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6)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听课手册(含答案)内容摘要:
3、陆上南北半球均向北凸出气压带、风带 南移 北移对流层厚度(北半球) 变小 变大我国的锋面活动 昆明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 江淮准静止锋北印度洋洋流 逆时针方向流动 顺时针方向流动我国的降水 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 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我国的河流 大部分进入枯水期 大部分进入汛期雪线(北半球) 降低 上升鱼汛 带鱼汛 墨鱼汛候鸟 南迁 北迁长颈鹿 由热带草原迁向热带雨林 由热带雨林迁向热带草原动物迁移 (北半球)驯鹿 向针叶林带迁移 向苔原带迁移我国东部雨带推移规律5 月中旬,雨带位于南部沿海,6 月中旬,江淮地区产生梅雨,7 月中旬到 8 月雨带位于东北、华北地区,9 月雨带迅速南移,10 月雨 5、节变化32015江苏卷 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 图 164 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图 164(1)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A B C D(2)牧民转场主要受( )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 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D聚落分布的影响42015重庆卷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 10 月 8 日左右。 据此回答(1)(2)题。 (1)“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 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2)“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 6、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 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A珠江三角洲 B柴达木盆地C藏南谷地 D渭河平原 )长芦盐场的晒盐时间选择在雨季来临之前。 (2)我国的水利工程,大多在夏秋季蓄水,冬春季放水,以调节河流的径流量。 (3)在天山地区,夏季牧民在水草丰美又比较凉爽的海拔 3000 米以上的夏季牧场放牧,冬季回到相对温暖的海拔 10002000 米的冬季牧场。 (4)西北地区人们利用太阳能最好的季节是夏季(此时太阳辐射最强)。 (5)在我国北方地区,沼气夏季使用比较方便。 2农业生产活动的季节性(1)水稻在温带季风区春种秋收;在亚热带季风区一年两季,早稻夏季收获、晚稻夏 9、射点的距离较春分日时近,正午太阳高度大,物影较短。 例 2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 月相对集中,其中 6 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 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 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 解析 从坐标图中可以看出 6 月的地质灾害次数最多,其次是 8 月、5 月、7 月、9 月等。 引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地形、植被、人类活动等。 例 3(1)C(2)A 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在四条线路中选择时应考虑影响畜牧业生产的因素,线路沿途水源条件较好,这可 10、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特点确定,故应选该线路。 第(2)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图中冬牧场海拔低,夏牧场海拔高,据此可知草场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条件,这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所以 A 项正确。 例 4(1)A(2)D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受海陆分布影响的气压带、风带的变化。 寒露时节即 10 月 8 日前后,此时北半球已经进入深秋,全球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已经南移,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欧大陆上的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切断,保留在太平洋上的是阿留申低压;受亚洲高压影响,我国天气寒冷程度增强。 第(2)题,主要考查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渭河平原既是我国的小麦主产区之一,也是我 11、国五大商品棉产地之一。 其他三地均不是我国的棉花产地。 新题预测1B解析 图示上升流出现在非洲大陆的东侧,且表层洋流由南向北流,说明北印度洋此时吹偏南风。 印度半岛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季风,B 项正确。 2C解析 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离岸风影响形成的,A 项错误;此时洋流是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B 项错误;该地受季风环流影响,冬夏季洋流性质不同,海洋生物的生产力季节变化大,C 项正确;该地洋流为上升流,D 项错误。 3D 解析 热力环流是由局部下垫面的冷热不均形成的,不会影响到全球;季风环流主要影响大陆东岸,不能影响全球;低纬环流主要影响低纬地区,不能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包括低、中、高纬环流,影响全球的大气运动。 4A 解析 读表格,根据大豆种植月份判断,甲国位于北半球,乙、丙两国在南半球,故 A 项正确。 5A 解析 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热量的需求不同,所以热量是决定作物各生长阶段时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A 项正确;土壤、地形、降水对作物生长和产量有影响,但不是最主要影响因素,B、C、D 项错误。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6)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听课手册(含答案)
相关推荐
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 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 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 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 凡历代作家的散文、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 属于一人专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 集。 四、其它问题探讨:
2、原因 共同原因矿产资源 面临枯竭 滥采滥用,废弃物处理不当土地资源 耕地减少和土地退化 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紧张 过度开发和水污染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地资源 生物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表现滥垦草地、沼泽地,非农业用地面积不断扩大,等等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对野生动物滥捕滥猎过度抽取地下水,不合理的灌溉,等等滥采滥用矿产资源
2、库图 说明武汉市市民选择“自驾游”线路和出行时间的理由。 3金川县位于川西北高原与四川盆地的接合部,地处高原山地与高原草地的过渡带,自然风光独特、历史文化厚重、原生物产丰富、生态气候优越,居住着藏、羌、回、汉等 14 个民族,是四川省内民族成分最多的地区。 金川县被誉为“中国雪梨之乡”。 3 月 18 日4 月 12 日,以“世外梨园探东女”为主题的 2015
3、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的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 100 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 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5、分布特点结合图和表格可直接看出,冰雹空间分布的成因要从山地对气流的影响分析。 第(2)题,回答冰雹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危害首先要明确该地区有哪些农业部门,然后再具体分析。 3原因:冬春季节多南下冷气流,易在山口(山谷)地带形成狭管效应;地势高差大,下沉气流增强;南北温差明显,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措施:加强监测预警,建挡风墙,等等。 解析 注意一要考虑冬季风
2、 D市场、地价4这种服务分包行业在全球发展的前提条件是()A经济全球化 B. 现代物流业C现代金融业 D. 现代化通信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 )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 图 为世界某地区年降水相对变率( 单位:%)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 56 题。 图 5下列关于图中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受地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