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
较赞赏隐逸生活。 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敛性质。 二、 道家思想对中国自然宇宙观及人与自然关系观念的影响。 道家强调顺其自然, 尊崇自然规律 , 提倡自然无为 ,这也就是要求我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世界本原的问题上,先秦道家以“自然”之“道”作为宇宙和世界的本原,用非神力的“道”来解释世间万物的运动变化。 三、 道家思想对个人
) .中心思想是政事清简,即不扰民,或愚民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元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2) .具体内容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使民有什佰之器而不用,绝巧弃利 绝弃圣智,统仁弃义 道家政治思想 三 .柔弱谦下的为政策略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不自见则明,不自是则彰,不自伐,故有功,
出版社, 1986年初版;台北:里仁書局,1992年 9月初版, 1996年 7月初版 2刷。 、康慶合著 《 二十世紀中國莊學 》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20年 3月 1版 1刷。 上課方式及規定 「提問與討論」方式進行,並不考試,故每週必點名,期中期末考時照樣上課。 基於討論課所需,開學時必填寫一份「問卷卡」,並繳交「大頭照」一張。 ,亦不准趴下睡覺。
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合抱之木,生于毫米;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慎终如始”,才能避免全部工作“于几成而败之”。 如何看待老子的“有为”和“无为”。 第三后 动制敌 —— 以弱胜强的战略、策略。 《老子》的“弱用’思想,除了要求“以正治国”外,还要求“以奇用兵”,即后敌而动。 伺机制敌的原则。 “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这里
,有生于无。 ” 四十二章: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 郭店楚墓竹简 老子 》 甲组: “ 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 ”。 所谓 “ 道生一 ” 之义 三十九章: “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 《 管子 内业 》 谓气: “ 和乃生,不和不生 ”。 平等义 《 庄子 天下篇 》 :
抱之木,生于毫米;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 行,始于足下”。 “慎终如始”,才能避免全部工作“于几成而败之”。 如何看待老子的“有为”和“无为”。 第三后动制 敌 —— 以弱胜强的战略、策略。 《老子》的“弱用’思想,除了要求“以正治国”外,还要求“以奇用兵”,即后敌而动。 伺机制敌的原则。 “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这里,‘主”指先发进攻,“客’指后发应战或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