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工业厂房建筑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内容摘要:

B1=+= m 本工程计算的横向框架节点不平衡弯矩如图 8。 内力计算 根据对称原则,只计算 AB 跨。 在进行弯矩分配时,应计节点不平衡弯矩反号后,再进行杆端弯矩分配。 节点弯矩使相交于该节点的杆件近端产生弯矩,同时也使杆件的远端产生弯矩,近端产生的弯矩通过节点,弯矩分配确定,远端产生的弯矩有传递系数 C C 近端弯矩与远端弯矩的比值确定。 传系数与杆件远端的约束形成有关。 远端固定 C=21;远端滑动 C=1;远端铰支 C=0。 恒载弯矩分配过程如图 10;恒载作用下弯矩如图 11,梁剪力,柱轴力、剪力 如图 12。 活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注:各不利荷载布置时计算简图不一定为对称形式;为方便采用对称结构对称荷载形式进行简化。 横梁固端弯矩 ( 1) 屋面层 M′ A5B5= M′ B5A5=ql2( 12a2/l2+a3/l3) /12 = ( 12 +) /12 = m 本工程考虑如下四种最不利组合 ( 1)顶层边跨梁跨中弯矩最大:如图 13( a)。 ( 2)顶层边柱柱顶左侧及柱底右侧受拉最大弯矩;如图 13(b)。 ( 3)顶层、边跨梁梁端最大负弯矩:如图 13(c)。 ( 4)活载满跨布置:如图 13( d)。 各节点不平衡弯矩 MA5=M’ A5B5+M’ A5=+= m MA1=MA2=MA3=MA4= M1A1B1+ M1A1=+= m MB1=MB2=MBC=MB4= M1B1A1= m 内力计算 采用“迭代法”计算,计算次序及过程同于恒载计算,详细步骤不再重复,内力计算结果: 活载 (a)作用下梁端弯矩、剪力、柱轴力 ,如图 1图 15。 活载 (b)作用下梁端弯矩、剪力、柱轴力 ,如图 1图 17。 活载 (c)作用下梁端弯矩、剪力、柱轴力 ,如图 1图 19。 活载 (d)作用下梁端弯矩、剪力、柱轴力 ,如图 图 21。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层间剪力,如图 22;各层柱的及弯点位置 如表 18。 相关内力的计算过程见表 1表 表 21. 弯矩图 见图 23, 梁端剪力,柱轴力见图 24。 风载荷作用下的框架位移验算,计算过程列于表 22。 考虑到框架的弹塑性影响,应对框架刚度作适当降低。 对现浇框架取降低系数。 刚修正后的底层层间位移。 △ μ i=。 最大相对层间位移 hi = =10871 < 501 (满足要求)。 内力组合 弯矩调幅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梁端塑性变形产生的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进行调幅 ,取 β = 对梁进行调幅,计算过程见表 23。 内力组合 本工程是不考虑地震作用的多层框架结构,一般组合采用三种组合形式即可;内力组合计算见表 2表 25。 可变荷载效应控制时,取 *恒 k+*活 k+**风 k *恒 k+* 活 k+*风 k 永久荷 载效应控制值 *恒 k+**活 k 配筋计算 根据内力组合的结果,本工程对该框架的二层横梁及 B 柱进行梁、柱配筋计算和独立基础设计及配筋计算。 二层横梁配筋计算 由于该框架是对称的,故 BC 跨的内力以 AB 跨的内力对称取值;计算过程可以取一半进行简化。 由表 24,得: AB 跨 梁左端 M=- m V= 跨中 M= m 梁右端 M= m V=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跨中截面处按 T 形截面计算,支座截面弯矩设计值,以柱边截面取值: 则, AB 跨,梁左端弯矩设计值 MA=- + =- KN m M 中 = KN m MB=- - =- m 支座截面配背力计算, b=250mm; h=600mm;保护层厚度 as=30mm 则 ho=h- as=600- 30=570mm 混凝土采用 C30, fc=,ft=主筋采用 HRB400, fy=fy1=360N/mm2 箍筋采用 HPB235, fy=fy1=210N/mm2 A 支 座截面: s =21fcbhoMA=257 025 10 4  = ξ =1- s21 =≤ 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条件。 As=ξfyfcbho1=360 ≈ 753mm2 选用 3 18, As=763mm2 ρ min=fyft==%< %,取 ρ min =% ρ 1=bhAs=600250763=%> ρ min =%(符合要求) B 支座截面: as=21fcbhoMB=  = ξ =1 s21 =≤ (符合要求) As=ξfyfcbho1= 360  ≈ 998mm2 取 4 18, As=1017mm2 ρ 1=bhAs = 6002501017 =%> %(符合要求) 跨中截面配筋计算 跨中拟 T 形截面计算, bf′ =31 6900=2300mm< 4500mm 取 bf′ =2300mm b=250mm, h=600mm, ho=60030=570mm, hf′ =120mm a1fc bf′ hf′ (ho hf′ /2)= 2300 120 (570120/2)= m > M= 故该梁跨中截 面可按第一类 T 形截面计算 , as=211 ho。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