宋代的都市生活 4四大发明 5. 宋词元曲的流行 五代十国前期形势图 晋 燕 后 梁 前 蜀 岐 党 项 荆南 楚 吴 吴越 闽 南 汉 吐 蕃 南诏 流求 南 海 东 海 契 丹 五代十国 ( 907 960年 ) 大理 吐 蕃 西州回鹘 哈拉汗 东京 上京
“贞观之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治”的局面出现创造了条件 “玄宗”是 ①魏征 ②房玄龄 ③杜如晦 ④姚崇 ⑤宋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武则天、唐玄宗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1史称:“得人者昌”,“失贤则亡”。 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答案:
朝后期的统治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最根本的是 公元 581年,杨坚建隋;隋炀帝时开凿了大运河。 请回答 8— 10题。 8.赵翼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这是因为“隋得天下”是 9.隋朝末年,走水路由余杭到长安,依次要经过的几段人工河是 ①广通渠 ②永济渠 ③通济渠 ④白渠 ⑤江南河 ⑥邗沟 A.②③⑤① B.④③②① C.⑥④①⑤ D.⑤⑥③①
1、第七单元 :明朝时期 考点 考点 考点 3. 本草纲目 考点解读 1、封建社会形成、初步发展, 首次一统 时期 战国、秦汉 2、 封建国家的 分裂和民族融合 时期 三国 、 两晋 、 南北朝 3、 封建社会的 繁荣 发展时期 隋唐 4、 封建国家的再次分裂和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 5、 封建社会的 衰落时期 明清 基础梳理 考点扫描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一 、 明朝的建立
1、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中考考点 】 1 三国鼎立 2 北魏孝文帝改革。 3王羲之和祖冲之。 袁绍 赤壁 208 洛阳 蜀 221年 孙权 建业 280 鲜卑 北魏 北魏、东魏、西魏、 汉 请准确填写下列历史时期: 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 朝 东汉 隋朝 三国 南北朝 朝 东汉 东晋 隋朝 西晋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 曹 操 孙权 荆州 益州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蒿里行 (节选)
1、 隋唐概况 【 中考考点 】 1 隋代大运河。 2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3 隋唐科举制度。 4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5唐诗的盛行 夏 商 西周 东周 秦 西汉 东汉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南朝:宋、齐、梁、陈 隋 前 2070年 前 221年 中国古代主要王朝的兴替 前 1046年 前 202年 镐京 洛邑 咸阳 长安 洛阳 公元 25年 曹丕 孙权 刘备 公元 220 280年
1、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考点 4:西周的分封制 (七上教材第 23 24页) 考点 5: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 (七上教材第 30 40页) 考点 6:商鞅变法 (七上教材第 38 39页) 考点 7: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 (七上教材第 46 49页) 中国古代朝代表 夏 商 五代十国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秦 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 唐 周 宋 南宋 北宋 元 明 清 (西夏
1、第三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 【 中考考点 】 1秦代 中央集权制度 和 巩固国家统一 的措施。 2汉武帝的 大一统。 3丝绸之路。 4造纸术和 史记 5佛教传入中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 决 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古风 ) 请准确填写下列空格中的历史时期: 西周 秦朝 朝 东汉 东周 西汉 秦 燕 赵 魏 韩 齐 楚 从公元前 230年到公元前 221年,秦先后灭掉六国。 1
1、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考点 1. 北京人 (七上教材第 3 4页) 考点 2黄帝的传说 (七上教材第 12 14页) 考点 3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 (七上教材第 7 9页) 考点 1. 北京人 (七上教材第 3 4页) 考 点 解 读 北京人居住的山洞 北京人 你认为 “ 北京人 ” 究竟是猿还是人。 为什么 ?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根据这些想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