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式密码电子锁的设计与制作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报警时间 后 , 由于 G5的与非门 3脚输出为零,输入到 G4,经过 G4 与非门,输出为 1,对电容 C4进行充电,当 C4充满电后,输入到 G5 的 3 脚,使之成为高电平,在经过 G4与非门,输出为 0,扬声器停止鸣叫,此时充放电结束 ,电路恢复正常。 电源电路 图 电源电路图 8 电路原理:上图为密码锁电路的外接电 源原理图,主要由 MC78L12 三端稳压器、变压器、整流二极管及电容组成。 电源电路接 220V 交流电后,经变压器转换成 12V交流电,接着送整流二极管转换成 12V 直流电、再由电容滤波和 MC78L12 三端稳压器稳压后提供 12V 直流电。 9 4 电路 原理 图 主 功能介绍 ( 1)按按钮输入密码,初始密码为 3879,输完后直接开锁,若输入密码长度小于 4位或大于 4位,则不能开锁。 ( 2)只有输入正确的密码,电路才能正常运行,通过门电路实现对门锁的控制。 ( 3)当输入密码错误时,会发出提示音,并且报警,蜂鸣器长鸣。 ( 4)本设计均采用集成电路,线路简单,调试方便,利于维护,成本较低,性能稳定。 总 电路 图 总电路图 见附录 E所示,其工作原理如下 : 工作时接通电源 VDD,由 Co、 Ro 组成微分电路即开机清零电路使所有 D触发器清零 这是由于 Co 两端电压不能突变,而 Ro 上产生高电平,使 Ro恢复为零, D触发器可工 作。 在左边第一个触发器的 D1 输入端始终接高电平为 1,若按序号 3879 依次逐个按 动触发按钮,为 CP1— CP4 逐个提供 CP 脉冲信号,可使 Q1 到 Q4 依次传递 1状态信息, 当 Q4=1 时,通过 VT1 导通驱动继电器 KA得电,使得如 图所示门锁中栓吸入,门锁打 开。 VD2 用于保护 VT1 不受 KA 失电时线圈产生自感电势高压而损坏。 当任何一个输入 端为正脉冲信号时,则输出也为正脉冲信号,均可将 D触发器清零复位 , 分析如下 : :当 Q4=1 时,则 Q4=0 时,通过 G3反相后出 1,再经 R C1 延1S 经 G2改善波形后输入到 G1 进行对各触发器自动清零,这时 Q4=0,使继电器 KA 失电,门栓弹出,门锁住。 :对非编码按钮其上端并联在一起,若误操作触摸其中任一按钮会使 A点出 1,经 C R7微分电路产生正脉输入到门对触发器,门锁不 能打开。 :按住 “0” 号按钮不放。 使 B 点出 1,通过 C R8 微分电路产生正脉冲实现清零。 通过 VT2 放大电路驱动扬声器发出声响。 当手指松开 “0”号按钮时,声响停止。 10 此设计 的 不足 本密码锁其实存在一些问题,密码原理过于简单,容易被破解, 10 位的密码换成了 4位的,破解工作大大降低,也就是保险力度不够,要对密码电路更行改进,而且要对锁具进行机械加密,这样,安全性就大大的提高了。 注:市面上的触摸开关由于价格昂贵,不能大批量采购,故采用按钮开关代替触摸开关,实现对电路的控制。 11 5 主 元器件的介绍 D 触发器的介绍 图 D触发器逻辑符号 D 触发器的逻辑符号 上图为 D触发器的逻辑符号。 输入端由时钟信号端 CP、数据信号端 D、反向复位端 Rd 和反相置位端 Sd组成, Rd、 Sd控制信号分别从方框小圆圈处输入,表示低电平控制信号有效。 D触发器输出端由两个互为反相的 Q 端和 Q非端组成。 D 触发器工作波形图 下 图为 D触发器工作波形图。 在时钟端 CP第 1个时钟脉冲信号上跳沿到来之时,触发器会发生翻转,其翻转的状态由 D 端信号电平高低来决定,此时 D 端为低电平,触发器还翻转在 Q端为低电平、 Q 为高电平状态。 在 t2时刻,虽然 D端所施加的数据信号由低电平跃升到高电平,但并不能使触发器发生翻转,直到 t3 时刻,也就是 CP端第 2 个时钟脉冲信号上跳沿到来之时,触发器才会发生翻转,由于上跳沿时刻之前D 端为高电平, Q 端翻转到高电平。 