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加强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考本科生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少结合自身的具有长期适用性的实践基础。 2. 企业环境的变化。 企业环境的变化会给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带来挑战,同时管理人员在环境变化下舞弊可能性也会增加。 若舞弊无法被审计人员发现的话就增加了其审计风险。 3. 审计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企业审计对象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审计要求。 如果企业的业务较特殊,则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也较高,对审计的方法也可能有特殊的要求。 这也是增加审计风险的一个方面。 4. 内部控 制设计和实施。 一般而言,良好且合理的内部控制得到有效的实施以后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舞弊、错误、企业 违法经营的发 生,也就相应的减少了审计风险。 5. 企业舞弊和违法经营。 内部审计 人员不仅要关注财务信息,还要关注企业经营效率和合法性等。 企业管理层一旦舞弊或违法经营将会采用较为隐蔽的方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 加大了审计 的 难度。 主观上来说, 主要 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审计 人员的素质。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了无法采取适当的审计方法,不足以审计相关对象和业务。 2. 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很多企业无法做 到审 计机构的经费和人员独立于单位管理层。 再加上审计过程中其他部门的参与 , 这些 不可避免的受到管理层的干预。 3. 审计方法和审计成本。 由于本身审计人员素质和经验的不足,可能选择错误的审计方法,另外企业关于审计成本不合理的控制,审计人员也会无法做好审计工作。 (三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1. 内部审计更贴近企业,能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内部审计人员对本企业的目标、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生产经营情况等较为熟悉,能及时、准确地判断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事项,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以发现管 理上的漏洞。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供其选择,提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能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将损失减至最小。 并且内部审计人员提出的建议也更容易被企业高层所接受。 2. 内部审计能保护国家财产和企业利益 内部审计人员通过检查企业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情况, 对违法乱纪行为进行制止,对徇私舞弊行为进行公开,对一些“小金库” 、“两套账”、“账外账” 5 等情况的清查,能有效防止国家财产的流失,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有效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3. 内部审计可以有效的抑制企业风险 面临全 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主体更加 公平 的今天,走健康发展的道路,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 的 确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作为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监督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只有合法、合 规 、有效地经营,才能持续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降低企业风险。 通过审计监督维护国家及其他财产所有者的利益,促使企业不断改善其经营管理、提高其经济效益,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战略问题。 因此, 在 金融危机挑战的 情况下加强国有 企业内部审计 具有其必要性。 6 二、 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一 ) 内部审 计机制缺陷,内 部 控 制 框架的不完善 审计机构的完善是内部审计能有效执行的基础和保障,然而当前国有企业审计机构的设置存在一定问题,无法保证其独立性。 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审计法》的 规定,内部审计部门只对董事会负责,独立开展审计工作,不受任何 部门的干涉。 虽然 我国大部分国企也按照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审计法》的要求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但是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从属于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也有企业虽然独立于财务管理部门,但却从属于单位内部的纪检、监察部门,这样会削弱内部审计的作用。 以目前国内的银行 业 为例,虽然其本身有一套审计 机制,但一般依附于当地分行,缺乏独立性。 严格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应当是有专门的审计部门进行独立审核,然后直接向董事会汇报。 因此,银监会发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就是要求国内商业银行加强完善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垂直性。 郭化林等的调查显示, 31%的内部审计机构在副职的领导下, 29%的内部审计机构由总会计师主管。 云南省的调查显示, %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是在总经理或总裁的领导下,只有 %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在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的领导下。 廖洪、张娟 调查了至 20xx 年,总计 58 家湖北省的上市公司,其中 34 家公司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 24 家设置了审计委员会。 调查显示 67%的内部审计机构受公司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经理领导, 33%的内部审计机构受总经理领导,并且只有 1/3 的审计委员会是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的。 以上关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一些调查数据显示了内部审计设置的独立性太差。 从这些设置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对内部审计需求并不强烈,内部审计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内部审计的起源问题。 我国内部审计起源于国家的行政安排,而不是自发的需求,现今的内部审计 也多 是走形式 ,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行 业的发展。 (二 ) 内部控制环境的限制 所谓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对企业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一组因素统称,它反映了董事会、管理者、业主和其他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和行为。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包括:公司治理结构、治理哲学与经营风格、组织结构、董事会、经营者素质和职业道德、企业文化、权责分配体系和信息系统。 一个单位的内部审计职能能否有效发挥,需要整个企业的员工和管理层共同配合与努力,然而当前由于观念 淡薄 和领导层的不配合,导致了内部审计工作无法较好完成。 内部审计要 发挥作用,就必须有一个较好的内部控制 文化。 内部控制文化的建立 7 不仅需要内部审计人员有较好的内部控制 意识,而且需要全体员工都能把单位的最高目标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明确自己的职责。 由于一些固 有观念的存在,领导层会觉得内部审计部门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部门,并 受自己控制,对其提出的建议置若罔闻,并且不 配合审计部门的工作。 另一方面却又希望审计部门能解决整个单位的内部控制框架和实施 的 问题,防范各种舞弊行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从 20xx 年发生的中国银行 双鸭山行案可以看出,整个银行业内部的内控环境十分薄弱,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 也很淡薄。 从胡伟东伙同银行内部人员作案,可以看出印章、密押的分管与分存制度形同虚设。 在票据的审查中,贴现行对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经常有大额的票据业务缺乏应有的警惕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银行业内部审计执行力度不够,也折射了对于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不够。 良好 内部控制 是杜绝漏洞的基础,但是光有 内部控制 是不够的,内 部审计 是保证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基础。 而单纯的以账查账 的 内部 审 计意义不大,如同曾经发生的大型国有企业锦化化工集团的内盗案件。 企业串案、窝案一定会在内部物流环节形成黑网,内部审计要关注企业 内部仓储、转运、出入库、保安放行等环节。 只有既保证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同时加强内部审计职能的实现,才能切实保障国有企业的利益。 (三 ) 内部审计执行力上的落后 内部审计执行力是 审计方法、审计人员、审计制度 等各个环节的共同配合,而如今由于国有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在技术上,机制上都与当前企业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不相匹配。 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依然停留在财务收支审计层面。 有的企业管理层认为,内部审计就是审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所以配备的内部审计人员都是企业原有的财会人员。 这些人员都没有接受正规的审计方面 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与实际工作需求的矛盾尤为突出,而阻碍了内部审计的有效执行。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主要强调事后审计,即内部审计只对已经发生的事项进行定性检查,不能对正在发生的事项进行过程控制,内部审计获取信息的滞后性导致未能对风险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潜在的管理风险实施再监督,并及时有效地起到化解和防范风险的作用。 如果内部审计只能对已经发生的事项进行审计那就起不到。对于加强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考本科生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