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第8课时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解析版)内容摘要:

3、解度:温度 / 10 20 30 40 50 60溶解度/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在 40 时,100 g 水中最多可溶解 3.9 溶解度曲线在 20 30 温度范围内相交C. 在 60 时,和溶液 210 g 加入 10 g 水后,溶质质量分数为 50%D. 在 20 时, 混合溶液 100 g,恒温蒸发,先析出的晶体一定是(2013 连云港 34 题 2 分)图 1 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2 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 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像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第 5 题图A. ,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5、3 淮安 14 题 4 分)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图回答:(1),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2),将 30 g A 放入 100 g 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 (3),将等质量 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析出晶体质量较大的是_。 (4),将 25 g C 放入 100 g 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 C 的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剂量的前提下,将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 江苏 20132015 年中考真题精选(答案)1. D【解析】A , a、b 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表示 ,a、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都为 20 ,a 的溶解 7、质质量分数 100%,可知,溶 解 度溶 解 度 100 a、b 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 正确。 故选 D。 3. C【解析】由于无法得知溶液是否饱和,故无法判断浓度的大小,A 错误;时0 g,即 50 g 水最多只能溶解 10 g 此所得溶液只有 60 g,B 错误;180 g 饱和 0 g,加 620 g 水稀释后,质量分数为100%10%,C 正确;和 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80 g 620 错误。 故选 C。 4. D【解析】A 在 40 时,的溶解度为 63.9 g,即该温度下,100 g 水中最多可溶解3.9 由表中溶解度数据可知,和 溶解度曲线在 20 30 温度范围内相交C 8、 在 60 时,210 g 饱和溶液中含 110 g 00 g 水,加入 10 g 水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50%D 在 20 时,和 混合溶液 100 g,由于不知道具体的溶质质量 ,因此,恒温蒸发先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是氯化钠 5. B【解析】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可知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A 正确;甲、乙两种物质 的 饱溶 解 度溶 解 度 100 降至 ,甲溶液中析出固体,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为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而乙溶液降温后溶质、溶剂均不改变,所以其溶质质量分数仍为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但由于甲在 的溶解度比乙在 的溶解度大,所以降温后甲溶 10、,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除去碳酸钠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7. (1)CBA(1 分)(2)20%(1 分)(3)A(1 分)(4)降温至低于 1 分)【解析】(1)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 (2) ,A 物质的溶解度为 25 g,将 30 g A 放入 100 g 水中,充分搅拌后,最多只能溶解25 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0%。 (3)由 温至 25 g 100 质的溶解度变化比 B 物质大,将等质量 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 温到,A 物质析出晶体质量较大。 (4)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将25 g C 放入 100 g 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 C 的饱和溶液,若要在不改变溶剂量的前提下,将其变为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降低至 下即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