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及泥沙。 ( 2)用什么物质,可除去污水的臭味。 ( 3)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什么。 (4) 某学生把浑浊的泥水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请你分析造成滤液浑浊的原因有哪些。 你准备如何补救。 . 1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 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 回 答 下 列 问题 : A B C (1)用 C 装置制取氧气 , 过氧化氢溶液应从
(第 11题) (第 12 题) 1 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定 的是( ) A. B. C. D. 1如图,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第 13 题) (第 14 题) A. B. C. D. 1如图,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如图,由已知条件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由 ,可推出 B.由 ,可推出 C.由 ,可推出 D.由 ,可推出
、 某同学在某砖墙前的高处水平抛出一石子 ,石子 在空中 运动的部分轨迹 照片如图所示。 从照片可看出石子恰好垂直打在一倾角为 O37 的斜坡上的 A点。 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 20cm,抛出点到 A点竖直方向刚好相距 100块砖, 求: ( 1) 石子在空中运动 的 时间 t; ( 2) 石子水平抛出的速度 v0。 20. A、 B两小球同时从距地面高为 h=15m处的同一点抛出,
在抗震救灾中,专家搜救队和直升机抢险队在抢救生命和运送物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家搜救队在搜救被困人员时,主要是通过喊话和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先确定被困人员的大 致位置,再进行施救。 这种搜救方式利用了声波传递 的特性。 被困人员通过敲击发出求救信号,声音主要是通过 (选填“气体”或“固体”)传给搜救人员的。 搜救人员在确定被困人员的大致位置时主要利用了人耳的 效应。 14.
t2 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二、填空题 O 沿 y轴方向运动到 y= 4m后,又沿 x轴负方向运动到坐标为( 3, 4)的 B 点,则质点从 O 运 动以 B 通过的路程是 ________m,位 移大小是 _________m。 ,第 2s 内的位移是 6m,则其加速度是 ______m/s2, 5s内的位移是 ________m,它运动最初 18m 的时间是 ______s,速度从
动周期是 s,角速度是 rad/s,叶片端点处的线速度是 m/s。 7.一个圆环,以竖直直径 AB为轴匀速转动,如图所示,则环上 M、 N 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 vM∶ vN=_____;角速度之比 ω M∶ ω N=_____;周期之比 TM∶ TN=_____。 8.如图所示,在轮 B 上固定一同轴小轮 A,轮 B通过皮带带动轮 C,皮带和两轮之间没有滑动, A、 B、 C 三轮的半径依次为
距离. (1)测 x x x3后,点 2速度的表达式 v2= ________. (2)该同学测得的数据是 x1= cm, x2= cm, x3= cm,根据数据求出重力加速度 g= _______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3) 测 量 值 小 于 当 地 的 重 力 加 速 度 真 实 值 的 原 因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源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B.纸带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C.打点计时器连续 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决定 D.如果将交流电源改为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 (2)计算出打下点 4 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________,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 ________. (要求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三
D. 3 2vt 答案: B 解析: 该段时间 t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 vt/2= v+ 7v2 = 4v,前 t2内的位移s1= v1 t2= v+ 4v2 t2= 54vt,后 t2内的位移 s2= v2 t2= 4v+ 7v2 t2= 114 vt,故 Δs= s2- s1= 32vt, B正确. 10. 初速度为 v0的物体以加速度 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S/ t2的比值的大 小 D.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 “ 外推 ” ,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9. 汽车以 l0m/ 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 2s 速度变为 6m/ s,求: ( 1)刹车后 2s 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 2)刹车后前进 9m 所用的时间; ( 3)刹车后 8s 内前进的距离。 10. 汽车以 10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