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阳市南渡中学2013年高三一轮复习物理学案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2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二) (总15)一、 学习目标:1. 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 2. 掌握瞬时加速度的求解方法。 3. 掌握传送带上物体受力和运动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二、 知识归纳:一、超重与失重1超重与失重超重 失重 完全失重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现象产生条件 物体有 的加速度 物体有 的加速度 a ,方向 视重 Fm(g a) Fm(g a) F)当出现超重、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并没变化(2)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只取决于 2、加速度方向向上还是向下,而与速度无关(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二、瞬时加速度问题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瞬时前后的瞬时作用力1中学物理中的“线”和“绳”是理想化模型,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轻:其质量和重力均可视为等于零,且一根绳( 或线)中各点的张力大小相等(2)不可伸长:即无论绳子受力多大,绳子的长度不变,由此特点可知,绳子中的张力可以突变2中学物理中的“弹簧”和“橡皮绳”也是理想化模型,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轻:其质量和重力均可视为等于零,同一弹簧两 3、端及其中间各点的弹力大小相等(2)弹簧既能承受拉力,也能承受压力;橡皮绳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3)由于弹簧和橡皮绳受力时,要恢复形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弹簧和橡皮绳中的力不能突变三、 例题讨论:【例 1】 如图 3 所示,A、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大于 A 物体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大于 A 物体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等于 A 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式训练1. 为了节省能量,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 4、速,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A. 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再竖直向下D. 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例2】(2012苏州)“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人在蹦极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约为( )A. g B. 2g C. 3g D. 4g例 3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 m 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 2的两根细线上,L 1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L 2水平拉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求解下列问题:(1)现将线 剪断 2)若将图甲中的细线 量不计的轻弹簧,如图乙所示,其他条件不变,求剪断 例 4】某人在以 多能举起 8 5、0物体,他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的物体质量是多少?若此人在一匀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 40物体,则此升降机上升的加速度为多少。 (g 取 10m/固练习:()1在升降电梯内的地板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 50 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 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 7 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B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晓敏的支持力订正栏: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 g/5,方向一定竖直向下()2(2011长春期末)在电梯中,把一重物置于台秤上,台秤与力传感器相 6、连,当电梯从静止加速上升,然后又匀 速运动一段时间,最后停止运动,传感器的屏幕 上显示出其受到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 示,则() .7 m/6.7 m/图示,A、B 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 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 30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 、B 0 人,站在竖直向上运动着的升降机底板上他看到升降机上挂着一个带有重物的弹簧测力计,其示数为 40 N,如图 16 所示,该重物的质量为 5 时人对升降机底板的压力是多大。 (g 取 10 m/如图 17 甲所示为学校操场上一质量不计的竖直滑杆,滑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为了研究学生沿杆的下滑情况,在杆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显示杆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现有一学生(可视为质点 )从上端由静止开始滑下,5 s 末滑到杆底时的速度恰好为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以学生开始下滑时刻为计时起点,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g 取 10 m/1)该学生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率;(2)滑杆的长度。江苏省溧阳市南渡中学2013年高三一轮复习物理学案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