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渝线项目策划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m跨度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 T梁。 货线时速 160km及以下,采用《通桥( 2020) 2101》 24m、 32m跨度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 T梁。 大中桥设置双侧人行道,除主跨大于 80m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采用整体桥面(人行道与道碴共用桥面)外,其它桥梁采用外设人行道角钢支架的形式。 桥墩类型采用圆型实体(空心)吨,墩高大于 30m者采用空心墩,小于 30m者采用实体墩,双线桥台一般采用 T型空心桥台,单线采用 T型实体桥台。 施工内容包括:墩台基础明挖、钻孔桩施工,墩台施工,特殊结构连续梁施工,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等。 本段 DK943+958 新井口嘉陵江双线特大桥(含四线桥)跨越嘉陵江、既有厂区、既有铁路及城市干道,双线桥,其中跨越嘉陵江处,与兴隆场至井口的货车外绕双线合修为四线桥,两条客车线设计时速 200km/ h,两条货车线设计时速为 120km/ h,曲线半径 5000m、平坡。 客车双线中心到货车双线中心的间距为 ,四线桥桥面高程比既有桥桥面高。 四线桥的结构形式为矮塔斜拉桥,塔 高 30m,采用三索面加劲的连续刚构桥。 该工程为我公司范围的重点、难点工程。 桥梁工程总体施工安排 施工区段划分 根据桥涵的分布特点和工程量均衡的原则,划分为 3个区段:嘉陵江(嘉陵江河西岸 72墩始)至重庆北段内、嘉陵江货线桥(自嘉陵江中心至货线小里程方向含四线墩)、嘉陵江客线桥至 DK937段。 为便于施工管理,根据桥梁、涵洞分布位置,共安排桥涵施工作业架子队 5个:嘉陵江特大桥客货线设 3个桥梁架子队,黄角树、金州大道特大桥各设架子队 1个,开辟多个作业面同时施工,进行平行流水作业。 各架子队 下设基础组、钢筋组、模板组、混凝土组、支架现浇组、悬灌组、附属工程组等。 工期安排 9 2020年 7月 20日开始施工准备, 2020年 9月 20 日 正式 开工, 至 2020年 9月 13日本标段桥涵工程主体全部完成。 各项目分部可根据现场情况以及图纸到位情况制定开工项目和施工安排,建议优先安排黄角树、金州两特大桥和长口沟水库大桥开工,嘉陵江特大桥优先安排拆迁影响较小的墩台施工,其他工点根据图纸到位情况和现场拆迁情况尽快安排施工。 桥梁工程 施工方案 基础工程 本段桥梁工程基础形式主要为钻孔桩配承台基础、明 挖基础两种。 明挖基础大部分位于旱地,钻孔灌注桩有旱地桩、水中桩。 钻孔桩大部分位于陆上,部分位于水中,施工时陆上桩 采用 旋挖钻机或冲击 钻 机 成孔,导管 法 灌注水下混凝土 ,浅水地段水中桩草袋围堰筑岛进行陆上施工,深水桩搭设水上作业平台及栈桥,采用旋转冲击钻机,其余同陆上作业。 明挖基础与 承台 基坑 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 ,人工配合。 无水承台模 板 采用组合钢模, 浅水承台开挖采用草袋围堰法施工,视地下水位高低采用抽水、井点降水方案施工 水中承台开挖采用钢板桩围堰和钢吊箱围堰施工,承台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 钢筋在加工场制作现场绑扎。 混凝土集中拌合,混凝土输送车运输,输送泵泵送入模。 墩台工程 本段桥梁桥台采用单线矩形空心桥台,桥墩主要是圆端形实体(空心)墩,圆端形桥墩墩台均 采用组合钢模 板浇筑,如采用整体定型钢模板时视桥墩高度可 整体 浇筑或分段浇筑成型。 20m以上高墩采用爬模施工。 材料、机具的垂直运输采用附墩塔式起重机运输。 首先进行爬模组装调试,在钢筋绑扎校正模板后,用砼输送泵浇筑砼,在砼强度达到 8Mpa以上时提升施工平台、爬升翻模浇筑下一模砼,如此循环直至墩顶。 浅水地段采用换填片石或草袋码边填级配碎石 (砂砾 )作为施工便道,墩身施 工处草袋围堰筑岛进行陆上施工。 梁部工程 本段特殊孔跨桥梁梁部结构主要采用大跨度连续梁。 全标段共有大跨度连续梁 7处, (32+48+32)m 连续梁3处, (32+56+32)m连续梁 1处, (40+2*64+40)m连续梁 2处, (48+88+48)m连续梁 1处,采用悬臂灌注施工。 另外还有 (118+228+118)m矮塔斜拉 1处, 1128m简支钢桁梁一处,( 72+2*128+72)连续刚构 1处,( 56+2*96+52)连续刚构 1处。 其中简支钢桁梁采用拖拉架设法施工,矮塔斜拉桥采用主塔墩梁固结的形式,斜拉桥 主桥梁部采用悬臂灌注法施工。 