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病常用检查-健康评估课件-李群芳,熊瑛内容摘要:

肝脏病常用检查-健康评估课件-李群芳,熊瑛 第六节肝脏病常用检查第六章 实验室检查蛋白质代谢试验二、 血清胆红素测定三、 血清酶学检查四、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五、 肝癌标志物检查案例评析 思考与训练白质代谢试验( 一 ) 血清蛋白测定( 二 ) 血清蛋白电泳)血清蛋白测定血清总蛋白( 血清各种蛋白质的总称,包括清蛋白( A)和球蛋白( G)1. 标本采集 : 血清 、 黄或红色帽采血管 、 空腹2. 参考值血清总蛋白: 60 80g/40 55g/L; 球蛋白: 2030 g/球蛋白比值: 正常成人为( 13. 临床意义)血清蛋白电泳血清蛋白是由多种粒子大小 、 等电点及所带负电荷不同的蛋白质组成。 1. 标本采集 : 血清 、 黄或红色帽采血管 、 空腹2. 参考值 清蛋白 62% 71% 1球蛋白 3% 4%2球蛋白 6% 10% 球蛋白 7% 11%球蛋白 9% 18%3. 临床意义清胆红素测定血清胆红素包括未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两者合称总胆红素( . 标本采集 : 血清 、 黄或红色帽采血管 、 空腹 、 标本避免阳光照射。 2. 参考值 ; ; 临床意义 :( 1) 要用于判断有无黄疸及其程度 、 推断黄疸的原因( 2) 判断黄疸的类型清酶学检查( 一 ) 转氨酶测定( 二 ) 碱性磷酸酶测定( 三 ) )转氨酶测定(一)转氨酶测定转氨酶是一组催化氨基酸与 于检查肝脏疾病的转氨酶主要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 标本采集 : 血清 、 黄或红色帽采血管 、 溶血标本不宜2. 参考值5 40U/L; 8 40U/L; 3. 临床意义)碱性磷酸酶测定(二)碱性磷酸酶测定碱性磷酸酶( 一组在碱性环境下能水解多种磷酸酶单酯化合物的酶1. 标本采集 : 血清 、 黄或红色帽采血管2. 参考值成人 : 40 110U/L;儿童 : 350U/临床意义) 三 ) 肝内 合成增多或胆汁排泄受阻时 , 可引起血清 标本采集 : 血清 、 黄或红色帽采血管2. 参考值 50U/临床意义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乙肝两对半是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 ( 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一共 3对 : 表面抗原 ( 和表面抗体 ( 抗 和 抗 核心抗原 ( 和核心抗体 ( 抗 . 标本采集 : 血清 、 黄或红色帽采血管2. 参考值 正常情况下上诉所有抗原抗体均呈阴性。 3. 临床意义4. 癌标志物检查甲胎蛋白 ( 是胎儿发育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血清糖蛋白 , 当肝细胞或生殖腺胚胎组织发生恶变时 , 原已丧失合成 使血 检测血 1. 标本采集 : 血清 、 黄或红色帽采血管2. 参考值 阴性 25µg/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总蛋白总蛋白减低: 血液稀释、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肝脏蛋白合成功能障碍、蛋白丢失过多等。 总蛋白增高: 血液浓缩、蛋白合成增加等。 2清蛋白清蛋白减低: 营养不良、肝脏疾病引起的肝细胞损害、蛋白质消耗或丢失增多、血液稀释等。 清蛋白增高: 血液浓缩、 临床意义3球蛋白血清总蛋白增高: 主要是球蛋白( 高球蛋白增高: 慢性肝脏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巨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慢性炎症和感染球蛋白减低: 婴幼儿、免疫功能抑制等。 4 A/常见于严重肝功能损害: 如慢性持续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和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清蛋白减低最常见于慢性肝病, A/临床意义1 肝病型清蛋白减低 , 1 、 2和 球蛋白有减少倾向 , 球蛋白增高见于慢性肝炎 、 肝硬化 、 肝细胞癌2 肾病型清蛋白及 球蛋白减低 , 2和 球蛋白增高见于肾病综合征和糖尿病肾病3 炎症型1 、 2、 三种球蛋白均增高见于各种急 、 慢性炎症或应激反应µ) 171 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中度 171 342 肝细胞性黄疸不完全阻塞性黄疸重度 342 完全阻塞性黄疸B 定 性病毒性肝炎可达参考值上限的 20 50倍以上,以 1。 