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20xx年下沙新城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东区生态休闲公园的建设,统筹规划适应师生消费需求和高校商务活动需要的商贸服务设施,重点规划图书大厦、综合超市、娱 乐中心、餐饮酒店、星级宾馆等商贸服务设施。 拾遗补缺,优化结构,合理布局,完善产业园区商贸服务配套设施。 产业园区的商贸服务需求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需求和日用便利品的需求,其商贸业态的主要定位是服务于园区职工的便利店和入园企业物流供应链服务设施的适当区域集中布局。 商贸设施可分为产业服务型设施和生活服务型设施。 下沙新城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 20xx- 20xx 年) 19 便利店为工业园区内商贸流通的主要业态,重点满足企业员工临时、应急购买和商务交际需求,便利店采取连锁经营的流通组织形式。 在蓝领公寓或办公人口集中地段以拾遗补缺为原则,根据每1000 人设置 1 家便利店、 12 家餐饮店的原则规划网点。 办公人数较分散的地段,可适当设置自动售货机。 规划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下沙保税物流中心( B型)和普洛斯物流园区。 保税物流中心东侧的白领公寓(东尚国际寓所)和蓝领公寓,引进新加坡社区服务的新型管理模式,规范邻里中心的经营服务。 邻里中心 除 建设一个综合性商贸大厦 外,还需具 备 满足区内员工 生活所需的服务项目 ,做到 门类齐全、配套完善。 沿江开发,房产营市,景观造势,大力培育钱江湾运动休闲商业带。 下沙沿江 拥有 12公里的钱塘江堤岸,坐拥钱江湾,静观钱塘潮,具有得天独厚的江景资源。 位于下沙东南 沿江地带的钱江湾休闲商业街区,与地铁 16号路终点站商圈融为一体。 以体现临江“运动、休闲、度假”概念的主题商贸集群为核心,着力打造沿江一流 游憩休闲街区, 整体规划与开发江滨绿色景观带,重点发展“临江而栖,枕潮而眠”的高档景观房产,系统构建运动休闲长廊。 凸现运动休闲、旅游文化特色,重点规划中高档运动休闲中心,旅游休闲购物店铺,文化消费类(如动漫游戏、文化创意产品等)店铺,适当引进综合超市、精品商厦、高档娱乐休闲设施和宾馆酒店等商贸业态。 运动休闲主题长廊主要配置各式专业特色吧、时尚专业(卖)店、运动概念特色店等个性 化业态。 规划建设东南沿江国际运动休闲商业街和大型休闲游乐城。 下沙新城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 20xx- 20xx 年) 20 以人为本,整体部署,统一规划,逐步完善社区便民便利商业服务网络。 社区商业的发展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要以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以小型网点为主,大力发展生鲜食品、日用品、餐饮、家政服务等各类日常生活需要的商业和服务业,尤其要大力适应家务劳动社会化和日常生活现代化的趋势 ,在提高传统服务业 服务水平 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符合社区 居民消费 特点的社区茶馆、洗衣保洁、美容健身、家政服务、老年服务、修理服务、电话购物、网上购物等现代生活服务 业,不断提高生活服务水平。 逐步建设好配套齐全的社区商业中心, 距离 区域 商业中心 1 公里以外的居民区,原则上居住人口 13 万 人 应有一个综合性的社区商业中心,营业面积总规模一般应为 500010000平方米, 能 基本满足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多方面需要。 居住区内每千人应拥有 250 平方米的农贸超市营业面积,购买距离一般不超过 500 米。 为提升下沙新城总体环境和商贸档次,更好地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原则上新建居住区不再兴办传统农贸市场,各类小区按上述要求配套规划一定规模的生鲜超市。 (二)主要任务 坚持以推进城市化为主线 原则,实施“两轮驱动”的商贸服务业发展方针。 现代服务业是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最佳结合点。 要以提高开发区发展水平和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为出发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 工业化和城市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手抓,两轮驱动。 重点发展以商贸业为龙头的消费性服务业和以现代物流下沙新城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 20xx- 20xx 年) 21 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下沙城市副中心对杭州东部的辐射和服务功能。 ( 1)发展以商贸业为龙头的生活性服务业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商贸服务业。 积极培育引进大型商贸服务项目 ;规范和提升小型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加强市场管理,维护经营秩序。 