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昆仑燃气健康安全环境hse工作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每月 25 日前及时向公司 HSE 领导小组 上报违反环境规定的事 实和问题及采取的纠正措施。 4)针对发生的事故或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5) 施工监理 每月 25 日前及时向 公司 HSE 领导小组 上报对人员的培训教育、进行过的检查等情况进行总结。 9 7 公司 人员健康保证措施 项目 保证措施 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1)工程开工前,所有参加管理工作的员工必须进行身体检查,建立员工健康档案。 2)在开工前组织对施工地自然环境、地方病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管理人员进行健康知识培训,保证每位职工学会自我保护方法。 3)配备紧急救护药箱,并配备医用药品,除针对施工地易 发病症进行预防,必要时做好预防免疫接种工作。 4)与地方医院联系确定紧急救助定点单位。 项目管理工作期间的管理工作 1)建立急救、药品与器械保管、建档、监督检查等管理办法; 2)落实疫源地消毒、水源环境卫生保护等工作。 3)跟随作业抓好日常巡诊,及时处理常见伤病和病患的救治,对患有疑难病症人员做好转诊和护送工作。 4)有针对性地做好传染病预防、治疗以及对人员进行疫苗接种工作。 5)做好医疗卫生文件的规范性记载及建档工作。 工程完毕后的善后工作 1)做好人员撤离后的营地的卫生消毒工作,按照 有关要求妥善处理医疗废弃物。 2)做好医疗器械和药品的清理、登记、造册工作。 3)编写施工期卫生保健工作总结、评价报告。 员工健康保健措施 一般员工卫生保健措施 1)经常开展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和个人卫生检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2)注意膳食营养卫生和每日三餐进餐习惯,不暴饮暴食,不食用不洁食物、饮料。 3)工作期间不得饮用酒精类饮料。 4)禁止滥用药物(成瘾或依赖性麻醉药物)和不洁性行为。 5)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每日 足够 的睡眠休息时间。 6)接受必要的预防免疫接种。 10 炊管人员健康管理 措施 炊管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管理规定: 1)上岗前应进行专项体检,须持有《健康证》。 a. 新参加炊事人员上岗前须进行专项体检,合格后持《健康证》上岗。 炊管人员休假、出差之后,再回到炊事岗位应体检。 b. 体检频数:一般每年一次。 遇有流行性胃肠疾病、本人有腹泻、肠炎等,须进行带菌者检查。 c. 炊事人员若有痢疾、伤寒、肝炎、活动性结核、化脓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它病源携带者,应立即调离炊事岗位。 2)经常保持身体、头发、脸面、尤其是双手、指甲清洁。 a. 工作前应用肥皂将双手冼净。 b. 工作时应穿清洁工作服、戴 口罩,并每日清洗,保持清洁。 c. 在穿衣、解带、换鞋、去厕所后应洗手。 3)应使用工具夹拿送食物,不应用手直接接触做好的熟食品。 4)拿杯、盘、碗、筷时,应佩戴专用卫生手套,或只碰其外侧或筷子的上方。 饮食保健措施 营养保证措施 1)现场管理按劳动强度基本热能需求,供给充足的营养物质或维生素。 2)按每日三餐膳食制供应,热能分配原则:早晚餐占 30%,午餐占 40%,两餐间隔 4— 5 小时。 3)每日每人蛋白质约 80 克,热能供给糖占 58%,脂肪占 30%,蛋白质占 12%。 4)蔬菜供给每人每日按 500 克计算,有一定的海产品,如海带等。 蔬菜供应困难时,应补充维生素 C, 克 /日,复合维生素 B2, 3 克 /日。 5)主食含有一定比例的五谷杂粮。 6)副食含有一定比例禽类、畜类、鱼类或动物内脏。 7)饮水供给:平原一般环境,中等体力劳动按每日每人按 — 升;高温地区环境,每日每人按 5— 10 升。 8)高温地区或高温时间段施工,应及时补充钾盐及钠盐。 饮食卫生保证措施 1)食品卫生保健措施 11 a. 食品、蔬菜应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在采购地及运输、保存过程中不能遭受任何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b. 装 卸、运送食品、蔬菜的人员应身体健康状况应良好,没有传染性疾病。 c. 食品、蔬菜运输、保存应使用专用设备进行冷藏、保鲜。 d. 生、熟食品应分开存放、加工。 2)饮用水卫生保健措施 a. 建立营地前应对饮用水进行水质检测筛选。 b. 生活用水可就近使用附近城镇的自来水,如无自来水可用水罐车到就近饮水点拉水。 