斜拉桥施工先利用整体定型钢模板将主墩墩身浇注至墩顶材料分界面, 0号块施工,可利用在桥墩预埋支架进行现浇,强度允许后在 0块完成挂蓝拼装。 经预压后依次悬臂对称灌注边跨和中跨 1号块~ N号块标准段, 10 浇筑完毕一个梁段,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张拉该段预应力钢束,移动挂篮进行下一阶段施工。 边跨现浇段采用贝雷架施工。 连续梁合拢按先合拢边跨,最后合拢中跨。 边跨合拢时临时锁定主梁,灌注边跨合拢段,强度允许后,解除边墩现浇段支座的临时锁定,张拉该段预应力钢束;中跨合拢时在主梁跨中合拢段两侧梁体的 底板及顶板上设钢支撑并施加设计对顶力,将主梁临时锁定后,灌注中跨合拢段,强度允许后,解除临时锁定,张拉并锚固全部剩余纵向预应力钢束。 普通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时, 0块需与主墩采用硫磺混凝土临时固结, 0块及悬浇标准段的施工与连续刚构相同,主跨与边跨均合拢后,需拆除 0块与主墩间的临时固结,完成连续梁受力体系的转换。 连续梁及连续钢构混凝土均由拌和站集中拌制,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泵送入模。 桥梁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基础工程施工 ( 1)扩大基础施工 基础土方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修整;基础 石方采用松动爆破法开挖,严格控制装药量,以保证基岩的完整性不被破坏。 ( 2)钻孔桩基础施工 根据工期要求、钻孔桩地质条件、桩基础根数、桩径及设计总延米,统筹安排钻机型号和钻机数量,合理采用旋挖钻、反循环回旋钻和冲击钻机成孔。 在地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采用旋挖钻。 对于粘土、砂层、砂卵石层及软质岩石中,选择能快速成孔的旋挖钻机;对于硬质基岩中,采用冲击钻机冲击成孔。 复杂地质条件下钻孔桩施工最重要的是实现快速成桩,选择既能在第四纪沉积层中高效钻进,又能在基岩中快速成孔的旋转冲击双功能反循环钻机。 施工中尽量先施 工控制路基填筑桥台处、现浇连续梁处、钢桁架处钻孔桩,然后分段按流水线法推进。 钻进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出现塌孔、卡钻、掉钻等现象。 位于旱地上的墩台钻孔桩施工按陆上钻孔要求进行施工,水中基础根据各墩位水文条件和承台位置,水深小于 3m处,计划采用围堰方法施工,嘉陵江中主桥基础采用双层钢围堰的方法施工。 围堰:水中墩基础视桩位处水深分别采用钢板桩围堰、钢吊箱围堰、编织袋围堰筑岛等,旱地桩基采取清表后平整场地并压实。 浅水墩基础周围采用换填片石或编织袋码边填级配碎石 (砂砾 )作为施工便道,深水中墩基础搭设施工平台和施 工便桥,早地墩基础施工采取清表回填平整并压实作为施工便道。 ( 3)承台施工 陆上承台采取人工配合机械施工,挖掘机放坡开挖,人工配合清底、凿除桩头,受条件限制时先支护再开挖,水中承台施工混凝土围堰防护。 钢筋在加工区集中加工,平板车运至现场,承台钢筋现场绑扎,模板采用定型厂制钢模,承台模板支撑方式为外加固,支撑点放置在基坑和支护模板内侧。 11 承台混凝土用汽车泵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捧振捣密实,连续分层浇筑,不留施工缝。 墩台身施工 ( 1)模板设计、制作 墩身模板采用大块整体钢模板,墩帽使用整体定型钢模板。 墩 身模板在工厂加工,每节高 ,由厚 5mm~8mm的 A3钢板和角钢、槽钢等型钢加劲制作,背后设加劲肋,加劲肋上预留拉杆的位置。 模板间的接口采用企口对接,粘贴止浆双面胶带,用螺栓连接。 ( 2)墩(台)身施工 施工准备→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 ( 3)钢桁梁施工 本段 1128m简支钢桁梁位于 DHK10+,位于 4243墩上,上跨渝怀线,桥高 59m。 采用拖拉架设法施工。 根据现场情况,结合桥址地形,设立杆件存放场地、杆件预拼装场地、喷砂场、油漆房、临时生 产房屋及各种水电管路。 钢梁杆件的运输采用铁路运输,利用要点时间,在桥位处采用吊车人工配合进行卸车。 梁架设利用“天窗”时间封锁既有渝利线进行施工。 ( 4) 桥梁相关配套工程施工 钢栏杆 :人行道栏杆在各架子队驻地集中制作,随架梁进度跟进安装,混凝土人行步板采用集中预制,汽车运输,人工安装。 电缆槽 : 随铺架进度,待栏杆完毕后安装,路堤、路堑与桥梁过渡段电缆槽应平顺连接。 综合接地施工 :按设计要求根据施工进度预埋完善。 小桥涵工程施工 小桥涵工程由桥梁架子队按各自施工范围,多开作业面,组织平行流水施工。 施工应靠 前安排,以便为路基尽早连续成型创造条件。 虹吸管在预制场集中预制、汽车运至现场、人工配合吊机安装。 