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
2、的机构倒塌下来。 为了避免街上的激进分子取而代之,必须立刻建立一种新的机构。 ”这里所说的“新的机构”是 ()据材料分析,“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指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新的机构”建立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成立。 答案:历史性的转折:1917 年俄国革命中写道:“二月革命的胜利是在彼得格勒决定的,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外省以及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和平地接受了 2 月底 3
2、,由尼克松发表言论的时间可以推断 ,材料中所述的“国际大家庭”应指联合国。 197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宣告新中国真正融入了国际大家庭,不再“愤怒地在孤立状态生活”。 答案:列说法正确的有()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一切活动第 26 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和一切权利A. B.C. D.解析
2、干材料中的“联络和合作”,并依据国际工人协会的性质可确定 D 项正确。 答案: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为第一国际确定了正确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 这说明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贯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它们确定了第一国际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说明马克思主义成为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 答案:公社革命”后建立的新政权是 ()3 月 18
2、益,制定特别的法律”B.“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C.“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解放”D.“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十二铜表法条款主要体现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精神,对比四个选项,可知 B 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十二铜表法作为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开端,弥足珍贵。 下列表述正确揭示十二铜表法历史地位的是
2、平地建国,遂达成了政治、经济、社会的三翼齐飞。 美国“择其善者而从之” 在政治上的主要体现是()法、权制衡”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分权制衡”,即中央与地方之间、联邦各机构之间相互制约,故选 B 项。 A、C、D 三项是“分权制衡”原则的具体体现。 答案: 1 月 4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命前俄亥俄州司法部长理查德科德雷为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局长,国会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随后发表声明
3、 ,故 D 项符合题意。 答案: 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资格。 当时,他若想获取政治权利,下列哪条途径可行( )高自身文化素质解析:公元前 6 世纪初正处于梭伦改革时期,梭伦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出任的官职也越高,因此平民可以通过经商致富获取政治权利,故 B 项正确。 答案:陶片放逐法”(如图)的实行
2、要一提到希腊就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家园之感。 这是因为()键信息是“家园之感”, 即 “源头”,故答案选 C 项。 答案:邦间的关系是()希腊各城邦之间一般是平等的邻邦关系,都是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 答案:)最新海量高中、 世纪前后,希腊人先后在各地建立了数以百计的城市国家城邦。 下列关于“城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睦相处,又保持着密切联系解析: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3、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该议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 由此可见()保皇派复辟的道路就此在法律上被阻断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A. B.C. D.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共和国”字样的议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说明了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表述与题干材料含义相矛盾
2、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才能把所谓“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夺回来。 这表明指导思想出现重大失误,其成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主要原因。 故选 C 项。 答案:国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相当活跃;1966 年 7 月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却连续 8 年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国人民代表大会”3.“文化大革命” 中,刘少奇遭到批斗和迫害,最终含冤而死
2、期以来的外交政策,并不是 1979 年以来的政策大调整,与题意不符。 答案:护世界和平作为我国的国策,主要是因为()护世界和平从根本上说是要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争取稳定的国际环境。 答案: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等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