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耐斯(大豆) 【商品名称】禾耐斯(圣农施)(通用名称】乙草胺(加工剂型】90禾耐斯(圣农施、乙草胺)乳油、50乙草胺乳油【用药量】土壤有机质含量 6以下,每公顷用 90禾耐斯。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砂质土、低洼地及水分好的条件下用低药量;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质地黏重、岗地及干旱条件下用高药量。 土壤有机质含量 6以上时,90禾耐斯 ,用药量随有机质含量增高而增加。 华东、华南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号 该品种由山东省农技研究所农艺师田素华,历时 5 年,经单株系谱选育出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以其高产、优质、高抗倒伏而著称。 特征特性直立型,亚有限结荚习性。 株高 120160茎粗壮坚硬,分枝稀植 36 个、密植 12 个,且根系分布深,抗倒伏性强(可抗 68 级大风)。 叶片在植株上的分布为:中下部为卵圆型,上部为披针型,叶色浓绿,株型紧凑,光合作用积累营养物质多。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中大豆 1、品种来源。 是中国科学院 1998 年从国外引进的一个超高产大豆新品种。 2、特征特性。 生育期 125 天,株高 80120 厘米,长势强、分枝多、主茎突出、侧枝粗壮,结荚部位低。 一般单株分枝 520 个,株结荚 300500 个,稀植情况下最多可达 1500 个,产净豆 斤,高的可达 斤。 角灰黄色,每荚23 粒,子粒金黄色,光泽度好,圆粒,豆脐浅褐色,百粒重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292该品种具有稳产高产、荚大粒满、早熟质佳等特点。 株型紧凑、株高 35米,分枝数 ,单株有效荚数 20。 鲜荚呈嫩黄绿色、灰毛,以二粒荚为主,荚大小均匀,外形美。 百荚鲜重 250 克左右,亩产鲜荚 500斤。 播后 72 天可摘鲜荚。 豆荚采收期、保鲜期均较长,台 292 鲜荚,鲜豆肉酥香,既可速冻出口创汇又可丰富国内市场。 2、台 75该品种株型紧凑、株高 50米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黄籽豆和五月半品种来源:菜用大豆(毛豆)的两个优良地方品种黄籽豆和五月半。 特征特性:黄籽豆株高约 50型紧凑直立,分枝少,结荚多,花白色。 青荚绿色,平均荚长 上茸毛灰白色,多数荚含种子 2 粒,单荚重约 豆粒浅绿色,粒大饱满,质脆嫩。 每 100g 青豆粒含干物质28g、蛋白质 熟种子圆粒,黄色。 百粒重 20g。 早熟,在华北地区夏播生育期(自播种至采收青荚)约 70 天
2、豆生产的重要因素;该区春季大风天数较多。 春季和夏初降水较少对大豆生长发育亦有较大影响。 由于该区大豆种植比例高达 4070%,重迎茬 5095%,重迎茬问题是大豆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针对该区气候特点和生产中的问题,我们经过六年大豆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的试验和示范,总结了以机械为载体,以早作为基本耕作形式,以促早熟为中心环节的大豆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正(迎)茬伏秋早耕埴,良种包衣细精选
2、下,连续 4 天以上的情况才有可能发病较重。 2、湿度条件在我县每年的 7 月 25 日8 月 5 日之间,在日平均湿度 85%以上时,持续 5 天以上才可能发病,低于 80%,大豆基本不发病。 如果在这一期间,降雨量较大的情况下就会增加大豆田间湿度,如果是连续的阴雨天,降雨量超过300间日平均湿度就会达到 85%以上,如果此时气温较高,会增加地表水的蒸发,降低湿度,降低感病机会。 3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黑豆具有补肾养血、清热解毒、乌发明目、延年益寿之功效。 自古就有欲长寿吃黑豆之说,长期食用可降低胆固醇,防止肥胖和动脉硬化。 近年来,黑珍珠豆广泛用于培植活体芽菜、黑豆腐、榨油等。 特征特性:黑珍珠大豆,扁圆形,粒较大,百粒重 30,皮油黑,肉色碧绿,富含植物蛋白、卵磷脂、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钙质等,尤其是多咱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高。 该品种生育期 110,一般株高 70米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1(大豆) 黑农 41(哈 91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采用先进的高光效育种技术育成。 于 1987年用 603原原种风干种子,组合号 87大豆高光效育种程序和方法育成。 特征特性黑农 41植株较高大,株高 95100 厘米,株型收敛,有分枝能力,亚有限结荚习性,上下结荚均匀,白花、灰毛、披针形叶,三、四粒荚多,百粒重 1820克,籽粒圆形,种皮浓黄色,脐黄色,外观品质优质。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腐病在黑龙江省大豆产区普遍发生,田间一般病株率为 30%40%,低洼地和重茬地病株率可达 70%以上,最高死苗率在 15%以上。 东部地区重于西部地区,其中以东部土壤潮湿地区发生最重。 一般年份大豆生育前期(开花期以前)病株率为 75%左右,病情指数为 35%50%,多雨年份病情指数可达 60%以上。 大豆根腐病发病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菌源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