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
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 1千克 =1000 克。 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 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二、观察
作曲的。 对,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歌曲表达了青年一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田汉先生创作的歌词《毕业歌》。 三、新课教学 作者简介 田汉( 1898~ 1968),原名叫寿昌,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杰出的戏剧家,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我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运动的先驱者,我国早期革命音乐、电
赠一枝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唐 】 王勃 • 城阙( qu232。 )辅三秦, • 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 • 同是宦( hu224。 n)游人。 •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 • 儿女共沾巾。 • 发明电话的是( ); • 发明电报的是( ); • 发明了无线电报的是( );
贯的声音演唱歌词部分,尤其是能够唱好一字多音处;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的衬词部分。 教学用具: 钢琴、课件、凤阳花鼓、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学生听《凤阳花鼓》音乐进教室。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凤阳花鼓》。 观看视频:介绍《凤阳花鼓》的短片。 (设计意图:以敲锣打鼓的形 式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初步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 ) (二)学习歌曲
调整呼吸, 男生读黄色的字, 女生读绿色的字, 白色的字一起读, 老师读红色的字。 整个早晨, 我 一直 看着你 , 怎样 把每一寸 玲珑的晨光 , 变作 七彩的跳跃, 嚼成 松子的果香。 早安,小松鼠 刘可式 乌老师:早安,孩子们 孩子们:早安,乌老师 乌老师:整个早晨, 我一直 看着你们
es and started moving across the sands on all fours. the land was dry amp。 barren no on sto ped to look or help Explanation 1. This account of the wonderful land beyond the Rocky Mountains gave him
1、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语文版 )第六单元复习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湾的 次北固山下 诗中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两句诗是:2、 陶渊明的 饮酒 中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陋室铭 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1、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 雪、卜算子咏梅) 古代诗词三首(木兰诗 、观刈麦、破阵子 ) 现代诗三首 (树、信念、中国的土地) 歌词三首 (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 诵读欣赏 写作:自由作文 综合实践活动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积累一些字词 , 能利用工具书把握诗歌大意
2、) (4)惟吾德馨( ) (5)谈笑有鸿儒( ) (6)无案牍之劳形( ) (7)濯清涟而不妖( ) (8)陶后鲜有闻( ) (9)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10)曳屋许许声( ) 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不同含义。 (1) 庞然大物也( ) (2) 陶后鲜有闻( )然往来视之( ) 屡见不鲜( )(3) 妇抚儿乳( ) (4) 手有百指( )儿含乳啼( ) 不能指其一端( )3、填空。
2、。 二、初读感知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这首民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利用古汉语字典,就文章中一些字词的音义、精彩诗句等内容制作学习卡片,并试着翻译课文。 三、设疑自探1本诗叙述情节详略得当,请作简要分析,并概括这首叙事诗的内容。 2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3本诗是一首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