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技术常识-广告公司培训内容摘要:

广播技术常识-广告公司培训 广播技术常识广播技术常识广播技术常识(一)、什么是声音: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产生之后必须通过空气或其它物质的传播,形成声波,才能让人和动物的耳朵听到,反馈到大脑,让人们知晓。 广播技术常识(2)声音传播的速度与媒质种类和环境温度有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米 /秒。 周波: 波长:波长越长, 1秒钟内经过的周波就越少,频率就越低 振幅:波长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距离广播技术常识(3)声音本来是看不见的,为了便于研究,按照声音的高低,把波长给画出来:广播技术常识(4)声音的三要素是: 响度:与波形幅度有关 (震耳朵 ) 音调:与波形频率有关 (刺耳 ) 音色:与波形和谐波有关 (规律性 ) 广播技术常识(二)、广播中的声音 1、发射广播技术常识2、接收: 如果收音机调谐到广播中的一个高频载波频率,那么收音机的无线线圈就会感应出较强的电信号,也就是按声音节目信号变化的高频载波电流载波频率较低的已调波电流解调器原来的声音节目电信号扬声器发声。 这就是无线电波传播的全过程。 广播技术常识(三)、广播发射 1 调制调频、调幅 ( 1)调幅( 频率不变,调整幅度 易受静电、电器干扰,有杂音、易失真 ( 2)调频( 改变频率,振幅不变 声音效果好,但覆盖面小,技术条件要求复杂 ( 3)立体声广播:在调频的基础上,利用人的双耳效应,在演播室里放两个传声器,而放在一条广播通道中播出,造成一种有方位感的广播效果,一般在超短波波段转播。 广播技术常识2 发射 广播电台发射台用天线发射时: ( 1)电磁波形式 地面波传播:频率越高吸收越多晚间比白天吸引的多; 天波传播:白天,太阳的作用有电离层,强烈吸收天波,造成天波衰减频率越高越不容易被电离层吸收; 空间波:介于地波与天波之间的。 广播技术常识( 2)根据广播发射时这三种波的多少以谁为主 分为: ( 1) 中波 (2)短波 (3)超短波:广播技术常识 (1) 中波: 以地波传播为主的电波,一般为 300 3000千赫 (频率单位 )因为相对短波来说,中波的波长较长,因此频率较低,白天天波就要受到电离层的强烈吸收,主要以地波传播,一直到了晚间,电离层没有了,地波又受到地面的强烈吸收,天波才被大量反射,传递到很远的地方去,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感觉晚间比白天收听到的广播节目多的原因。 总之,中波电台的功率越大、天线越高、它传播的距离就越远,通常可传播 200公里 (再远的话,就是用微波站中转 )。 中波主要用于强调广播人口覆盖的国内广播,也称调幅广播(载波的幅度按照声音电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A、技术上较容易实现:普及广播发展中波 B、传播距离较远 C、抗干扰差,易受静电、电器干扰、保真度不高,有杂音。 广播技术常识 (2)短波: 以天波传播为主,一般为 3 30千赫,因为相对于中波来说,短波的波长较短,因此频率较高,地面对它的吸收就更强烈,一般短波的地波只能传输几十公里,但也正是由于它的频率较高,所以它的天波在电离层中损耗减少了,短波靠天波可以传递几千公里,所以短波主要用于对外广播(如 国的国际广播电台,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广播等 ); 但由于电离层随昼夜、季节、纬度而变化,所以传播不稳定,收听到的信号忽强忽弱,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听对华广播听不清的主要原因。 广播技术常识(3)超短波: 频率为 30 300兆赫,是三种波频率最高的,地波衰减很大,天波又因为频率太高以至于穿过电离层很深,甚至穿透而反射不回来,这样超短波就只能靠空间波传播, 由于空间波传播只是两点间的直线传播没有反射,一般来说传播距离只有几十公里,主要用于电视和 高频 ) 抗干扰能力强,保真程度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