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2、故 D 项符合题意。 3有学者指出,两千年前的罗马也是天下国家的观念,也是兼容、宽大而非民族国家的时代。 当时的罗马维系“天下国家”的工具是()A民主政治 B公民大会C罗马法 D贵族共和制答案千多年前即公元 1 世纪后期,罗马发展成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罗马军队所到之处,以罗马法代替当地的习俗法规,罗马法成为维系庞大帝国统治、规范各地统治秩序的工具。 A、B
2、王权 D英国首创了议会制答案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是世袭的;首任内阁首相出现于 1721 年;D 项叙述不能说明题干。 所以 A、C、D 三项不正确。 3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 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 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上满脸都是口水。 ”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A政治上无实权
2、生活中,海洋所起的作用,有了确定的形式,并且升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可知是典型的海洋文明的形成,故选 在材料中未体现“殖民地与母邦形成了不同的文明类型”这一说法,排除 D 项。 2古雅典历史记载:在雅典“公民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 梭伦时期,曾制定一项特别法令,规定任何公民“当发生内争之时,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失去公民权利”。
2、得益于()A政府倾斜政策的推动 B调整国内产业结构C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 D注重技术引进和创新答案答本题主要从题干中“技术引进和创新” “本土化”进行分析,D 项符合题意。 31971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他们同美国竞争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美国更快地发展 B促进自身更加强大C有利于世界和平 D有利于多极化趋势发展答案0 世纪 70
2、判断出是指左宗棠收复新疆。 3光绪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 邓世昌牺牲是在()A三元里抗英中 B黄海海战中C威海卫战役中 D淮海战役中答案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邓世昌下令中炮后倾斜的“致远”舰去撞击日舰,不幸被鱼雷击中沉没,全舰官兵壮烈殉国。 4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2、到严重破坏,故选 C 项。 A、B、D 三项都不能体现“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 ,均排除。 3春帆楼位于日本下关市一座小山丘上,当年谈判的会场依然保存完好;楼前的那块石碑上,还醒目地镌刻着“今之国威之隆,实滥觞于甲午之役”字样。
3、 旗 , 同 时 向 飘 扬 在 凡 尔 赛 的 法 国 三 色 旗 和 飘 扬 在 普 鲁 士 人 占 领 的 炮 台 上 的 德 国 三 色 旗 发 出 挑 战 以 来 , 到 今 天 已 经 过 去 21年 了。
2、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 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A表明了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C实质是“马歇尔计划”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答案947 年 3 月,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表明美国公开与苏联决裂,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3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一箭几雕的目的。
2、观察,认为鸦片贸易只是偶然因素,而西方工业化国家最终打开中国大门是必然趋势。 据此可以判断,只有正确。 2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 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
2、社会变革方案(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新、旧三民主义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也都有付诸实践的考虑,而空想社会主义则没有。 3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 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的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三个最先进的国家”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英、法、美三国B “三种主要思潮”指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C马克思、恩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