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
2、珠、红宝石、圣女等不抗青枯病品种,在无青枯病流行地区可作为反季节栽培品种,在青枯病较严重的病区,不宜作为栽培品种。 应因地制宜进行品种选择,小面积试种成功后再行推广。 三、田间管理:夏番茄生长期间,正值高温高湿、台风暴雨多或高温烈日曝晒交叉变化的季节,病虫害严重,因此,应选择 24 年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田块,并采用深沟高畦,以利于排水,基肥应增加磷钾比例,控制氮肥用量。 同时,适当密植
2、茄放置的半圆形,将每个番茄放入半圆形,盒的上部用薄膜覆盖。 较好的是将塑料薄膜制具有自粘性的产品,可自动粘接在盒的底部。 据试验,将绿色、果顶端带粉红色及红色的番茄用聚氯乙烯薄膜(米)的薄膜包装,常温下 12 天后,果顶端有粉红色的番茄完全变红,色泽与未包装的番茄经 5 天的相同。 说明可延迟成熟。 另外一些小包装,可用一定透气性的薄膜将装番茄的箩或箱包装后,再放入冷库或地窖等进行贮藏。
2、。 土壤或营养液缺氧,硝酸被氧化成亚硝酸,或是土壤严重酸化,由亚硝酸向硝酸的转化被中止,由于亚硝酸积累引起的中毒也会造成顶端部嫩叶黄化。 三是除草剂的药害。 如果番茄的前作过程中使用过西玛津除草剂,它的顶部嫩叶也会黄化。 四是塑料营养钵引起的药害。 一些厂家生产的塑料营养钵使用原料不规范,杂乱的再生料中混有对番茄有害的化学成分,也可能导致顶部嫩叶黄化。
2、 天后便可恢复生长。 苗期注意保持土壤湿润,苗弱可施 12 次稀粪水。 幼苗长出 2 片真叶时,开始炼苗。 一般冷天、北风天或霜冻天,应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苗;阴雨天,温度不太低时,可在苗床两头掀开塑料薄膜,通风除湿,保持畦面干爽;晴天可日夜揭开塑料薄膜,让幼苗在露地较低的温度下缓慢生长,育成茎粗节密、叶深绿、根系多的矮壮苗。 2 月底至 3 月初天气转暖,苗龄已 3540 天,即可移栽到大田
2、性固形物含量 4656,维生素 C 含量 1101575 毫克/100 克,全糖含量 32377,有机酸049055,糖酸比 5869。 对烟草花叶病毒病抗性强,对晚疫病也有一定耐病性。 一般亩产 5000 公斤左右。 栽培要点:北京地区春季露地栽培,2 月上旬阳畦播种,3 月上旬分苗,4 月下旬定苗。 行株距 5360 厘米 0 厘米。 留 45 穗果打顶。 塑料大棚栽培,l
2、于 1112 月份播种育苗,苗龄 6080 天,作春夏露地栽培,于 45 月育苗,苗龄 30 天;作麦茬番茄栽培,56 月份育苗。 全部育苗,可采用营养钵分苗。 冬春育苗要增温保湿,夏秋育苗要降温。 秧苗生长至相应的苗龄天数时,定植大田。 亩施充足腐熟厩肥、垃圾等有机肥 40005000 千克,发酵菜籽饼 100 千克,氮、磷、钾复合化肥 30 千克。 大田管理过程中,根据植株长相
2、不积墒过多或通气不良,冬季灌水后及时通风,降低空气湿度,促进植株蒸腾,有利于番茄对钙的转运和利用。 他的第三招是采用叶面补钙和根部补钙相结合。 叶面补钙是从第一穗花期开始,每隔一周喷一次 1%的硝酸钙。 根部补钙是在基肥中施用普钙代替磷铵或施硝酸钙 10 公斤/亩。 他通过以上招数基本上防治了番茄脐腐病的发生。 专家点评:农业专家曹一平表示,番茄脐腐病是一种生理性缺钙病症
2、或 3 个花序后,在主干中部选一侧芽培养为主干。 如此连续摘心换头,有刺激植株更新生长的作用,使植株越夏不败秧,坐果多,产量高。 三、及时供水肥炎夏及时供给番茄水肥,是防止败秧的重要措施。 田间忽干忽湿,雨后积水,均会造成大量死秧。 因此,田间土壤温度要基本保持一致。 一般 7 天左右浇水 1 次,在及时供水的同时,隔 1520 天还应追肥 5 公斤左右,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2、 50%的多菌灵或 50%托布津每平方米810 克,拌上营养土撒在床上。 采用加温育苗的苗龄为 7080 天,采用冷床育苗时,苗龄为 100110 天。 五、温度管理在育苗棚内气温 2530、地温为 2225条件下,出苗快而齐,播种后覆地膜保温保湿。 出苗率达 70%后,撤掉地膜,白天棚温保持在 2025以上,晚上 1018以上,低温炼苗,避免徒长。 夜间外界气温低于 4要盖草苫。
2、5570 天。 本茬番茄播种仍在冬季,因此育苗期间一定要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特别是阳畦育苗,或夜间保温条件较差的日光温室,要慎防花芽分化时由于低温引起的畸形花和秃尖苗。 定植后至第一穗花序开花时,外界气温特别是夜间温度仍然较低,要注意防霜冻和及时蘸花保果。 以后随着气温上升。 及时放风、换尼龙防虫网。 当果实进入初熟期,气候条件适宜,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加快,加强水肥管理,要及时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