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八师一四一团3000亩鲜食葡萄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当年 5000 亩)滴灌鲜食 葡萄基地建设 17 第四章 项目区概况 4. 1 项目区概况 4. 1. 1地理位置及区域 农八师一四一团位于天山北麓, 准噶尔盆地南缘,石河子垦区西边,安集海灌区西北端。 海拔高度 370~ 米,地势南高北低,南北坡降 ‟, 处在沙湾县境内,东面和南面与 142 团接壤,北面隔西岸大渠与 122 团、 134 团、 133团、 132 团相望,西面以吐尔条沟为界,东西长 24 公里,南北宽 12 公里,区域总面积 208 平方公里。 4. 1. 2自然资源状况 ( 1)水文气象 一四一团气候属北疆寒温带荒漠 半荒漠气候区,是典型的内陆大陆性气候, 具有日夜温差悬殊,光照充足的特点,年均日照,农作物生长期 (4 月 10 月 ) 日照时数为 ,日均日照 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 千卡/ cm2,其中: 4月- 10 月为 千卡/ cm2, 光热资源较丰富,年均气温 ℃,≥ 10℃的活动积温 ℃, 无霜期 161 天,平均年降水量 182 毫米,平均年蒸发量 ,蒸发量为降水量的。 ( 2) 地形地貌及土壤 一四一 团海拔高度在 370- , 场内地形基本平坦,总的趋势是南高北低, 东高西低,南北坡降 ‟,东西坡降 1‟左右。 场内共有南北走向 5条自然沟,东区有巴音沟、头道沟、二道沟,1 万亩 (当年 5000 亩)滴灌鲜食 葡萄基地建设 18 西区有顾家沟、吐尔条沟。 土壤类型主要是草甸土、灰漠土、盐碱土和苏打盐土 4 个类型,土壤质地很差,耕地等级都在 46级之间。 ( 3)水资源 一四一团属巴音沟河灌区。 巴音沟河管理处通过安一库、安二库、安集海干渠年分配一四一团总引水量 4631万 M3 左右,历年场口引用率平均 82%, 平均斗口用水量 3772 万 M3,其中种植业用水 3545 万M3,占总用水量的 94%。 地下水静储量 亿 M3,动储量 M3。 ( 4)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 一四一团现有耕地面积 万亩,播种面积 ,其中棉花 10万亩,粮食 万亩,其它 万亩,可开发利用的荒地盐碱地。 一四一团受地表河水的限制和土壤盐渍化的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受一定制约,盐碱土壤以氯盐为主,易于改造,开发的潜力巨大。 4. 1. 3社会经济状况 ( 1)人口及劳力 一四一团现有总人口 11216 人,总户数 4011 户,劳动力 6236人。 ( 2)农业生产现状 一四一团 20xx 年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农业生产喜获丰收,紫棉总产 28050吨,平均单产 300 公斤,总产皮棉 10618 吨。 全团工农业总产值 3 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 亿元,增长 %,实现农业增加值 ,增长 8.%,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增长 8.%。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占有量 13076 元,增长 5.%。 团场实现利润 1000万元,增长 %。 农业一线承包户均1 万亩 (当年 5000 亩)滴灌鲜食 葡萄基地建设 19 收入元,全团职均收入 18000 元(不含庭院经济收入)。 团场已基本一百万棉花种植业、养牛业、种草业和蔬菜瓜果林木业“四轮驱动”的良好 发展势头,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团场工业、建设业的经营机制改革实现了突破,各厂矿、公司成功进行了改制。 20xx 年团场顺利通过了师市“两基”验收,投资 230万元新建和改善了中小学教学设施,团小学高考率达 95%以上,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 95%以上。 ( 3)农业生产条件及科技服务体系 全团现有农业机械总动力 8092KW,大中型拖拉机 175 台,大中型农机具 525 部,农用排灌机械 3500KW,农用机井 158眼,植保机械70 部,运输机械 8200KW,土方机械 540KWa机械化程度 85%以上。 平均每亩耕地化肥施用量为。 全团现有农业技术人员 125 人,占农业职工总数的 2. 1%,团内有水电公司、农机公司、农业科技推广站及农业局下属炮台试验站等单位,科技力量比较雄厚。 ( 4)基础设施 项目单位电源来自石河子市,电力供应属石河子电力局管理,电网履盖整个项目单位,电力负荷尚有富余,能满足滴灌项目单位用电要求。 项目单位交通也十分便利,运输发达,呼克公路横穿团部中心,团内道路网四通八达,良好的交通条件为高效益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全团硬质路面已通往各个连队,各级渠道全长 322. 73KM,现已防渗配套 km,渠 道水有效利用系数。 全团农用机井 158眼,1 万亩 (当年 5000 亩)滴灌鲜食 葡萄基地建设 20 电力线路 463km,水泵配套 158 套。 4. 1. 4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 农八师 141 团立足本地自然资源和条件,以高质量、高效益、科技、高速度为建设原则,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并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和法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多方式综合经营和开发,引进国内众多企事业单位参与建设,对特色农产品已初步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最终实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职工收入的目标。 4. 1. 