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 课时作业10种群的特征含答案内容摘要:

2、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C 项错误;种群密度的调查,其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 项正确。 【答案】群的分布型包括甲、乙、丙三种,其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莎草(一种杂草)的分布属于丙型B乙是种内竞争的结果C种群分布型与其资源需求有关D种群分布型就是群落的水平结构【解析】分析图形可知,甲图为种群的集群分布,乙图为种群的均匀分布,丙图为种群的随机分布;野草的分布为随机分布,A 正确;种群的均匀分布是种内竞争的结果,B 正确;种群空间分布类型与其资源需求有关,C 正确;种群分布型是种群空间特征,不是群落的水平结构,D 错误。 【答案】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 3、确的是()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 100,年末时为 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 20,死亡个体数为 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 10%B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 11,则出生率越高【解析】出生率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由于种群总数为 100,一年新生个体为 20,故出生率为 20%,A 项错误;不同的年龄结构类型中,增长型的出生率高于死亡率,稳定型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无法单比较出生率高低,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 5、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D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 (/ ) 约为 32【解析】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 5050102125 只/,A 错误;由于土壤动物活动能力强(不适合样方法 )、身体微小(不适合标志重捕法),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B 错误;由种群密度 NMnm 可知由于被捕捉一次之后,若田鼠更难捕捉,则 m 减少(因为不容易被捕),因此 N 增大,大于实际的种群密度,C 错误;在两次捕获中,雌性个体数量是(2832) 60,雄性个体数量是(22 18)40,即雌性:雄性的比例为 32,D 正确。 【答案】甲、图乙为某种生 6、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年龄结构类型是()A衰退型和增长型B增长型和衰退型C稳定型和衰退型 D稳定型和增长型【解析】甲图中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因此甲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而乙图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属于衰退型,故 B 正确。 【答案】图为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 则该种群的年龄组成()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C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D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解析】据图可知,开始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即增长率等于 0,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然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即增长率大于 0,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故 A 正确。 【答案】A)A某池塘生活了约 8、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数量特征D城市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解析】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影响性别比例进而影响种群密度,A 正确;橡树种子常在母树附近形成集群是空间特征,B 正确;由于微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数量特征,C 正确;城市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答案】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 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b 表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大C若种群的增长为“S” 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前,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D除了图中所示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解析】分析概念图可 9、知,c 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 正确;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达到一定数量后保持相对稳定,B 错误;若种群的增长为 “S”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前,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C 正确;除了图中所示数量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D 正确。 【答案】分析种群年龄特点时,也可将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生殖前期(甲) 、生殖期(乙)及生殖后期( 丙) 三个层级。 比较这三个年龄层级的成员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可推测该种群未来的发展情形。 下列各项中,最可能成为濒危物种种群的是()A甲乙 丙B甲 乙丙C甲乙丙 D甲 乙 丙【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种群中处于生殖期的个 11、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D 项错误。 【答案】选择题(共 40 分)13(16 分) 某校生物系同学野外实习分为两个小组。 (一)甲组同学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 1 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 100 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 32 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 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 30 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 10 只,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 N,则 N_只。 A30 B32C64 D96(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以下条件必须满足的是_( 多选)。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 12、区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构成如下图。 据图分析,_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4)甲组同学调查时得知,该草原环境气候多变,在这种环境中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是( )A形体较小的种群B个体差异较少的种群C形体较大的种群D个体差异较多的种群(二)乙组同学进行双子叶草本苦荬菜种群密度的调查。 (1)为了保证调查的随机性,本小组同学结合地块采取了如图的取样方法,该方法叫_。 (2)右上图是调查时确定的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 (3)下面是乙组对苦荬菜调查 14、度会越来越大,故鼠害严重。 (4)气候多变,变异较大的生存的几率更大,形体差异一般不是因为遗传因素,故 A、C 错误。 而个体差异较大的更适应环境,故 B 错误,D 正确。 (二)(1)由图随机的取了 5 个样方,属于五点取样法。 (2)对于样方内的计数在样方内的应全部计数,对于压边的应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详见答案。 (3)种群密度计算应取样方的平均值,故是(023 3464233)/10 3/答案】(一)(1)D(2)3)甲增长(4)D(二)(1)五点取样法(2) 见图(3)314(12 分) 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15、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和_,其中_( 方法) 适用于调查地块的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 (2)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_。 (3)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 100 m50 m,如果要等距抽取 10 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_。 若调查中小样方为 1 m1 m,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12 株、18 株、16 株、16 株、15 株、13 株、15 株、11 株、13 株、13 株,则所调查种群的密度为_。 (保留整数 )【解析】(1)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其中五点取样法适用于调查地块的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 (2)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