孔径 4m 及以上盖板涵采用原位分节现浇施工,边墙及顶板施工外露面模板采用大块钢模,隐蔽面采用组合钢模,交通涵边墙模板采用无内拉杆设计(满堂支架内支顶、竖向型钢外加固),以保证外露面美观。 混凝土于拌和站集中拌制,搅拌车运输,泵送或吊机提吊浇筑。 孔径 4m以下盖板在预制场集中预制,拌和站拌制混凝土,振动器振捣密实。 安装时用汽车运至施工地点,汽车吊吊装就位。 开工前必须对施工地点的地上设施、地下建筑物(如地下管线、其他 障碍物)和拆迁情况进行周密调查,联系产权单位,签定安全协议,探测出其位置走向予以明示,或做相应的改移和架空防护。 排水涵采用设置导流管的方式实施过渡。 12 新井口嘉陵江双线线特大桥(含四线桥)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该桥位于重庆市重庆枢纽内,属蔡家至重庆北段,横跨嘉陵江,嘉陵江河道微弯曲,河床宽约 300 米 ,阶地发育 ,两岸岸坡局部有基岩出露 ,自然岸坡为 20186。 ~ 60186。 ,地面高程约 ~ ,相对高差小于 115m。 坡面植被不发育。 嘉陵江为 III级航道,系通航控制。 水流方向与线路法线的交角为 4度。 桥区河段处于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上段。 桥高约为 108m,最高通航水位: ,最低通航水位:。 本桥跨越嘉陵江、既有厂区、既有铁路渝怀线、 212国道及城市主干道,区内有公路直通桥下,交通方便,嘉陵江两岸民房及厂房密集,人口稠密,经济及文化相对发达。 工程地质资料 主要持力层为泥岩夹砂岩和砂岩。 地表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 Q4ml)、冲积层( Q4al)、冲洪积层( Q4al+ pl)、坡残积层( Q4dl+ el)土层;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 J2s)泥岩夹砂岩和砂岩层。 根据 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测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设计概况 全桥孔跨布置: 5*32+(32+48+32)连续梁 +11*32+3*24+2*32+( 72+2*128+72)连续梁 +1*32+( 56+2*96+52)连续梁 +7*32+(32+48+32)连续梁 +5*32+1*24+9*32+3*24+10*32+( 118+228+118)矮塔斜拉砼桥 +6*32+2*24m 桥梁中心里程: DK943+958,桥全长。 本桥采用矩形空 心桥台,圆端型空心桥墩,基础采用 、 、 (挖)孔桩。 矮塔斜拉桥部分主桥梁部采用悬臂法施工,边挂索边悬灌。 施工安排: 桥涵架子队按照平行流水展开施工,施工范围内桥梁下部结构按先台、后墩,先水中墩、后陆上墩,先连续梁墩台施工、后其它墩台的顺序,对工期要求较紧的墩台,采取先安排开工,基桩基础优先选择旋挖钻机施工,每墩安排两台钻机,同时展开施工。 尽快为连续梁施工提供工作场地及作业面;连续梁施工按先大、后小的原则组织施工,尽快形成下部结构及上部连续梁施工,相互依托的大干格局。 水中 和河滩地的桥梁基础施工安排尽量避开汛期,如安排在汛期施工采取防洪度汛措施,确保基础施工的安全。 本桥共有连续梁 4联,矮塔斜拉桥一处,拟分 5个作业面施工。 其细分如下: 第一作业面:负责 0台 23墩范围施工,其中 58墩为( 32+48+32) m连续梁范围,本着先大后小,先难后易得原则,施工时优先进行连续梁下 58墩基础及墩台身施工,以及时进行上部连续梁的浇注。 然后进行其余一般墩柱基础及墩柱身的施工,形成流水作业的局面。 第二作业面:负责 24墩 33墩范围施工,本作业面内共 2 联连续梁,其中 24墩 28墩范围为 13 ( 72+2*128+72) m 连续刚构, 2933墩范围为( 56+2*96+52)连续刚构,由于本作业面内只此 2 联连续梁,根据架梁工期的要求,本作业面内 2联连续梁下部基础工程同时进行,形成流水作业的局面。 第三作业面:负责 34墩 60范围施工,其中 4043墩范围为 (32+48+32)连续梁,本着先大后小,先难后易的原则,优先进行连续梁下 4043墩的基础及墩身的施工,以及时进行上部连续梁的浇注。 然后进行其余一般墩柱基础及墩柱身的施工,形成流水作业的局面。 第四作业面:负责 7174墩范围施工。 7174墩范围为四线矮塔斜拉桥,难度大,施工条件差,周期长,故本作业面只施工矮塔斜拉桥。 其中 71墩及 74墩为陆地墩, 72墩位于嘉陵江浅滩上, 73墩位于嘉陵江深水中,本着先难后易的原则,优先进行 72墩及 73墩主墩基础及墩身施工,然后进行矮塔上塔柱施工,同时71墩及 74墩基础进行施工,形成流水作业的局面,以满足矮塔斜拉桥箱梁及挂索的施工。兰渝线项目策划书(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