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的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灵芝的栽培技术 芝俗称灵芝草,古称瑞草或仙草,现将其有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栽培技术1、栽培种的制作。 原料配方为棉籽壳 60%、杂木屑 20%、麸皮 20%,外加糖1%、豆饼 2%、石膏、石灰各 硫酸镁 配制时先将主料干拌混合均匀,然后把糖、石灰、硫酸镁溶于水中,喷洒在主料中再进行翻拌,待含水量均匀时(60即可接种。 菌种袋最好采用 17×35丙烯简料,两头扎口,两头接种。 每袋可装干料 斤。 装料时要松紧一致,两头袋口要扎紧。 袋装好后及时进行常压(或高压)灭菌,当温度达到 100时维持 8小时,停火后再闷上 5小时即可出锅晾袋。 待料袋温度下降至 30以下时即可接种。 接种时要严格控制,做到无菌操作,减少污染。 发菌阶段要使光线阴暗,空气湿度控制在 70%以下,温度保持在 24每隔 7翻袋一次,发现污染及时清除处理。 一般经过 25菌丝即可发满料袋,5后即可扩种,扩种时菌丝培养与栽培种相同。 2、出芝的管理。 4 月下旬至 10 月中旬均可安排出芝。 当灵芝菌袋发满菌丝后,开始出现原基时,即可进行出芝管理。 紫芝由于其柄短甚至无柄,所以覆土时不能全脱袋,应在一头留有 2菌袋,其余部分全脱,然后进行覆土。 土应覆至袋口 下以防芝层沾土,影响质量。 每平方米 50 袋左右,袋间距2右,覆土后用喷壶洒水,使袋头的余土冲掉,两天得剪掉袋口。 芝畦不宜过宽,以 80宜,覆土整理后,开始控制温度。 掌握 22间,空气温度控制在 85增加光线,通气使菌蕾早形成,快分化。 适宜条件下,一般从栽培至采摘约 40 天左右。 灵芝成熟的标志是,菌盖由薄变厚,颜色由浅黄变红褐色,菌盖周围白色的生长圈已消失,菌管内散少量孢子粉。 菌盖变成漆光色泽。 成熟的灵芝已停止生长,抗逆抗杂菌能力减弱,加之芝棚的温湿度较高,所以易感杂菌。 因此,应及时采收,采收时可用利刀从芝柄根部割下或用手直接拧断芝柄,采下的灵芝应及时放在干净的水泥场上晾晒,严防杂物粘附,也可以在 40干,使水分降至 12%。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