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6)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听课手册(含答案)内容摘要:

3、陆上南北半球均向北凸出气压带、风带 南移 北移对流层厚度(北半球) 变小 变大我国的锋面活动 昆明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 江淮准静止锋北印度洋洋流 逆时针方向流动 顺时针方向流动我国的降水 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 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我国的河流 大部分进入枯水期 大部分进入汛期雪线(北半球) 降低 上升鱼汛 带鱼汛 墨鱼汛候鸟 南迁 北迁长颈鹿 由热带草原迁向热带雨林 由热带雨林迁向热带草原动物迁移 (北半球)驯鹿 向针叶林带迁移 向苔原带迁移我国东部雨带推移规律5 月中旬,雨带位于南部沿海,6 月中旬,江淮地区产生梅雨,7 月中旬到 8 月雨带位于东北、华北地区,9 月雨带迅速南移,10 月雨 5、节变化32015江苏卷 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 图 164 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图 164(1)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A B C D(2)牧民转场主要受( )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 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D聚落分布的影响42015重庆卷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 10 月 8 日左右。 据此回答(1)(2)题。 (1)“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 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2)“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 6、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 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A珠江三角洲 B柴达木盆地C藏南谷地 D渭河平原 )长芦盐场的晒盐时间选择在雨季来临之前。 (2)我国的水利工程,大多在夏秋季蓄水,冬春季放水,以调节河流的径流量。 (3)在天山地区,夏季牧民在水草丰美又比较凉爽的海拔 3000 米以上的夏季牧场放牧,冬季回到相对温暖的海拔 10002000 米的冬季牧场。 (4)西北地区人们利用太阳能最好的季节是夏季(此时太阳辐射最强)。 (5)在我国北方地区,沼气夏季使用比较方便。 2农业生产活动的季节性(1)水稻在温带季风区春种秋收;在亚热带季风区一年两季,早稻夏季收获、晚稻夏 9、射点的距离较春分日时近,正午太阳高度大,物影较短。 例 2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 月相对集中,其中 6 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 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 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 解析 从坐标图中可以看出 6 月的地质灾害次数最多,其次是 8 月、5 月、7 月、9 月等。 引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地形、植被、人类活动等。 例 3(1)C(2)A 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在四条线路中选择时应考虑影响畜牧业生产的因素,线路沿途水源条件较好,这可 10、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特点确定,故应选该线路。 第(2)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图中冬牧场海拔低,夏牧场海拔高,据此可知草场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条件,这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所以 A 项正确。 例 4(1)A(2)D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受海陆分布影响的气压带、风带的变化。 寒露时节即 10 月 8 日前后,此时北半球已经进入深秋,全球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已经南移,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欧大陆上的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切断,保留在太平洋上的是阿留申低压;受亚洲高压影响,我国天气寒冷程度增强。 第(2)题,主要考查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渭河平原既是我国的小麦主产区之一,也是我 11、国五大商品棉产地之一。 其他三地均不是我国的棉花产地。 新题预测1B解析 图示上升流出现在非洲大陆的东侧,且表层洋流由南向北流,说明北印度洋此时吹偏南风。 印度半岛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季风,B 项正确。 2C解析 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离岸风影响形成的,A 项错误;此时洋流是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B 项错误;该地受季风环流影响,冬夏季洋流性质不同,海洋生物的生产力季节变化大,C 项正确;该地洋流为上升流,D 项错误。 3D 解析 热力环流是由局部下垫面的冷热不均形成的,不会影响到全球;季风环流主要影响大陆东岸,不能影响全球;低纬环流主要影响低纬地区,不能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包括低、中、高纬环流,影响全球的大气运动。 4A 解析 读表格,根据大豆种植月份判断,甲国位于北半球,乙、丙两国在南半球,故 A 项正确。 5A 解析 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热量的需求不同,所以热量是决定作物各生长阶段时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A 项正确;土壤、地形、降水对作物生长和产量有影响,但不是最主要影响因素,B、C、D 项错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