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第六章 设计方案 设计依据 本项目设计依据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咸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xx);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1993) 20xx 年版; 设计目标与原则 设计目 标 此次规划设计体现现代理念,创造适住、美观、方便、生态型的居住家园。 设计方案和工程造价上应符合用户的实际情况出发。 设计原则 中心型的绿化系统 居住小区景观系统按照 “点 ”、 “线 ”、 “面 ”相结合的原则,运用轴线、渗透等处理方式,使规划区形成完整的绿化系统。 “面 ”:指整个小区的中心绿地,布置大量草坪绿化与树木,布置社区广场及硬质铺装,这是社区居民活动的主要场所。 “线 ”:道路绿化。 设计中可充分对城市道路绿化带进行合理利用,纳入整个社区的绿化景观系统之中。 整个小区通过视觉走廊、景观轴线进行有 机联系。 “点 ”:规划区内各居住院落宅间的公共绿地,是最贴近居民的绿化开敞空间,规划设置各类活动场地、休闲设施为居民服务。 基于地形的空间布局 基地用地形状较为规整,因此住宅围绕住区中心绿地布置,使绿 10 化、道路与建筑相配合,突出 “中心明确,密疏有致 ”的空间特征,形成理性的居住空间。 现代化的服务设施 注意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和先进物业管理经验的推广,加强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创建一个设施健全、水平先进、管理科学、充满时代感的居住区。 便捷的交通条件 地块中间位置设置网格式主路,再向每个单体建筑引出 宅前路。 主路网采用直线网格型布置,围合中心绿地和串联各个楼宇,为小区居民提供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平面布置设计方案 建筑设计方案 结构设计 公用设计 11 第七章 环境保护 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及杨陵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标准的规定,本项目执行以下环保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96);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CJ 34320xx);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xx);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xx);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T148481993)。 建设地点与环境状况 咸阳 棚户区改造 (新 )项目小区绿化率达 30%,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选址恰当。 环境空气方面主要保护拟建项目局部地区及周围居民区的环境空气。 污染物处理措施 一、本项目施工期的主要污染物 废水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有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本身产生的废水,施工废水主要包括土方阶段降水井的排水,结构阶段混凝土养护排水,以及各种车辆冲 洗水。 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渣土及损坏或废弃的各种建筑装修材料。 噪声 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和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 施工场地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装卸碰撞 12 噪声及施工人员的活动噪声。 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主要是各施工阶段物料运输车辆引起的噪声。 这些机械的单体声级一般均在 80dB以上,且各施工阶段均有大量设备交互作业。 扬尘 施工期扬尘主要来自土方的挖掘,由于挖掘土石过程中破坏了地表结构,会造成地面扬尘污染环境,其扬尘量的大小与诸多因素 有关,是一个复杂、较难定量的问题。 其余还有,建筑材料(白灰、水泥、沙子、石子、砖等)的现场搬运及堆放扬尘;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扬尘;人来车往造成的现场道路扬尘。 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