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分析及故障排除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CN 标准时,曾在是制定一套全新的标准,还是对原有方案加以标准化这两种思路之间权衡。 最后,其根据列车通信网络的要求,对已有的 Profibus、 LonWorks、 Bitbus、 FIP、 CAN、 Tornad 等解决方案进行考量,但由于协议不透明,或实时性、可靠性、确定性不能满足列车通信要求等各方面原因而被逐一否定。 经过多年的努力, WG22在 Siemens 和 Adtranz 公司原有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共同开发出了一套标准,并于 1999年成为国际标准,即 IEC613751 TCN 列车通信网络国际标准。 IEC613751标准的内容如表 1所列。 该标准中规定典型的 TCN 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如图 1所示。 由图可见, IEC 列车网络标准中规定系统分成两层总线结构:列车级的绞线式列车总线WTB 和车辆级的多功能车辆总线 MVB,两者之间协议转换需要通过网关实现。 列车总线 WTB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列车初运行的功能,即在车辆之间的重联通信时,能自动识别并标识各车辆在列车编组中的 位置和方向,这对于需要频繁进行编组的列车而言可谓意义非凡。 车辆总线 MVB 则用于实现车辆内的控制单元及控制设备的互联。 TCN 标准在列车通信的实时性方面规定,网络采用基于总线管理器的主从式介质访问控制,而在可靠性方面则规定,网络采取介质和总线管理器的冗余技术。 IEC613751标准通过后, TC9于 20xx年成立专门的工作组 TAHG(Tra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AD Hoc Group),致力于研究 TCN 的改进与发展,并于 20xx年 4月对 IEC613751进行了修订,发布了第 2版 ,同时也发布了 IEC613752列车通信网络一致性测试标准。 此外,工作组还在讨论将 CANopen、 LonWorks、 TEther、 TIMN 等多种总线形式纳入车辆总线的规范当中。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1 列车通信网络发展状况 20世纪 70年代末至 80年代初,车载微机的雏形分别在 Siemens公司和 BBC公司出现,开始仅仅是用于传动装置的控制。 列车上的信息可以分为远程控制、诊断和旅客服务信息。 远程控制信息包括用于牵引的信息和车辆的照明、车门、空调、倾摆控制等信息;诊断信息包括设备故障和维修 等信息;旅客服务信息有报站、意外、转车、订座等信息。 随着列车上设备控制、服务对象的增多,需要传输的信息的数量和种类也在 不断增长,因此,就迫切需要一种大容量、高速度的信息传输系统,提高控制、监视和诊断水平。 在这种背景下,随着车载微机的进一步发展,集整列列车内部测控任务和信息处理任务为一身,把全列车各个由计算机控制的部件进行联网通信的列车通信网络 (Train Communication Network,简称 TCN)便应运而生,并从原来不同公司的企业标准推向国际标准,逐步形成了列车通信网络的标准化。 1988年 , IEC第 9技术委员会 TC9成立了第 22工作组 WG22,其任务是制订 一个开放的通信系统,从而使得各种铁道机车车辆能够相互联挂,车上的可编程 电子设备能够互换。 1992年 6月, TC9WG22以委员会草案 CD的形式向各国 发出列车通信网络 (TcN)的征求意见稿。 1994年 5月至 1995年 9月,欧洲铁路研究所 (E刚 u)耗资 300万美元,在 瑞士 Interken至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的区段,对由瑞士 SBB、德国 DB、意大利 Fs、荷兰 NS的车辆编组成的运营试验列车进行了全面的 TCN试验。 一些大的铁路公司以牵引控制系统为基础 、以列车通信系统为纽带、以新器件和新工艺为载体,相继推出广泛覆盖牵引、制动、辅助系统、旅客舒适设备控制和显示、诊断等的列车通信与控制系统,在欧洲一般简称为 TCC(Train Communication and Contr01)。 在北美,类似的系统被称为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 统,简称 CBTC(Control Based on Train cation)。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1 1999年 6月, IEC/ TC9/ WG22在 ABB的 MvB、 Siemens的 DIN43322和意大 利的 CD450等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制订的“列车通信网络 (TCN)标准 (草案 )” IEC613751《铁道电气设备一列车总线第 1部分:列车通信网络 (TCN)》正式成为国际标准。 