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2、的水平拉力使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了 10m,用时 8s,丙用 100N 的水平拉力使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了 20m,用时 5s,(1) 甲乙丙分别做了多少功。 (2) 甲和乙相比较,谁做功比较快。 如何比较的。 (3) 甲和丙相比较,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理由是什么。 (4) 小组讨论,总结出比较做功快慢有哪几种方法。 (5) 如图,是小丽和爷爷比赛爬楼梯的情形,他们做的功相同吗。
2、物体具有动能。 举例说明。 什么样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举例说明。 什么样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举例说明。 1、 势能包含哪些形式的能。 四、合作探究(18一)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1、 提出问题:物体的动能可以改变吗。 如何改变。 2、猜想:影响动能的因素可能有。 3、设计实验:a 探究动能 与质量的关系时,应如何操作。 b 同样的方法如何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c
2、读 1 你能否总结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可能存在的的关系。 并说说你猜想的依据。 2 学生交流展示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验。 说说感受。 环节二1 阅读 5 页(例题上面) ,设计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 结合 课本 写出实验步骤, (尽量不用课本原话,也可另有其它设计)。 2 展示实验设计和设计实验记录表格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展示交流:两生配合演示
3、械工作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份额越多越好。 它反映了机械的一种性能 ,物理学中表示为机械效率。 阅读书本了解:1、什么是机械效率。 _2、机械效率的公式:_3、机械效率为什么总小于 1。 _探究三: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0阅读 内容,并完成下 列问题1、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是什么。 2、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3、实验 1:保持动滑轮重一定,改变钩码重力。
2、向下吹气。 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1)在纸的内侧与外侧,哪一侧空气流动快。 (2)纸是保持静止还是运动。 如果运动,向哪一侧运动。 (3)说明纸的哪一侧 的压力大。 哪一侧的压强大。 (4)你能总结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吗。 例 自来水流过玻 璃管,在 A,B, 处,压强最小的是 处。 环节二、飞机的升力演示:把机翼模型放在鼓风机的风口 处,打开鼓风机,让“飞机升空 ”。
2、?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目标展示展示学习目标环节一浮力的存在1 阅读 50 页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作用)。 思考(1) 、你是怎样理解浮力的。 (2) 、你怎样用已有器材证明浮力是存在的呢。 (A 类:乒乓球、泡沫、钢针、烧杯、水 B 类:弹簧测力计、细线、小石块、圆柱体组、烧杯、水 )2 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3 展示与交流4 结合实验、交流: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
3、实验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需要测量的数据有哪些。 _自己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并分析:(1)使用定滑轮 (能/不能)省力;使用动滑轮 (能/不能)省力; (2)使用定滑轮 (能/不能)省距离。 使用动滑轮 (能/不能)省距离。 (3)要想改变_使用定滑轮,要想改变_使用动滑轮。 探究二、 滑轮组(18活中,单独使用一种滑轮不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怎样做才能更好的共人们利用。 1、滑轮组的构成
2、到自己的鼻子附近,稳定后松手,小球会向前摆去,当小球摆回时会碰到鼻子吗。 为什么?二、 目标展示(2、 自主探究(8组参照课本 71页图乙操作单摆实验,结合课本完成下列题目:1、 机械能包含哪些形式的能。 2、 单摆下落时,重力势能变了吗。 为什么。 动能变了吗。 为什么。 能的转化是怎样的。 3、单摆上升时,重力势能变化了吗。 为什么。 动能变化了吗。 为什么。 能的转化是怎样的。 4
2、块的移动做了贡献。 哪些力没有对木块的移动做贡献。 对木块的移动做贡献的力是不是 也有 功呢。 物理学中有是如何定义功的呢。 二、 目标展示(2、自主学习:(8、观察课本 63 页 乙两图受力及物体移动方向的共同特点: ,甲乙两图力及物体移动方向的特点。 2、如果一个 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 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3、所以 力学中所说的功必须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 ,另一个是:。 四
3、大压强而设计的。 是如何减小或增大压强的。 轻松反馈(10了增大压强的是( )A 书包带很宽 B 铁轨铺在枕木上 C 刀磨得很薄 D 内二氧化碳给瓶盖一个 14瓶盖的面积 为 7瓶盖受到的压强是( )A. 0 B. 2 C. 200 D. 2 在 用 螺 丝 固 定 物 体 时 ,往 往 在 螺 丝 下 面 垫 上 一 个 垫 圈 ,这 样 做 的 目 的 是 ( )A 美观 B 减小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