饮用的泉水、井水、河塘水应无污染源流入,饮用前必须进行水质检测。 c. 饮用水应透明无色、无异味,感观性能良好,不得有肉眼可见杂物。 浑浊度不超过 3 度,特殊情况不超过 5 度。 饮用水应煮沸后饮用。 d. 水中 应无任何种类的病原素,寄生虫、幼虫、虫卵等,细菌总数不超过 100 个/ml,总大肠菌群不超过 3 个 /L。 e. 饮水中应含有适量的、人体健康必需的物质。 f. 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控制在安全许可范围内。 驻地卫生保证措施 驻地设置 1)应避开自然疫源地、污染源。 驻地附近无蚊蝇孽生地。 2)远离有害剧毒物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及场所,距离不小于 1000 米。 3)驻地应远离噪声,营地边缘噪音强度白天不高于 55 分贝,夜间不高于 50 分贝。 4)生活区设置应远离自然保护区,地震区、易发生自然灾害(如洪水、泥石流、塌 方等)地区。 5)生活区应整洁、美观、卫生,规划合理,生活区住室内应通风良好,采光、照明、温度适宜。 6)营地应设有垃圾箱或垃圾临时存放场地,并能保证垃圾不会因自然降水、刮风等因素而无控制扩散。 7)驻地应尽可能利用当地现有的下水道或排放沟、渠排放污水。 若无以上设施,则采取挖坑存放等临时设施。 临时设施应保证排放物存放期间不会因任何因素出现液体溢流、气体溢散等现象而污染周边土壤环境和大气环境。 日常管理 12 1)驻地及室内应定期清理,定期洒水、除尘,每日至少一次。 每星期喷洒消毒药剂一次。 室内无霉菌生长、 无蜘蛛网、无浮土等。 墙壁无乱涂、乱画、乱拉铁丝、电线等。 2)内务整洁、卫生,衣物放置整齐,地面无污物、污水及杂乱工具。 3)床上用品保持干净、清洁,每两周洗换一次。 4)灭蚊蝇、灭鼠的药物齐全,方法有效,禁止使用有较强残留性质的杀虫剂、消毒剂。 5)驻地设有专门清理垃圾和污水的车辆各一台。 夏天每天清理固体垃圾一次,冬天每星期清理固体垃圾一次。 每星期清理液体排放物一次。 废弃物应送达到当地指定处理场所。 6)液体排放物存放地应每 3 天喷洒消毒药剂一次,直接排放到当地排水系统的水质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7)驻地 以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厕所,每天指定专人负责清理卫生。 卫生间应通风良好。 8)驻地应设有方便职工冲洗淋浴的场所。 每天指定专人负责清理卫生。 厨房卫生管理 1)厨房、饭厅与厕所保持 50 米以上距离;与垃圾堆、污水坑保持 30 米以上距离,并远离道路。 2)各工作间地面需不透水、平坦并有适当坡度,有通向下水道的孔道,便于污水排除和打扫。 3)烹调间应有通风排气装置,工作间有纱窗、碗具有纱橱、食品有纱罩,存放剩余食品有冰柜或冰箱 4)厨房内不得堆放杂物,不得存放腐烂、变质食物,不得有垃圾、污水。 有防蝇、鼠、蟑螂 措施。 5)厨房外设有洗手水龙头和剩余食物回收桶。 回收桶应每次餐后清空,刷洗干净。 6)各种炊具、用具、容器、冰箱等保持清洁卫生,明亮见本色。 7)应坚持生熟分开、三刀三板的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公共餐具用前应进行消毒。 8)剩余饭、菜用罩盖好或冷藏存放,再食用前必须进行加温、消毒处理。 9)禁止在厨房内晾晒衣物、吸烟。 禁止非炊管人员随便进入厨房、存贮室(库)。 10)卫生监督人员每周二次进行检查,并有检查记录。 对存在的问题有整改措施及成效。 现场管理人员健康保证措施 人员劳动保护健康保证 参 加管理作业人员必须要穿戴、使用与其工种相适应的劳动保护用品。 包括工作服、 13 工作鞋、安全帽、面罩、手套、防尘口罩、护目镜等劳动保护用品。 高温作业管理健康保证 1)进行身体检查,有高温禁忌症者不得在高温作业期进行管理工作。 2)应积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宣传防暑降温知识、中暑应急抢救常识。 3)根据生产特点或具体条件,适当调整劳动休息时间,增加工间休息次数,缩短劳动持续时间。 4)补足水分和盐分。 高温作业人员每日每人补充水 8— 10 升,盐 25 克。 5)膳食中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及维生素。 冬季 健康保证 1)对耐寒力较弱者应注意监护。 2)保证保暖防寒劳保服装的配发和穿戴。 3)随时掌握气象预报,寒流强风时应做好预报和预防工作。 4)及时供应足量的热饮料、食物。 雨季健康保证 1)保证防雨劳保用品的配发和穿戴。 2)设立临时防雨设施供人员休息、躲避使用。 3)随时掌握气象预报,应做好预报、预防暴雨、泥石流、洪水等的工作。 4)及时供应足量的热饮料、食物。 5)严禁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穿涉洪水淹没的地区。 对于洪水经过的地区及时做好清淤、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病滋生、传播。 