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组织形式,促进多样化业态协调发展。 要以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建立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到规划期末,初步形成下沙新城商贸服务业“ 1222”网点布局框架。 (详见附录一) ( 2)发展以现代物流业为龙头的生产性服务业 整合提升现有物流企业,规划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物流基地和杭州市乃至环杭州湾区域的核心物流功能区。 完成下沙保税物流中心( B型)的开发建设,使之与出口加工区、杭州萧山国际 机场等联动发展,共建高效的现代化保税物流中心和浙江省保税物流基地。 完成普洛斯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为现代物流企业提供高标准的运作平台。 以服务工业企业为重点,以商务楼宇开发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工程安装、技术检测、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管理咨询、项目评估等中介服务业;以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为基础,建立和谐、安全、有序的金融环境,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 坚持商贸服务业特色化定位原则,实现“一主二次”商圈的渐进式发展。 根据下沙城市化进程,“一主二次”商圈在力求体现特色化定位下沙新城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 20xx- 20xx 年) 22 的基础上实现渐进式发展。 以 下沙新城 中心区为核心的主商圈强调全面规划和分步实施并举原则,坚持规划先行,增强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和权威性,用规划统揽新城中心区商贸服务业发展全局。 要根据商贸服务业各行业的性质、特点进行具体规划,特别要注重实现目标的启动方式、发展路径、突破点,做到近远期目标明确、步骤清楚、重点突出。 以开发区新行政中心为基点形成区域核心商圈,商圈东半圆突出下沙东居住区生活消费型商贸服务设施,该区块的 零售商业结构、设施和功能定位力求高能级规划,对休闲购物环境(硬环境和软环境)进行全方位建设,支持国际高端商业进入,提升商业设施品 位,提高新型业态比重,完善服务功能,增强现代气息,形成高度繁华的现代大都市副城商业中心;主商圈 西半圆突出商务休闲型商贸服务设施为主, 大力发展以新技术和知识经济为依托的现代服务业。 远期 建设目标是构成商务为主,高档零售业为辅,休闲环境优良、设施齐全,以 商贸、金融、会展、酒店、商务休闲、 信息服务和 文化娱乐 等高层次第三产业为支柱 的国际商务中心区。 以启动区块和沿江区块为主体的次商圈做到个性化定位、差异化经营。 启动区次商圈立足服务于工业园区和高教园区, 通过建设高起点、高品位的与大学城、工业园区相适应的商贸服务设施,按现代都市商业标准建设“ L”型都市特色商业街区,调整提升传统商业群组,注重发展特色品牌商贸,完善空间布局,优化业态结构,引进大型商贸项目,繁荣都市商业消费市场;沿江区次商圈 利用钱江潮、生态湿地等景观资源优势,凸现 运动休闲与文化消费个性,积极培育中高端消费市场,发展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的商贸服务业,下沙新城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 20xx- 20xx 年) 23 规划建设东南沿江运动休闲主题长廊 ,形成与下沙新城城市品位相协调的商贸服务体系。 “一主二次”商圈依据启动区次商圈 —— 沿江区次商圈 —— 中心区主商圈渐进式发展。 坚持商旅文工联动原则,充分发挥高校文化、生态景观和工业特 色资源优势。 利用高教园区、工业园区旅游资源,发展高校文化和工业特色旅游;积极引进大型休闲娱乐业,创办大型特色文化、体育活动,开发主题旅游项目;利用开发区临江原生态景观资源和具有特色的都市农业,发展休闲体验式旅游。 积极引进市场潜力大、预期效益好、吸纳就业多的新型流通业态和服务方式,着重培育 商务会展、商贸购物、人文旅游、中介服务、金融服务、物流配送等 重点产业;加强 商贸与旅游、会展、文化娱乐之间积极互动,通过商贸与其它产业的结合,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提供新的商贸服务,促进消费质量的不断提升;加快生产性商贸服务业 的发展,形成商贸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互促的良性循环。 坚持社区商业与地铁商圈相呼应原则, 有序推进社区商业、地铁服务设施配套。 规划期内,下沙新城三大居住组团沿地铁 1号线自西向东布局,社区商业基本融合于主商圈及两大次商圈之中。 新城中心区居住区位于主商圈辐射地带,启动区块居住区涵盖了西次商圈的核心区域,沿江居住区的兴起可以有效带动东次商圈的形成。 与此同时,社区商业又与未来形成的下沙新城中心站、 16 号沿江终点站地铁商圈互下沙新城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 20xx- 20xx 年) 24 相呼应,达到三位一体的规划目的。 鉴于地铁商圈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 按照便民化、便利化 的要求,必须先行配套规划社区便民商业网络。 