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历史-硬盘发展历史(附图)(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它能提供高达 80GB 的容量,这些都是从那时的 MR磁头技术开始得,当然这么高的容量最后还得归功于 GMR( GaintMago Resistive,巨磁阻)磁头技术, GMR 是 IBM 公司在 MR 技术的基础上研发成功的新一代磁头技术,它是最新的磁头技术,现在生产的硬盘全都应用了 GMR 磁头技术。 GMR 比 MR 具有更高的信号变化灵敏度 ,从而使得硬盘的单碟容量可以做得更高,目前最新的磁头技术为第四代 GMR磁头技术。 二、电机技术 在硬盘中,与磁头技术一样重要的另一项技术就是电机技术了,它直接影响着硬盘转速的大小。 目前最快主轴转速的硬盘即希捷公司推出的 Cheetah X15(捷豹 X15 系列),它的主轴电机转速高达 15,000RPM。 目前主流的 IDE 硬盘转速为 7200RPM,而主流的 SCSI 硬盘转速则为 10,000RPM。 早期的硬盘转速一般只有 4000RPM 甚至更低,低转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电机技术的限制,随着技术的 革新,转速提高到了 4400RPM 及 4900RPM,再后来就是 5400RPM 了。 目前还有相当大部份的 IDE 硬盘转速只有 5400RPM,这些产品的定位是低价位电脑市场,如上面提到的迈拓钻石十一代( DiamondMax 80),虽然它能提供最高容量达 80GB,但其转速却只有 5400RPM。 在 5400RPM 后,推出的即 7200RPM,这也是目前最高的 IDE 硬盘转速。 [Seagate Barracuda ATA] [Seagate Cheetah X15] 这里提一个比较优秀的电机技 术是希捷公司独有的 Fluid Dynamic Bearing (FDB) 电机,它在 1996 年第一次推出,现在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技术,最新推出的 7200RPM Barracuda ATA III(希捷新酷鱼三代)采用的就是 FDB III 电机技术,它能有效降低噪音,减少震动,延长寿命和增强对震动的抵抗能力。 电机技术发展了,直接影响的就是硬盘主轴转速的提高,而转速就决定着硬盘的寻道时间。 当然在提高硬盘主轴转速的同时需要考虑得是硬盘的发热量及振动问题,还有就是硬盘的工作噪声问题。 所以电机技术直接决定着硬盘的快慢 、工作温度及工作噪声等。 三、接口技术 硬盘接口一直是人们关心的技术,随着电脑其它配件(如 CPU、内存、显示等子系统)性能的大步迈进,硬盘的接口传输率越来越体现出它在整个电脑系统的瓶颈效应,硬盘接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最早的硬盘接口要算是 ST506/412 接口,它是希捷开发的一种硬盘接口,首先使用这种接口的硬盘为希捷的 ST- 506 及 ST- 412。 ST- 506 接口使用起来相当简便,它不需要任何特殊的电缆及接头,但是它支持的传输速度很低,因此到了 1987 年左右这种接口就基 本上被淘汰了,采用该接口的老硬盘容量多数都低于 200MB。 早期 IBM PC/XT 和 PC/AT 机器使用的硬盘就是 ST- 506/412 硬盘或称 MFM 硬盘, MFM( Modified Frequency Modulation)是指一种编码方案。 接在 ST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