现场急救 措施 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专门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1)各种意外事故伤害,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触电、淹溺、车船伤害、烧(烫)伤,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2)突发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心脑血管病、急腹症、急性外伤等。 3)急性中毒,包括但不限于饮食、饮水、一氧化碳、硫化氢中毒等。 4)急性传染病,包括但不限于霍乱、鼠疫、伤寒、疟疾等。 5)自然灾害,包括但不限于山洪、地震、山体滑坡、暴风雨(雪)等。 6)火灾,包括预防宣传教育、现场扑救、安全疏散及撤离等。 14 7)作业气候危 害:包括但不限于中暑、冻伤等。 8)野外动植物危害,包括但不限咬伤、蜇伤、刺伤等。 配备必要的药品、器材、车辆,并经常组织检查,保证药品处于有效期以内,急救器材、车辆处于良好状态。 建立有完备的急救方案。 方案中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应急组织机构。 2)应急急救范围。 3)应急抢救主要任务。 4)应急抢救所需器材、设备。 5)应急急救工作程序。 传染病控制 开工前对营地、施工现场周围传染病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如有传染病应有具体防治措施。 积极预防常见疾病,如 结核、痢疾、霍乱、疟疾等。 认真执行传染病报告工作程序,如实通报传染病内容。 抓好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 积极抓好患者治疗工作,对其使用过的工具、餐具及工作过的场所、粪便、污物应进行规范消毒。 积极抓好与患者密切接触人群的检疫,预防性服药、应急接种等项工作。 8 重点、难点地段控制措施 对施工难点进行识别及措施: 河流穿越,易造成管沟塌方和设备翻车。 防止伤人,破坏岸堤、绿化风景带。 城市原有配套设施包括电缆、上下水管道比较密集,在施工期间容易被破坏从而造成停水停电,影响城 市生活的正常运行。 尽量了解市政地下设施,在施工期间采取人工开挖的施工方法。 市内交通主干线地段施工易造成交通不便的情况。 尽量采取夜间施工措施,避开人流高峰期,并且制作警示牌、护栏,尽量避免造成对行人的伤害。 城市内进行管道施工,不可避免的要进行道路穿越,且要破坏部分路面。 要求施工管 15 道经过验收后,迅速进行隐蔽,清除垃圾,恢复道路。 市内施工无法避免出现燃气管道与建筑的安全距离达不到标准的情况,需设计单位提供相应的设计方案。 施工单位编制实施相应的施工方案,在现场配备足够的防火防爆设施。 对上述地段管理人员首 先做好自己的健康安全工作。 9 承包商施工工序管理要点 : 测量与放线 测量人员应穿信号服,配备防毒虫叮咬用品和外伤急救包,并配带一定量的水和食品。 配备安全防护救助器具、通信器材。 禁止测量人员单独出行测量。 对情况不明的地段不得冒险进入。 测量用的汽车应配备应急用的配件和工具以便进行应急修理和救助。 测量与放线工作应遵照既定的设计图纸,按照设计单位的现场交代执行。 对于地下障碍物(包括管道、光缆)应在记录中进行注明,并在现场设立明显标志。 测量 与放线使用的剩余用料、生活垃圾必须全部携带回营地,定点处理,严禁随地乱扔。 对于施工期间必须使用通过的道路、桥梁必须进行载荷测算,不能满足施工设备通行的必须采取扩建或加固措施。 施工作业带清理 清理施工带前应对施工带内的建筑设施、树木,以及紧邻施工作业带的的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登记,重要地点、设施进行摄像和拍照,查清归属及清除后的影响,与有关部门协商处理善后工作。 施工带内较大或有危险性的建筑设施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清理;清除较大树木时要注意周围的人员,选择合适的倾倒方向,作 业时要有人监护。 将作业带内的杂草清除干净,并移至施工带外;对紧邻作业带的易燃物质采取隔离措施,预防火灾。 在保证施工便利的条件下应保留植物根系。 对于施工作业带经过的通流沟渠、河流应采取下放涵管或搭建过桥的方式通过设备和人员。 施工作业带清理时,施工人员应有防尘用品和通讯、交通工具。 防洪、防中暑、防 16 冻伤等措施。 清理施工作业带时使用的设备,应有防盗、防倾覆、防陷落、防触电安全等措施。 修筑施工便道 将施工带内的沟、坎、坑修整平坦,遇陡坡时尽量降低坡度, 以便各种设备安全通行。 各种设备和车辆在施工带内行驶速度不应超过 5Km/h,以免影响其它工序施工。 必须修筑。中石油昆仑燃气健康安全环境hse工作手册(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