培育发展一批门类齐全的便利店、专业店、食杂店、菜市场、生鲜食 品店、洗烫店和家政服务等,建设一批中、小型连锁超市,形成社区完善的商贸流通连锁网络;同时要重点支持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便民早餐网点、特色餐饮网点的建设。 社区商业的发展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中心, 在提高传统服务业 发展水平 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符合社区特点的社区茶馆、美容健身、家政服务、老年服务、修理服务、电话购物、网上购物等现代生活服务业,不断提高生活服务水平。 规划期内, 积极推进 全国社区商业示范小区的创建工作,培育 1- 2个商业示范社区。 五、规划的推进与实施 (一)规划的推进 20xx年底之前 ( 1)全面完成对 4号路周边的“田”字型商业街区的调整与改造 ( 2)基本完成中心区主商圈东半圆的网点规划和商贸设施建设 ( 3)基本完成规划期内的新居住区配套商贸服务设施建设 ( 4)基本完成大学城文化休闲商业带与相关商贸服务设施建设 ( 5)基本完成大学城东区公建带的商贸服务网点布局与建设 ( 6)基本完成沿江居住区商贸服务设施配套建设 ( 7)基本完成下沙东等大型社区商贸设施配套 下沙新城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 20xx- 20xx 年) 25 20xx20xx年 ( 1)全面启动下沙新城 CBD主要商贸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 2)全面完成中心区主商圈东半圆的网点规划和商贸设施建设 ( 3)初步完成中心区主商圈西半圆的网点规划和商贸设施建设 ( 4)基本完成钱江湾运动休闲商业带的开发建设与网点配套 ( 5)基本完成沿江地铁商圈规划建设 ( 6)全面完成大学城东区以及东部沿江居住区商贸服务业公建设施的配套建设 (二)规划的保障措施 商贸发展规划是落实下沙城市分区规划和开发区“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下沙未来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为使商贸规划成为引导下沙 商贸服务业合理、有序发展的保障,在充分论证其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商贸规划的全面实施,维护其稳定性与连续性,不宜随意更改或变动。 加强 商贸服务业 规划管理,促进 商贸服务业有序发展 商贸服务业 的建设规划,一经政府批准,即应列入城市建设规划一并组织实施,凡规划涉及的商业用地都应预留。 要加强对商贸业规划的调控、监督和管理。 重点加强对各级商业中心、重要商业街和物流配送中心 的 规划布局的管理。 建立项目可行性论证和对城市环境影响的评价,防止污染,保护环境。 要提出流通产业发展分类指导目录,阐明鼓 励 开发 与限制发展的项目,以利于结构调整,合理布局,防止盲目发展和恶性竞争。 新增营业面积在 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商业设施,原则上只下沙新城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 20xx- 20xx 年) 26 能布局在 主商圈、次商圈 和规划的特色街区,其中营业面积在 1 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场,只能 建 在 主商圈的 大型购物中心(即Shopping Mall)内。 一般情况下,两个大型超市之间距离不得小于5000 米。 社区商业中心要以中小型商业网点为骨干,主要发展小型网点、便民网点,如便利店 等。 凡规划的社区商业用地和商业用房,不得改变 其 使用性质。 配套投资政策,加强行业监管 要加大对商贸服务业 的导向性投入及招商引资力度,在今后的重点商业区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商业配套设施的建设,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硬件环境。 同时,对投资者,特别是大投资者、知名企业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引导和鼓励其在下沙地区进行商贸服务业投资。 ( 1)对商贸服务业发展规模进行调控。 商贸服务设施建设单体面积 3000平方米以上,实施申报、听证制度。 ( 2)对现有商贸服务业和申报开办的商贸服务业企业,实行行业登记制度,对经营范围,营业面积、从业人员,营业额实行登记管理,以对整个商贸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做到心中有数,以利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宏 观管理与调节。 ( 3)发展商会和行业协会,通过这些机构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管理,督促其进行文明经商,在下沙形成诚信经商的良好氛围。 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的 商贸服务业 投资,加强 行业引导 要鼓励多渠道、多种形式投资 商贸服务业,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力度引进现代服务业大项目。 大力扶持在开发区发展商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