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考研政治必做1800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 1 分〕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一方面是指它自身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 1 分〕另一方面,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 〔 1 分〕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科学性同它所具有的实践性特征是分不开的。 科学本身就是重大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离不开其他社会实践,也离不开科学的实践。 它在科学实践中产生,又反过来给科学实践以世界观的指导。 〔 1 分〕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 它的革命性是按照客观规律对旧世界的变革;它的科学性是坚持在对旧世界改造中要求遵循客观规律。 这二者在实践中实现了结合和统一。 〔 1 分〕 【答案要点】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辩证统一的。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事物中研究出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解放思 想指打破旧的传统观念和偏见,勇于革新和创造;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 2 分〕三者都是使主观符合客观;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体现。 〔 2 分〕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精髓: ① 它是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概括。 〔 1 分〕 ② 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及其 哲学的根本目的 实现人类解放、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 1 分〕 ③ 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以及创造性本质。 〔 1 分〕 ④它是创立、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 1 分〕 ⑤ 它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制定和自觉执行路线、方针、政策、战略和策略的思想基础。 〔 1 分〕 第 3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选择题 Ⅰ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两大思潮是 ()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16 页 共 160 页 二、分析题 怎样理解江泽民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里程碑 ? ◆ 答案与解析 ◆ 一、选择题 Ⅰ 1.【答案】 C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了解。 【解析】实证主义 是一个声称以实证科学为哲学基础的哲学流派,也是现代西方哲学中所谓科学主义哲学思潮中最早的流派,逻辑实证主义是分析哲学的一种;存在主义是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代表,弗洛伊德主义:是弗洛伊德把精神分析的基本原理广泛运用到人类社会生活和文化历史发展的各个领域,从而由精神分析学变成的一种哲学学说。 学术界普遍把后现代主义当作一种包括后现代艺术、社会学、哲学在内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是相对于现代主义的一种哲学思潮。 分析哲学不是一个学派,而是一种运动,分析哲学家们共用相近的方法 语言和逻辑分析,以切入各种哲学议题 传统的 、新兴的、缘于分析方法所产生的新问题。 【拓展】考生需要在平时学习哲学原理、基础和哲学史的同时,也注意一下哲学的前沿性问题。 二、分析题 【答案要点】 (1)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1 分〕 (2)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里程碑,就在于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既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1 分〕又立足于当 代中国变化中的实际,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要求,反映了我们党由革命党到执政党地位的深刻变化。 〔 1 分〕 (3)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在于,它是对人类社会规律和社会主义规律的揭示。 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结底是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 〔 2分〕 (4)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于,它是对执政党规律的揭示,它解决了已经取得政权的共产党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一个党的重要问题。 〔 2 分〕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17 页 共 160 页 (5)归根结底,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创新 性和重大意义在于,它是对执政党规律、社会主义规律和人类社会规律这三大规律的揭示,它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命运、我们社会主义的命运和我们的党的命运。 〔 2 分〕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特别提示 ① 10 年来本章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辨析题、分析题的命题数量之比:13∶ 7∶ 2∶ 0② 常考核心知识点及命题规律、趋势:多为选择题,结合当代高科技或最新的认识成果,常考关于意识的能动性、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等老生常谈的知识点。 另外,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也是一个热点问题。 ③ 20xx 年大纲新增知识点: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 作用;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第 1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选择题 Ⅰ 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 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 () 、物理、化学、生命、社会 、固体、气体、等离子体 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 ()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 而上学 形而上学的 绝对时空 观的错误在于 ()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18 页 共 160 页 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 运 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 ,因为静止是 ()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 () 统一 的统一 《坛经》记载: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 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这一论断是 () 点 二、选择题 Ⅱ 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19 页 共 160 页 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 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 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 () 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 () 活 的过程 《传习录》记载: 先生 (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 )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 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意义是 () 是客观实在性,批判了唯心论和二元论 ,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 ()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在于 ()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20 页 共 160 页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 ()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 动静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理之固然。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动、静,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一命题 揭示了 () 三、分析题 试分析物质世界的永恒运动,并由此分析静止这一概念。 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物质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运用有关哲学原理,分析下述材料: 材料 1 17 世纪和 18 世纪的一些唯物主义者,受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或物体的某些特征。 伽桑狄说: 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 原子的总和。 爱尔维修说: 物质并不是一件东西,自然界中只有一些我们称之为形体的个体,物质这个名词只能了解为那些为一切形体所固有的特性的集合。 他认为,广延性、密度、不可入性等是一切形体所具有的特性。 摘自《十八世纪法国哲学》 材料 2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X 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否定了原子是物质的始原、原子不可分、元素不可变等传统思想。 一些自然科学家由于不懂辩证法,认为 39。 原子非物质化了,物质消失了。 马赫主义者抓住这一点以论证唯心主义,宣称 物质消失了 ,就是 物质本身不存在了 ,只存在 感性知觉,物质是 荒谬的虚构 和 假设。 摘自《列宁选集》,第 2 卷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21 页 共 160 页 材料 3 列宁指出: 39。 物质已在消失 39。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迄今我们认识物质所达到的那个界限正在消失,我们的知识正在深化;那些以前以为是绝对的、不变的、原本的物质特性(不可入性、惯性、质量等等 )正在消失,现在它们显现出是相对的,仅为物质的某些状态所特有的。 因为物质的惟一 39。 特性 39。 就是:它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摘自《列宁选集》,第 2 卷 请回答: (1)材料 1 所表明的哲学观点及其局限性。 (2)材料 2 中所体现的自然科学发现同哲学的关系。 (3)结合材料 3 列宁阐述的思想,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 ◆ 答案与解析 ◆ 一、选择题 Ⅰ 1.【答案】 C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惟一特性。 【拓展】要注意题干问的是惟一特性,主要依据的是列宁对物质的定义。 2.【答案】 C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存在形式。 【解析】题干问的 物质 是一哲学的概念,物质的存在形式就是时空,其他选项是具体物质形态的运动方式。 【拓展】要仔细理解题干的问 题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 ,学会并注意在哲学的语言与背景下思考、作答,结合选项进行鉴别、排除。 3.【答案】 A 【考点】本题考查各派别对于物质与运动关系的认识。 【解析】唯心主义将意识等精神性的东西看作世界的本原,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 唯物主义则坚持按照物质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的形式、运动,与科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不可知;相对主义将运动绝对化。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22 页 共 160 页 【拓展】做此题的关键是不能死抠某一哲学家或哲学派别的观点,而应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不可知论与相对主义各自的总体上把握它们对物 质与运动关系的认识。 4.【答案】 D 【考点】本题考查各派别对于物质与运动关系的认识。 【解析】形而上学将物质与运动割裂开来,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或没有运动的物质。 A、 B、 C 三项则没有对于物质与运动关系的定论。 【拓展】做此题的关键同上题。20xx年考研政治必做1800题(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