5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项目建设 地点选择在农八师 141 团土壤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块。 4. 2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4. 2. 1政策环境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旨在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以此来改变西部经济落后的贫困面貌,缩小我国东西部的差距,实现国家强盛的宏伟目标。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和国务院颁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 20xx20xx年)》及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兵团党委五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加快兵团农业产业和农牧团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积极应对和把握加 入 WTO 后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发挥区域自然条件、品种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做优兵团园艺产业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尤为迫切。 兵团要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做大、做优、做强园艺产业,实现兵团棉花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果蔬园艺业三足鼎立的“三元”农业产业格局,1 万亩 (当年 5000 亩)滴灌鲜食 葡萄基地建设 21 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全面发展。 4. 2. 2资源优势 新疆是闻名中外的“瓜果之乡”。 由于自然条件适宜,瓜果的糖分较高,风味浓郁,色泽艳丽,香甜爽口。 后种植业中,葡萄属于名优高效经济作物,也是新疆的特色果树。 这些果树病虫害少,后管理中几乎不用喷洒农 药,是天然的绿色食品。 加上其易种植,产量高,品质好,具有耐旱、耐贫瘠、耐盐碱、耐高温、易栽培管理等特点,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能充分利用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 利用这些特点可以起到耗水少,涵养水源,增加林地,开荒利废,改善土壤的多重作用。 在正常管理情况下,每亩果园纯收益可达千元以上。 后果再辅之采后增值措施,如精细分选,细致加工包装等,净收益还可以大幅度提高。 4. 2. 3市场优势 葡萄是一种结果早、产量高、寿命长、丰产稳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的果树。 葡萄不仅色鲜味美,爽口怡人,而且营养丰富,浆果中含 12% ~ 25%的葡萄糖和果糖, %~ %的有机酸, %~%的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 近年的研究还发现,具有抗肿瘤、防治冠心病的白藜芦醇在葡萄中的含量很高,所以它也是一种保健食品。 无核 葡萄 克瑞森 是一种营养价值高、耐贮运、果形美观的鲜食品种,其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新疆由于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糖分易于积累,所产葡萄香脆甘甜。 据统计,新疆年产葡萄 4700 多吨,传统主产地在阿克苏、喀什、和田、哈密等南疆、东疆地区。 生产的葡萄皮薄脆甜,深受消1 万亩 (当年 5000 亩)滴灌鲜食 葡萄基地建设 22 费者的欢迎,很快形成了北疆种植葡萄的“热点 ”,并且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造成病虫害几乎不发生,属天然绿色果品,有着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市场竞争优势。 141 团首先较大规模的种植葡萄,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4. 2. 4科技开发能力 石河子垦区有多年的种植 葡萄 的历史,区域内农业服务体系健全,石河子大学、新疆 农垦科学院、石河子葡萄 研究所、石河子农科中心等科研部门实力雄厚,为无公害 葡萄 的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141 团 已与石河子 市葡萄 研究所签订无公害 葡萄 生产基地建设和生产的技术合作协议。 由石河子 葡萄 研究所作为技术支持单位为无公害 葡萄 生产基地的建设规划和种植技术 、职工培训 的 进行全面技术指导。 在管理上,兵团保持着人民解放军的组织形式,具有较强的生产指挥系统,可为本项目提供每有效的组织保障,保证先进的科技成果的应用实施。 垦区干部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较高,接受和使用新技术、新成果的积极性高涨。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为垦区开发的技术依托单位,拥有大量相关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智力资源,选派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服务,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 2. 5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承担单位土地较肥沃,有完善的灌溉系统,有一定的生产经验、技术力量和知名度。 自然资源丰富,经济状况良好,基础设施 完善,基本实现了农田水利化。 