急性重症肝炎病程初期表现出 示肝细胞严重损伤。 2慢性病毒性肝炎血清转氨酶轻度增高或正常, 1。 示慢性肝炎可能转为活动期反映肝细胞坏死最敏感的指标是 定 硬化转氨酶活性取决于肝细胞坏死和肝脏纤维化的程度。 4胆汁淤积肝内、外胆汁淤积时转氨酶轻度增高或正常。 5非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肝和肝癌等非病毒性肝病时,转氨酶轻度增高或正常, 1。 临床意义1肝胆疾病于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且与胆红素增高平行。 2骨骼疾病于纤维性骨炎、骨转移癌、骨折愈合期等。 3其他于佝偻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妊娠后期及儿童生长期。 谷氨酰转移酶测定 1 胆道阻塞性疾病 : 胆汁淤积 、 肝癌等。 2 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 : 急性肝炎 、 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活动期或病情恶化时。 3 其他 300 1000U/L): 常见于酒精性或药物性肝炎 见于胰腺癌 、 胰腺炎 、 脂肪肝等临床意义1 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 , 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 、 复制程度 、 传染性强弱。 2 抗 中和性抗体标志 , 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主要标志。 乙肝疫苗接种者 , 若仅此项阳性 , 应视为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现象。 3 病毒复制标志。 持续阳性 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4 抗 病毒复制停止标志。 病毒复制减少 , 传染性较弱 , 但并非完全没有传染性。 5 抗 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 抗 抗 抗 临床意义 + 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 恢复期 + + 既往感染过 急性 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 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既往感染;假阳性 + + + 急性 复期+ + 急性 慢性 传染性 弱 + + 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病毒已基本清除,身体在康复。 但也有个别病人仍出现肝功能异常虑病毒是否有变异存在,仍要继续治疗。 仍有免疫力。 复期+ + + 急性 慢性 传染性弱。 即俗称的 “小三阳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 提示 染强。 即俗称的 “大三阳 ”临床意义1 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 5%80%, 300µg/ 其他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睾丸癌、畸胎瘤、卵巢癌等。 妊娠 3个月后, 娩后 3周恢复正常。 例 : 患者 , 男 , 48岁 , 工人。 上腹饱胀不适 、 纳差乏力 1个月余入院。 患者 2年前发现有乙肝病史 , 近 1个月前感到上腹饱胀不适 , 食欲减退 , 有时恶心 , 体重较前明显减轻。 入院体检 : 腹水征阳性 , 肝肋下 7质硬 , 表面结节状 , 边缘不规则 , 脾肋下 3质中 , 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 012/L, 012/L, 血小板 35×109/L。 肝功能 : 总蛋白 , 清 蛋白 , 球蛋白 , A/G 总胆红素 ,结合 胆红素。 +) 、 +)、 抗+)。 1000g/L。 以上结果提示哪些病情变 化。 题评析: 肝功能检查提示总蛋白升高,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 A/胆红素稍偏高提示肝功能降低导致黄疸出现,同时 000g/L,高度怀疑原发性肝癌。 病例中,患者 2年前出现乙肝,近段时间出现腹水,肝脾肿大,肝脏质地坚硬,呈结节状,边缘不规则,同时患者体重有明显降低,加之上诉实验室检查应考虑乙肝后肝硬化并肝癌的临床诊断。 血中白蛋白 /球蛋白正常比例为A (1 2):1 B (2):1 C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