在 t3~t4 时刻之间,尽管数据端 D 的信号已由高电平下跌到低电平,在 t5 时刻 CP 脉冲信号由高电平跌至低电平,但是 D触发器始终处于保持状态,直到 t6时刻第 3个脉冲信号上跳沿到来之时,触发器才会发生翻转,由于 D 端为低电平, D触发器翻转到低电平状态。 图 工作波形图 12 D 触发电路 它是由具有 Set 和复位的 2个 D型触发器 构 成的。 对 D输入施加的信息以时钟脉冲的低电平读入以高电平传输到输出 Q。 引脚 主要功能 引脚 主要功能 1 数据出 1 8 置位入 2 2 数据出 1 9 数据入 2 3 时钟入 1 10 清除入 4 清除入 11 时钟入 2 5 数据入 1 12 数据出 2 6 置位入 1 13 数据出 2 7 电源地 14 电源 CD4013 引脚 简介 一个 D 有 6 个端子: 2 个输出, 4 个控制。 4 个控制分别是 R、 S、 CP、 D。 R 和 S不能同时为高电平。 当 R 为 S为 0时,输出 Q 一定为 0,因此 R 可称为复位端。 当S 为 R 为 0时,输出 Q 一定为 1。 当 R、 S均为 0时, Q 在 CP 端有脉冲上升沿到来时动作,具体是 Q=D,即若 D 为 1 则 Q 也为 1, 若 D为 0则 Q也为 0。 电路 中双 D触器 ,有两个 ,每个可用作单线关控制 ,按一下开 ,再按一下关 ,重复 .也可按制 4路 CD4011 集成块 CD4011 集成块管脚功能: 1A 数据输入端 2A 数据输入端 3A 数据输入端 4A 数据输入端 1B 数据输入端 2B 数据输入端 3B 数据输入端 4B 数据输入端 CD4011 功能及真值表 : 四 2输入与非门 CMOS 芯片 逻辑表达式: Y = 真值表 13 图 4011真值表 (1)当 X=0、 Y=0时,将使两个 NAND 门之输出均为 1,违反触发器之功用,故禁止使用。 如真值表第一列。 (2)当 X=0、 Y=1 时,由于 X=1 导致 NANDA 的输出为” 1”,使得 NANDB 的两个输入均为” 1”,因此 NANDB的输出为” 0”,如真值表第二列。 (3)当 X= Y=0 时,由于 Y=0 导致 NANDB 的输出为” 1”,使得 NAND1 的两个输入均为”” 1,因此 NANDA的输出为” 0”,如真值表第三列。 (4)当 X= Y=1时,因为一个”” 1 不影响 NAND 门的输出,所以两个 NAND 门的输出均不改变状态,如真值表第四列。 CD4011 电气特性 : VDD 电压范围:- to 18V 功耗:双列普通封装 700mW 小型封装 500mW 工作温度范围: CD4011BM 55℃ +125℃ CD4011BC 40℃ +85℃ 14 图 4011芯片功能图 图 4011引脚图 9013 三极管 9013 是一种外延型晶体管(三极管) 9013 是一种 最常用的普通三极管。 它是一种低电压 ,大电流 ,小信号的 NPN 型硅三极管。 特性 : 集电极电流 Ic: Max 500mA , 集电极 基极电压 Vcbo: 40V, 工作温度: 55 度 ~+150度 , 功 率 (W): , HEF :64 ~ 202 和 9012( PNP)相对。 它的 主要用途: 开关应用 , 射频放大 和 低噪声放大管。 15 7812 引脚 图及参数 图 7812引脚图 图 7812稳压电路图 W7812 为三端固定正 12V 输入的集成稳压器 ,7812 引脚图 如 图所示 . 7812 主要参数有:输出直流电压 U0=+ 12V,输出电流 L:, M:,电压调整率 10mV/V,输出电阻 R0= ,输入电压 UI 的范围 15~ 17V。 因为一般 UI 要比 U0 大 3~ 5V , 才能保证集成稳压器工作在线性区。 图 三端式稳压器 W7812构成的单电源电压输出串联型稳压电源的实验电路图。 其中整流部分采用了由四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器成品 (也叫整流堆 ,型号为2W06),当然也可以自已用四个速流二极管 (如 ,IN4001)组成。 滤波电容 C C2 一般选取几百~几千微法。 当。触摸式密码电子锁的设计与制作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