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0 页 共 23 页 响品牌,发挥品牌效应。 大力发展精细农业、集约农业、观光农业,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及基地认证步伐,推动蔬菜、畜牧、食用菌的无公害生产;不断优化农 业结构,加强农业执法,保护土地流转、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产品流通,推动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 加大农业扶持开发力度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十一五”期间,有计划推出 10个农业重点项目,全面提升农业产业档次。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健全农业科技网络,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大“种子工程”实施力度,加快品种更新换代。 加大对优质、高产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 “十一五”期末,全区粮油、蔬菜、水果、畜禽良种覆盖率达 90%。 加强技术培训与合作,提高专业队伍素质,加强信息引农,强化 服务意识。 组建农业信息平台,开设湾里农业网站,提高农业信息处理能力。 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 “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 3 个省级贫困村和 2 个市级贫困村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 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做到自我脱贫与帮助脱贫相结合。 加强扶贫资金管理,把国家投入资金作为调动各级干部和农民生产积极性、带动经济发展的动 加快农村集镇建设步伐 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原则,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搞好镇村发展规划,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加大农村基础设 施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解决好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影响小城镇发展的“瓶颈”问题,规范和管理好农村村民自建房,继续抓好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实现自然村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1 页 共 23 页 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努力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要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为旅游业和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平台。 招贤镇作为城区规划镇,大力发展以高效无污工业和三产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产业类型,并以农村城市化建设为主线,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中村改造,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逐步把农民变为城市居民,逐步向“经济强镇、旅游大镇、生态新镇 ” 方向发展。 梅岭镇 、太平乡作为梅岭旅游腹地,大力发展以休闲旅游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产业类型,加快集镇基础设施和旅游资源开发步伐,不断加快移民下山、移民建镇工作力度,积极培育旅游服务业,开发旅游产品,全力建设梅岭旅游游娱、购物、食宿中心。 罗亭镇作为昌九工业走廊重镇,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经济产业类型,并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重点发展与罗亭 IT园区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配套产业链,提供发展服务平台,成为湾里新兴产业重镇、经济发展大镇。 第三章 开拓创新,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第一节 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大力提 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围绕“富民强区”的战略目标,继续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突出招商重点 要对接沿海地区经济实体和著名企业,进行重点招商。 重点抓好“ 9+2”泛珠三角洲经济区域合作,积极吸引国外跨国公司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2 页 共 23 页 来区投资,参与湾里经济社会发展。 突出生物技术、高新技术、大型旅游、农业开发、城市综合改造等项目,有选择性地招商。 要强化项目包装策划,有步骤地推出一批精品项目对外推介。 注重引资质量和水平,变招商引资为选商引资。 推动产业招商,加强服务业招商,引导“以民资引外 资”和外资企业增资扩股。 最终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 优化引资结构 坚持民资与外资、二产与三产并重,重在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商贸旅游、科技开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领域。 进一步提高内资引进水平,把引进新兴产业、配套产业、先进技术和设备作为重点,着力提高产业竞争力。 创新引资方式 继续把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主体,综合运用产品、市场、品牌等优势加大招商力度;继续把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优化配套,提升质量;进一步完善专业招商机构的功能,拓宽市场化招商渠道;组织开展各种类型招商活动,利用梅岭旅 游文化节等节会,集中向外推介湾里,推进一批项目签约。 整合招商资源 拓展对外合作交流渠道,加强与各类客商、各方友人的联系与沟通;发挥城建、交通、旅游、商贸、农业、金融等部门以及外、侨、台、外宣等涉外部门的作用,明确目标任务,加大考核力度;发挥区、乡两级招商服务机构的作用,完善机制,构建网络,捕捉信息,组织小分队招商,提高招商实效。 第二节 以创新为原动力,继续深化各项社会改革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3 页 共 23 页 以建立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机制为目的,体制创新为手段,加快改革步伐。 加快工业企业改制步伐,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按照“退二进三,退城进郊”的发展要求,通过企业解散、股份制改造、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逐步把现有工业企业迁出城区,集中起来形成工业园区。 “十一五”期初,要认真做好区属工业企业的资产评估工作,摸清工业企业的底数以及改制后的发展方向,精心包装项目,通过各种渠道对外推介。 “十一五”期末,结合城区规划建设和产业调整,全面完成区属工业企业的改制工作。 鼓励个私民营经济发展,全力推进全民创业按照“六放”方针引导民间资产渗透到我区各个产业。 优化投资环境,为全民创业提供良好氛围。 开展创 业培训,全面提高民营企业主及其管理层的素质。 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技术咨询和创业指导。 加强政银企合作,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担保难问题。 完善政策措施,鼓励个私民营经济尽快做强做大。 从管理体制入手,加快各项社会事业改革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科技项目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卫生事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卫生机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建立起一套从上到下、体现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人才选拔任用管理体系。 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 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不断增强地方财政活力、提高公共财政运行效能。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4 页 共 23 页 第四章 夯实基础,建设现代生态园林山城 充分发挥区位生态优势,把城区建设成为南昌市的后花园、南昌市西部居住和文化教育基地、以休闲度假旅游娱乐为特色的现代生态园林城市。 加快城市规划体系建设 “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完善城市各项规划,力争完成城市园林绿化系统规划、城市给水规划、城市排水规划、城市环保工程规划以及城区修建性详规,最终形成科学合理、配套完善的 城市规划系统。 并进一步加大批后管理,规范审批程序,维护城市规划权威性和严肃性。 积极实施新城拓展、旧城改造工程按照“西控、东拓、南伸、北接、中秀” 发展方略,以磨盘山公园为城市建设核心,积极实施旧城改造和新城拓展战略,“十一五”期间,对磨盘山以西的旧城,以城中村改造为突破口,以农民公寓和新农村建设为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