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和电路单元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 ⑸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探究,了解串 、并联电路的区别 ; ⑵分析电路中电流强弱 ; ⑶掌握电流表使用 ; ⑷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 ⑷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魄力,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重点: ⑴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 ; ⑵电流方向、电流强度 ; ⑶电流、电路和电路图 ;。电流和电路单元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1、(13)辽宁信息资源部物理编辑室 编1. 2009 年 2 月 11 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 805发生碰撞。 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 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影响太空环境。 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 B.
1、(11)辽宁信息资源部物理编辑室 编1. 地球赤道上有一物体随地球的自转,所受的向心力为 心加速度为 速度为 速度为 1;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所受的向心力为 心加速度为 速度为 速度为 2;地球的同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为心加速度为 速度为 速度为 3;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第一宇宙速度为 ,假设三者质量相等,则( )B C D123123123131. D
1、(14)辽宁信息资源部物理编辑室 编1. 2008 年 9 月 25 日,我国利用“神舟七号”飞船将宇航员送入太空,9 月 26 日,飞船成功变轨。 由原来的椭圆轨道变为距离地面高度为 h(约 340圆形轨道。 已知飞船质量为 m,地球半径为 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由椭圆轨道变为圆形轨道时
1、(12)辽宁信息资源部物理编辑室 编1. 如图甲所示,a 是地球赤道上的一点,某时刻在 a 的正上方有 b、c、d 三颗轨道位于赤道平面的卫星,各卫星的运行方向均与地球自转方向(顺时针转动)相同,其中 d 是地球同步卫星。 从此时刻起,经过时间 t(已知时间 t 均小于三颗卫星的运行周期),在乙图中各卫星相对 a 的位置最接近实际的是( )解析: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