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前景广阔。 具有良好的大气、水、土环境条件,是发展绿色食品的理想区域。 水源有保1 万亩 (当年 5000 亩)滴灌鲜食 葡萄基地建设 23 证,灌溉条件好。 农业机械化已初具规模。 垦区设置生产科、园林科、供销科、科技办公室和农业技术推广站以及良种站等,能较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种子和其它的一切葡萄产资料。 交通、电力、电讯设施齐全,交通方便,光缆通讯与全国连网,移动通讯覆盖全垦区,并建设了炮台新镇,成为当地居民的经济、文化、生活中心。 4. 3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4. 3. 1主要障碍因素 ( 1) 农八师 141 团地处沙漠南缘,气候 干燥少雨,沙尘暴发葡萄频繁,生态环境相当恶劣,再加上大部分土地盐碱化严重,土壤肥力差,使得造林成活率较低。 ( 2)农八师 141 团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能力、农业科技应用水平等方面尚有制约发展的障碍因素。 目前尚未把防风固沙林与生态经济林有机结合起来,经济利益与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造成外围防风固沙基干林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经济林建设缓慢。 ( 3) 本项目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项目前期建设投资大,因此资金问题是主要制约因素。 4. 3. 2解决方案 ( 1) 后投资方面,应本着国家、兵团、师共同投资的 原则,加快建设步伐和特色果业的迅速崛起。 应因地制宜,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优质、无公害特色农产品和优势产业为主线,以特色园艺产品葡萄产基地建设为载体,加大新品种引进开发和新技术、新成果应用力度,扩大特色产业发展规模,探索规模化经营、标准化建园、专业化管理、集约化葡萄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产、学、研结1 万亩 (当年 5000 亩)滴灌鲜食 葡萄基地建设 24 合,产、加、销一体化的新路子。 (2)本项目是高功能、高效率的现代发达的科技型特色农业、集约化农业,因而科技含量高,高投入、高科技、高品质、高效益是其显著特色。 要通过示范培训,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强化农业科 技队伍的建设,普遍提高职工的文化水平和葡萄产技能。 ( 3)强化科技的服务功能,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积极培育人才、信息、技术要素市场,建立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科技投入机制。 不断完善和充实技术服务机构和队伍,制定长期有效的培训计划。 1 万亩 (当年 5000 亩)滴灌鲜食 葡萄基地建设 25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 1 项目建设的原则 5. 1. 1 因地制宜,合理调整生产布局,从质量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为兵团葡萄产业发展真正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 5. 1. 2 坚持集中成片,专业化管理,能提供大批量质量优良的商品化果品。 5. 1. 3 坚持高起点高 标准,严把建园质量关,确保建一片成一片,达到园貌整齐一致。 5. 1. 4 坚持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维护绿洲生态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5. 1. 5 坚持依靠群众,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国家扶持下,采用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5. 2 项目总体技术 本项目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名优特稀为重点,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依靠技术进步实行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走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根据建设区内不同类型的地形地貌特征和土地利用现状,着重于先进、 适用农业科技应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培训团场职工,提高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依靠科技充分挖掘当地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农产品品种结构,促进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团场和职工收入。 本项目综合运用葡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高效施肥应用技1 万亩 (当年 5000 亩)滴灌鲜食 葡萄基地建设 26 术、无公害绿色果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通过“阳光工程”和科学施用有机复合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 C02含量,保持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培肥地力,把示范基地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