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考点综述 电磁感应中的图象问题内容摘要:
1、一个圆形闭合线圈固定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如图 1 甲所示,设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为正,垂直于纸面向外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为负线圈中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为正,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为负已知圆形线圈中感应电流 i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 1 乙所示,则线圈所在处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图 12如图 2 所示,直角三角形导线框 大小为 v 的速度匀速通过有清晰边界的匀强磁场区域(匀强磁场区域的宽度大于导线框的边长),则此过程中导线框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 ()如图 3 所示,竖直放置的螺线管与导线 成回路,导线所围的区域内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变 2、化的磁场,螺线管下方水平桌面上有一导体圆环,导线 围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按下图中哪一图线所表示的方式随时间变化时,导体环将受到向上的磁场力作用 ()4两根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倾斜放置,与水平面夹角为 37,相距 d0.5 m, a、b 间接一个电阻 R, Rc、 d 两点处放一根质量 m金属棒, L1 m,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 , 金属棒被两个垂直于导轨的木桩顶住而不会下滑,如图 4 所示在金属导轨区域加一个垂直导轨斜向下的匀强磁场,磁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 5 所示重力加速度 g10 m/s 2.(70.6,7求:图 5图 6(1)01.0 s 内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2)t0 3、时刻,金属棒所受的安培力大小;(3)在磁场变化的全过程中,若金属棒始终没有离开木桩而上升,则图 5 中 4)通过计算在图 6 中画出 0 考答案1 B3A4解析(1)读题图可知: T/s, 感 B t t B .(2)I 感 A, 感R r 0 d.(3)此时金属棒对木桩的压力为零,最大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此时沿倾斜导轨方向上合外力为零F 安 B(t)I 感 d(.8 ( 70f N,即最大静摩擦力. F 安 7 : s. (4)一开始,木桩对金属棒有支持力,金属棒对导轨无相对运动趋势: f 静 安 的增大,木桩对金属棒的弹力减小,直至弹力为零满足: F 安 B(t)I 感 d 7代入数据:(.8 t)0t3.5 s. F 安 继续增大, f 静 从零开始增大,F 安 B(t)I 感 d(.8 t)7 f 静所以 f 随 t 线性增大至 f(此时 s)答案(1)(2)(3)6 s(4)如下图所示。河北省201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考点综述 电磁感应中的图象问题
相关推荐
1、磁场中某区域的磁感线,如图所示,则( )A a、 b 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等, a、 b 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等, b0)面的 P( l、0、0)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1)已知磁场方向与某个坐标轴平行,请确定其可能的具体方向(2)求出电场强度的大小(3)求出小球落至 N 点时的速率18一对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间距离为 d,板间有磁感应强度为 B 的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
1、海森伯资料光世昌老师搜集整理 山西省昔阳县中学校一、生平简介海森伯,9071976)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第一种有效形式(矩阵力学)的创建者。 1901 年 12 月 5 日生于维尔兹堡,出身于一位教古希腊语言的中学教师家庭,从小就受到家庭在古代文学方面的熏陶。 1920 年中学毕业,进慕尼黑大学学习理论物理学,他在慕尼黑大学时,在索末菲(导下学习理论物理学。 1923
1、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实验室准备了下列器材:铁架台、斜槽、竖直挡板、有水平卡槽的木板(能将挡板竖直固定在卡槽上,且相邻卡槽间的距离相等) 、白纸、复写纸、图钉、小球、刻度尺等。 I请完成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步骤:(1)按图安装实验装置,保证斜槽末端 ,将 、 用图钉固定在挡板同一面上,再将挡板竖直固定在卡槽上;(2)将小球从斜槽上某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击挡板时在白纸上会留下痕迹
1、、分解与物体平衡1如图 1 所示,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物体静止在固定的、半径为 R 的半圆形槽内,距最低点高为 处,则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A. B. 2C. D. 32) 222如图 2 所示,倾角为 30,重为 80 N 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一根弹性轻杆一端垂直固定在斜面体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 2 N 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1、、物体平衡 牛顿运动定律1 1 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m. 第 6 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 )As 2 Bs 2 C36m/s 2 D180m/s 22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质点静止地放在半径为 R 的半球体上,质点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数为 ,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质点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 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1、,直径 点以某一速率开始下滑,曲面内各处动摩擦因数不同,因摩擦作用物块下滑时速率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以前, 以前,m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量 m=1 L=0.8 m 的均匀矩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用 F=5 N 的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它翻下桌子,力 F 做的功至少为(g 取 10 m/ )1 J B C2 J 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