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实效性研究作业设计_六年级数学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叫做比例的项。 ( )叫做比例的外项,( )叫做比例的内项。 (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 A: 7=9: B,那么 AB=( ) 在 : 10=3: 50 中,( )和( )是比例的内项,( )和( )是比例的外项。 两个内项的积是( ),两个外项的积是( )。 判断。 ( 1)两个比组成的 式子叫做比例。 ( ) ( 2)因为 5x=8y,所以, x: y=4: 3。 ( ) 把能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用线连起来。 :1 9:5 : :2 16 :27 15:6 9:4 7:12 活 学 活 用 (50%) 对比 练习 根据 4 7=2 14,写出下面比例。 4: 2=( ):( ) 2: 7=( ):( ) 7: 2=( ):( ) 2: 4=( ):( ) 判断下列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2: 26 和 : 1/8:3/8 和 : : 和 : 变式 练习 写出两个比值是 的比 ,并组成比例 . 1写出比值相等的一个分数比与一个小数比 ,并组成比例 . 综合 练习 1根据等式,改写成比例式。 14 12=21 8 A B=C D 能 力 提 升 (10%) 拓展 练习 1用 1组成两个比例式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 实效性研究 16 练习设计 第 12 册 内容 第三单元解比例 第 1 课时 基 础 达 标 (40%) 基本 练习 一、 填空: 1.在 6 : 5 = 中, 6 叫比的 ( ), 5叫比的 ( ), 叫比的 ( )。 在 4 : 7 =48 : 84中, 4 和 84是比例的( ), 7和 48 是比例的( )。 2.求比例中的( ),叫做 解比例。 3.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 1 :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 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水的重量占盐水的( )。 6. 12 的约数有( ),选择其中的四个约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 )。 7.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其中一个内项是 43 ,另一个内项是( )。 二 、 解比例 25:7=X:35 514: 35= 57:x 23:X= 12: 14 X:15=13: 56 34 : X= 54 :2 X : = 活 学 活 用 (50%) 对比 练习 三 、 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1. 96 和 X的比等于 16和 5 的比。 2. 45 和 X的比等于 25 和 8 的比。 3. 两个外项是 24 和 18,两个内项是 X 和 36。 变式 练习 四、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 已知一个外项是 101 ,另一个外项是多少。 综合 练习 五、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 468 米。 一座电视塔模型的高度与原塔的高度比是 1:12,这座 电视塔模型的高度是多少米。 17 能 力 提 升 (10%) 拓展 练习 六、 一个比例式,已知两个内项的和是 28,差是 12,且两个比的比值都是 4。 写出这个比例式。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实效性研究 练习设计 第 12 册 内容 成正比例的量 第 1 课时 基 础 达 标 (40%) 基本 练习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 也( ),如果这两种量中( )的两个数的( )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 ),它们的关系叫做( )。 如果用字母 x和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k 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式子表示成( )。 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当它们的比值保持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是成( )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是( )比例关系,用式子表示是( )。 当每袋面粉的质量一定时,总质量和袋数成( )比例。 x247。 12=y( x≠ 0),那么 x与 y 成( )比例。 当 a+b=5,那么 a 与 b( )比例。 判断、在下面各题中成正比例的打上 。 ①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 ) 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 ) ③一个加数一定,和与另一个加数。 ( ) ④每行植树的棵数一定,植树的总棵数和行数。 ( ) ⑤数量一定,单价和总价。 ( ) ⑥三角形面积一定,底和高。 ( ) 活 学 活 用 (50%) 对比 练习 下表是订阅半年的《中国少年报》的份数和钱数,据此表填空。 份数(份) 1 2 3 4 5 6 7 8 9 … 钱数(元)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 ( 1) 此表中( )和( )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 2) ( )随份数的变化而变化,份数扩大,( )也随着扩大,份数缩小,( )也随着( )。 ( 3) 它们的变化规格是钱数和份数的比值总是( ),这个比值表示《中国少年报》半年的( )。 ( 4) 份数和钱数成( )比例。 用式子表示:)( )(=( )(一定) 变式 练习 购买礼品的份数与应付钱数如下表。 份数 10 20 40 60 80 100 应付钱数 /元 80 160 320 480 640 800 ( 1)分别写出各组应付钱数和份数的比。 ( 2)说明这个比值所表示的意义。 ( 3)表中的应付钱数和份数成正例吗。 为什么。 18 综合 练习 已知 x 与 y成正比例关系,试 填下表。 x 6 8 12 20 … y 3 4 5 7 … 根据表中数据写出两个比例。 能 力 提 升 (10%) 拓展 练习 1订购同一种报纸和应付钱数如下表。 份数 1 5 10 15 20 25 30 应付钱数 /元 5 (1)你能把表格补充完整吗 ? (2)表中两种量是否成正例,为什么。 19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实效性研究 练习设计 第 12 册 内容 成反比例的量 第 1 课时 基 础 达 标 (40%) 基本 练习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 ),如果这两种量中( )的两个数的( )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 ),它们的关系叫做( )。 如果用字母 x和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k 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式子表示成( )。 成反比例的两种量在变化过程中,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就( )。 A. 扩大 B.缩小 C.不 变化 成正比例的两种量在变化时的规律是它们的( )不变。 A. 和 B.差 C.积 D.商 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 )。 A. 成正比例 B.不成正比例 一堆煤,已烧的吨数和剩下的吨数( )。 A. 成正比例 B.不成正比例 成反比例的两种量中,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 )。 A. 随着扩大 B.随着缩小 C.不变 成反比例的两种量变化的规律是它们的( )一定。 A. 和 B.差 C.积 D.商 一本书的总字数一定,每页字数与页数( )。 A. 成反比例 B.不成反比例 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 A. 成反比例 B.不成反比例 活 学 活 用 (50%) 对比 练习 判断 1梯形的面积一定,高和上下底的和成反比例( ) 1圆的半径一定,圆的面积和兀不成比例( ) 1加工时间一定,加工零件个数和加工每个零件所需的时间成反比例( ) 1南京到北京,所行驶的路程和速度不成比例( ) 1出盐率一定,盐的重量和海水重量成正比例。 ( ) 1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成正比例。 ( ) 变式 练习 1请你判断每题中哪种量一定,另外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总产量、每公顷产量和公顷数。 当( )一定时,( )和( )成( )比例。 当( )一定时,( )和( )成( )比例。 滚过的距离、车轮周长、车轮和转数。 当( )一定时, ( )和( )成( )比例。 当( )一定时,( )和( )成( )比例。 本金、利息、利率。 当( )一定时,( )和( )成( )比例。 20 当( )一定时,( )和( )成( )比例。 综合 练习 1下表中 X 和 Y 成反比例,填写下表 X 2 51 40 Y 5 65 能 力 提 升 (10%) 拓展 练习 21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实效性研究 练习设计 第 12 册 内容 比例尺 第 1 课时 基 础 达 标 (40%) 基本 练习 ( )和( )的比叫做比例尺。 比例尺 =( ) :( ) ,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 )。 一种微型零件的长 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 20 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行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 4 厘米,而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 180 千米。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在比例尺是 1: 4000000 的地图上,图上距离 1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 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1( )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一幅图的比例尺是 ,那么图上的 1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 50 千米在图上要画( )厘米。 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辨析题 ( 1)所有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