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人教新课标版内容摘要:
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建立了自己的革命政权 苏维埃。 在苏维埃领导机构中,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占据多数。 他们认为无产阶级无力掌握政权。 于是让资产阶级组织临时政府。 沙皇尼古拉二世 发生时间 结 果 新局面 二月革命 1917年 3月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出现了两个并存的政权 讨论: 为什么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 《 四月提纲 》 临时政府实行怎样的政策。 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对内: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七月流血事件 1917年 11月 7日俄 国十月革命爆发。 阿芙乐尔号巡 洋舰发出了进攻冬 宫的信号。 二、十月革命的爆发 彼得格勒 武装起义 • 时间: 1917年 11月 • 领导者:列宁 • 起义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 主要参加者:工人、士兵 • 主要目的: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结果:取得了胜利, 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斯莫尔尼宫 冬宫 阿芙乐尔号 苏维埃政权采取的 措施: :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 (1)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 (2)颁布 《 土地法令 》 ,没收地主、寺院 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同德奥谈判议和,签定 《 布列斯特和约 》 苏俄退出了战争。 比一比: 苏维埃政权采取的 措施 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采取的措施有何不同。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苏维埃政权 领导者不同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人教新课标版
相关推荐
图中的收报员正在接收、翻译 纸带上的数码信息。 第二次工业革命 爱迪生发明的电报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无线电穿越大西洋实验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为敷设横穿大西洋海底的电缆,“伟大的东方”号汽轮正在 载着长度惊人的电缆在进行敷设工作。 返 回 返 回第二次工业革命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 狄塞尔 内燃机示意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卡尔 本茨 卡尔 本茨和他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 第二次工业革命
计划遭到失败。 说明美国战后虽然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但军事实力和政治实力还不足以称霸世界 四、华盛顿会议 目的: 时间: 地点: 与会国: 中心议题: 签订条约: 1921— 1922 华盛顿 美日中九国 中国问题 协调美日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 四国条约 》 《 五国条约 》 1922年 《 九国公约 》 背景 一战期间,日本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威胁到美、英的利益 召开
1、(2013 江苏徐州摸底)如图所示,在 M、N 处固定着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在它们的连线上有 A、 B 两点,已知 B=列说法正确的是AA、B 两点场强相同BA、B 两点电势相等C将一正电荷从 A 点移到 B 点,电场力做负功D负电荷在 A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 B 点的电势能2. (2013 武汉摸底)水平面上 A, B, C 三点固定着三个电荷量为 Q 的正点电荷,将另一质量为 m
【解题点拨】运动员起跳后, 越过杆又落在滑板上原来的位置,运动员起跳后做斜抛运动,但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速运动,则运动员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与滑板的速度相等,所以运动员双脚起跳时对滑板不能有水平方向上的力,只能竖直向下蹬滑板,故 误,
联的国际地位和声望,加强了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事业的发展。 苏联的全称是什么。 它成立于哪年。 为什么要成立苏联。 (二)苏联成立 沙俄( 1547年 — 1917年) 苏俄( 1917年 — 1922年) 苏联( 1922年 — 1991年) 请注意区别 苏联国旗与国徽 1924年 1月 21日下午 6时 50分,列宁因病在莫斯科附近的哥尔克村与世长辞,终年
1、 (2013 河南省十所名校联考)如图所示,两个物体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从 x 轴正、负方向水平抛出,它们的轨迹恰好满足抛物线方程 y2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曲率半径简单地理解为在曲线上一点附近与之重合的圆弧的最大半径)A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2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为CO 点的曲率半径为 12 点的曲率半径为 2(2013 上海市徐汇区二模)如图,一小球从一半圆轨道左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