在北美,由一家美国公司 Echelon于 90年代初开发的主要用于建筑自动化和工业控制的现场总线 LonWorks被部件供应商和铁路公司所接受。 紧跟在 IEC61375. 1正式成为国际标准之后, IEEE于 1999年制订了 IEEEl473《列车通信协议》。 该协议包含两种类型的列车通信网络: T型和 L型。 T型即为 1EC61375. 1: 1999规定的TCN型; L型为 EIA709. 1: 1998《控制网络 协议规范》及 E1A709. 3: 1998《自由拓扑双绞线信道规范》规定的 LonWorks型。 T型 (TCN)网络适用于铁道各基本运转单元 (设计用于独立工作的一节机车车辆或几节永久或半永久组合的车辆 )之间传送时间要求确定、时限紧迫的过程数据的周期性传送以及由事件驱动的消息数据的传送。 它既可用于编组经常改变的非固定编组列车,也可用于编组固定的固定编组列车,能满足其实时性、可用性及完整性要求。 T型网络由绞线式列车总线 (wTB, Wire Train Bus)和多功能车辆总线 (MVB Vehicle Bus)组成。 WTB用于连接编组经常改变的列车中的各基本运转单元, MVB用于连接一个基本运转单元中的车载电子装置。 L型 (LonWorks)网络用于连接一个基本运转单元或一组基本运转单元内的电子装置,传送时间不太紧迫、时间不要求确定的由事件驱动的消息数据,只适用于编组固定的列车。 T型在国外已大量使用,主要用在西欧电动车组上;而 L型主要用在美洲内燃动车组上。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1 国内列车通讯网络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分析及故障排除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外窗采用 普通铝合金门窗框 +6mm 透明玻璃 ,按 规范要求对外窗进行四性试验 : (1)、门窗框四周侧面防腐处理如设计有要求时,按照设计要求执行。 如设计无专门要求时,在门窗框四周侧面涂刷防腐沥青去漆。 连接铁件、固定等安装用金属零件,除不锈钢外,均应进行防腐处理。 刘村新村建设工程(一期)高层住宅 D E1F1 栋 建筑 节能 工程(土建工程部分) 施工方案 广州 建筑 股份 有限公司 8
电气定期维修制度,由专业电工每月检修一次。 (2) 建立安全检测制度,确保保护装置动作可靠、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3) 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对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监护落实到人,并辅以必要的奖惩。 (4) 建立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安全用 电技术措施 (1) 认真贯彻执行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和安全用电的其他有关规定及安全技术规程,确保施工用电安全。 (2)
和奥陶系岩层,本区近晚期新构造运动处于缓慢下降过程,地表水系、河流阶地和沟谷均不发育。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茴村勘探区处在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的滞缓径流区,井田被一系列近北东向的断层切割,尤其是井田东、西两侧被落差较大的高角度正断层切割,在垂向上形成一系列南北向长条状地垒,各条块间水力联系受到限制。 虽然井田内各个含水组的水文地质条件与区域上基本一致,但是基岩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其赋存状态
路及建筑的裂缝、沉降值及侧斜孔的初始值。 温州市划龙桥村、前网村三产安 置房工程 基坑围护 安全施工 专项方案 浙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 4 2)施工现场应备有应急材料及设备如钢筋、钢管、水泥、喷浆机、砂袋等。 3)如土方开挖过程中发现土体位移过大,应停止开挖,回填土方。 坑外适当卸土。 4)若出现漏水情况,应马上压力注浆止水,再在漏水处挂网抹浆加固止水。 5)若地面出现裂缝
很难辨别证人笔录的真伪,再加上缺少了证人质证的这一环节,一旦证人证言出现了问题,也很难被发现。 虽然证人笔录的采用降低了诉讼成本,但其同时也增加了出现错案的机率。 ,被指控方辩护权虚化且有不恰当的“配合义务” ② ① 陈兴良.错案何以形成 [J].公安学刊, 20xx, 5: 91. ② 李溯.从刑事错案的产生原因看如何防范错案 [J].法制与经济, 20xx, 12: 188.
刑事和解还有重建社会关系平等的功能。 刑事和解是对已破坏的社会关系的修复或重建过程,从而保障每个人在平等社会关系中幸福生活的权利。 为此,正义必须将人类之间的健康联系作为其目标,而不是导致人们之间的分离与疏远。 正义需 以具体的社会环境为背景,并对社会关系的细节进行评估、研究、以确认当下的社会关系是否达致理想的状态。 如果犯罪发生前的社会关系与这一状态相符,而犯罪行为破坏了这一良好的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